一名大龄教师关于“数字教材”的心路历程

互联网崛起所带来的技术革新,撼动的不仅是一些传统实体企业,还有一部分平时不被人关注的人群,他们的工作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诞生于60年代的新青年,在时代浪潮的影响下,对教师职业充满着向往之情,王艳也是其中之一。在经历了初高中以及大学生活之后,1990年正式毕业,并成功成为六盘水二十一中学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一场历时二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从此展开,而这也是教学方式发展革新最快的二十年。

1

正式成为一名语文老师的第一周,还没与两个班级的学生混熟,王艳与其他老师一样,面临着教师生涯中第一件且最重要的一件事——备课,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哪些需要背诵?哪些只需要朗读?教案该怎么写?一系列问题一股脑儿地涌上头。

“刚开始是真的不知道如何下手,后来有老教师就告诉我,可以根据人教版教辅书上面的重点、难点进行备课,因为那个版本的教辅书时间已经很长了,已经是比较系统、稳定的了。不过,每次备课都需要准备很长时间,有时候晚上要加班到很晚,教案本上都是密密麻麻的,一个月下来,光备课都需要好几个教案本,当时觉得当老师压力还是挺大的。”王艳说到。

对于一个刚出学校的大学生来说,一腔热血尚且足以抵抗来自身体上的压力,但是如何获取新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从而帮助自己所负责的两个班级的孩子能够接受到更先进的教育、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这种无形的压力才是最折磨人的。

一名大龄教师关于“数字教材”的心路历程

因此,但凡有机会交流、外出,她都会积极参与。在学校跟一些资深的老师交流教学方式、跟一些教龄短的老师分享教学资源、主动参与教育局组织的外出学习活动、接触更先进的教学资源与教学理念……王艳想“只要不断充电、学习,就一定能在教学上有所收获!”

这是王艳所能够回忆起的刚做老师第一年的感触,总的来说就是新奇中充满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不过她没料到的是,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2019年,在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下,数字教材腾空出世,一步步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式。

2

作为位于城乡结合部的一所普通中学,在市区高校都没有反应的时候,学校却积极拥抱互联网为教育发展所带来的每一次尝试,这令王艳出乎意料。

2019年,一次不经意的机会,王艳参加了中教云数字教材平台的培训。这是王艳第一次听到“数字教材”四个字,她觉得陌生又新奇。

在和中教云平台老师的交流中,王艳逐渐开始了解数字教材,“原来教学方式在技术的加持下可以这么便捷,”王艳感叹。

她说道“以前上朗读课的时候,自己在课前便会去网上找一些朗诵的视频或者音频,下载下来拷贝到U盘,带到学校然后链接到多媒体设备上,打开播放,整个过程很费时费力。但是数字教材就不需要这么麻烦,可以直接在上面点开,如果不想直接用数字教材上的朗诵,还可以把数字教材上面的链接直接复制到其他平台,然后点击就可以打开,很直观也很便捷”。

不仅如此,数字教材平台还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就以老师进行中考试题组织来说,以往可以从当地选择一两套往年试卷或者参考资料,然后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从中挑选相对优质内容,但是一些新题却是接触不到的。现在,数字教材平台上有海量的题库资源,老师可以从中进行快速挑选和运用,针对学生情况进行试题重组,高效又便捷。

一名大龄教师关于“数字教材”的心路历程

“我惊讶的是仅是一个教学工具,却大大提升了教学质量。”据王艳讲述,数字教材平台上的资源都是由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老师和专家提供,因此他们还可以及时了解一些先进城市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紧紧跟上时代步伐,尽可能地缩小当地学校学生与其他地区学生在学习上的差距。

而最开始令王艳头疼的备课,也不再成为问题。数字化教材的备课分为课前、课中、课后,课前布置作业可以让学生去完成,课后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监督,更好地把控学生状态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数字教材的后台数据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不足之处在哪儿,对于提升学习效果更有针对性。可以说,数字化教材的出现帮助老师在备课时,将目光从课本转向了学生。

3

“不少人说互联网企业只为逐利,但是数字教材真的改变了我的学生。”

互联网每项爆款产品崛起的背后都有逐利人性需求的身影,在教育产品的设置上,多数企业都在追逐便利,但是中教云数字教材云平台却在反其道而行之。

据王艳表示,因为有一个热衷于现代技术的校长,所以每一代新兴教育产品基本上都在学校里应用过,如中教云的数字教材云平台,拿语文课举例,课文能通过动画形式生动呈现,教室前方的电子白板播放着数字教材中的视频资源,当她给学生讲述《黄河颂》,可用平台中的“情景导入”功能让孩子们直观地体会“一泻千里”的壮阔;在教室的中部与后部,配有音响设备,同步输出来自数字教材的课文朗诵:语音标准、情绪饱满、声情并茂……学生们逐句逐句跟读,清脆童声整齐响起。在没有数字教材的年代,这是难以想象的情景。

一名大龄教师关于“数字教材”的心路历程

从事教师行业二十余年时间,王艳见证了教学方式的迭代更新,也见证了互联网技术均衡教育资源的发展进程。

她是数字化教材的实践者,也是体验者,她承认数字化教材无法十全十美,但她知道数字化教材是教育革新最重要和最有效的突破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逐句   教材   教师   数字   余年   课后   便捷   教案   压力   先进   老师   时间   学校   学生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