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大语文,河小象或许只能靠写字赚钱

大语文本身,就是一个梦想。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培训机构,对于语文学科都没有良好的解决方法,只能是"慢工出细活"。

编辑 | 数字科技洞察

撰文 | 陈世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2000年,某次考试后,班主任老师组织召开家长会。在教室门口,他碰到一个家长在教训孩子:"看你的数学才考67分,一定要多花点时间补补"。

班主任老师在旁边插了一句:"他语文也不太好,也得补补。"

家长霸气地回答:"语文怎么补?不用补!"

担任孩子语文老师的班主任顿时石化~

如今,20年过去了,语文虽仍是三大主科之首,但"不用补语文"依旧是一种常态。据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7年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白皮书》显示,在参加K12课程的学员中,数学的渗透率为46.9%,英语渗透率高达81.4%。但同样为主学科的语文,渗透率只有22%。Frost&Sullivan的数据也显示,2018年的K12领域市场份额为5205亿元,语文培训约占比不足3%。

近年来,大语文呼声日益高涨。包括新东方、好未来等传统教育巨头,网易等互联网公司,以及一些初创企业都纷纷入局该赛道。其中,2017年成立的少儿素质教育品牌"河小象"在短短三年内发展迅猛。2019年8月,完成2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截至今年6月,河小象累计用户超过500万。但在大众印象中,河小象不过是一个教孩子"写字"的APP。

"大语文"

河小象,是伴随着"大语文"浪潮而兴起的一家初创企业。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攀升,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进一步加强,"国学"等复兴传统文化的思潮也随之泛滥。而"国学"的根基在于"语文"——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大语文"的概念也开始被人们屡屡提及。

聚焦大语文,河小象或许只能靠写字赚钱

与此同时,国家对于语文学科的政策也影响着众多出版社、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尤其是从2017年开始,一些地区开始调整语文、数学、外语在高考中的比重,语文在高考中的地位有所提升。同时,在语文考试中也相应提高了阅读理解、写作的难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语文拉开分值的可能性,从而为语文教育培训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

因而,从"得数学者得高考"、"得英语者得高考"到"得语文者得高考"的高考指挥棒,使资本和创业者对大语文这个原本的冷门学科充满兴趣。据IT桔子统计,在2017年以后,一级市场中大语文赛道迎来密集融资,且项目近8成分布在A轮及以前,河小象也在此时杀入这个赛道。

不过,大语文的概念比较宽泛,它既包括诸如阅读理解、写作等方面的学科教育,也包括诸如写字、讲故事等偏素质提升的方向。如果单纯从考试的角度来讲,语文培训提分很难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用户(孩子)和客户(家长)对培训价值的认知难度较大。

有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培训机构而言,宣扬大语文的概念无非是因为语文培训效果难以量化和体现,用大语文的概念可以引导家长进行付费。语文作为素养提升的价值是存在的,但作为大规模付费的动机可能还有些不足。"换而言之,就是语文培训对于家长和孩子们来说并不是一种刚需,这对于专注于大语文教育培训的创业者而言,是一个天然的障碍。

并且,与新东方、好未来等传统教育巨头相比,河小象等新入局大语文的玩家,无法简单地通过在英语、数学之外新增学科的方式获取用户,只能另辟蹊径。河小象选择的是大语文中最寻常的一项基础技能——写字。

"小写字"

如上所述,语文即语言文字的简称,而中国文字有着独特的魅力,还诞生了书法这门艺术。不过,在书法之前,中国人首先要先学会写字。尤其是对于学生而言,写字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技能。

除了日常作业要写字之外,考试中一手标准字的作用也十分突出。在中国的考试体系下,试卷批改是一项十分繁重的任务,因此阅卷老师不可避免将字体端正、字体排列、卷面整洁等作为考量的重要指标,这可能是考试前任课老师们反复强调的重点。即便走入社会,写一手好字在某些行业中也具有特别的加分项,成为职业发展必备的技能。从这个角度看,写字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都应该具备的基础技能,且对于学生,尤其是中低年龄段的学生而言,是高频使用的技能。

聚焦大语文,河小象或许只能靠写字赚钱

从2017年开始,河小象以写字产品切入大语文市场。而与市面上主要采用传统线下练字教学的方式不同,河小象是主要是以线上练字的方式来设计产品,采用图像识别、语音评测、智能匹配等互联网技术手段,与著名书法家龚金夫合作推出明星产品——河小象写字课,迅速为大众熟知。

河小象写字课的成功,固然有上述踩中刚需痛点的因素,但还有其产品本身的特征:

其一,汉字自称体系,写字自有规律可循,专家可以把前人以及自己的经验通过线上视频、直播的方式对外输出,便于学生们掌握。对于家长们而言,通过孩子们的训练,能够清晰地感觉到孩子们写字的进步,为之付费的意愿较强。

其二,河小象注重社交分享,抓住了家长们的晒娃的心理,将晒孩子们的写字笔记成为一种社交分享日常,促进了口碑传播裂变。

从某种程度上说,河小象自称是一家专注于3-12岁少儿素质教育的互联网公司,但宣传营销的重心是在辣妈、家长们,从而直击少儿教育培训的要害,在用户获取、以及商业化变现方面均比较顺利。

此后,河小象又拓展了"河小象大语文"、"河小象双语美术"等课程。正如其创始人陈恩卫所说的那样,"我们给自己规划了一个发展路径,从最小的点切入,慢慢延伸到面,而后再去横向延伸品类。"

内容付费or教育培训

不难看出,河小象已从最初的"写字课",发展成"大语文",还提出"以语文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目标。但其内容已不局限于语文,还包括编程等其他学科。

与此同时,科技的力量也体现在河小象的战略布局中。比如河小象依托AI技术,根据学员的不同个性、喜好,辅导老师的教学风格、水平等标签,对"师生"进行自动排课,对"生生"进行同班适配;用AI等一系列工具为辅导老师赋能,等等。不过,但从目前来看,科技的工具属性较为明显,尚未深入到语文教育的核心环节——培训学习。

因为,不同于写字这种"可量化"的业务,语文学科的特殊性使其与数学、英语等有着较大的差别,难以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语文知识内容架构进行"切片",也就很难通过创新的教育培训产品和服务在学生和内容之间搭建一座桥梁。

聚焦大语文,河小象或许只能靠写字赚钱

与此同时,语文师资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匮乏,尤其是优秀教师的数量比例较少,这实际上也涉及到语文知识的掌握与传授。毕竟,按照公认的观点,语文知识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很多老师实际上也不清楚如何快速提高语文水平。由此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无法直观地呈现在家长面前,从而在付费上并没有那么积极。

从目前来看,包括河小象等大语文领域的初创企业关注点大多分散在不同的领域,比如写字、语音、演讲、古文朗诵等细分赛道,大多以内容付费的方式呈现,更偏向于孩子大语文素养的提升。真正将产品转化为培训付费的企业,目前还没有成功的先例。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冲突,在语文教培市场将会持续下去,而这也将影响到语文教培未来的商业变现逻辑。

目前,大语文就像是一个幌子,在这个风口中可以吸引到资本、行业人士的关注。但出于内容、师资等方面的缺陷,河小象等聚焦大语文的初创企业更偏与微小的细分领域,依靠内容付费产品来推进企业发展。

至于未来是不是还固守"大语文"领域,可能谁也说不准。君不见,聚焦大语文的河小象已经推出编程产品了吗?但这或许才是企业进化的常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语文   小象   赛道   英语   素质教育   学科   家长   技能   领域   老师   数学   内容   考试   学生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