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多茅台的大佬翻空,该不该“喝奶”醒醒酒?


曾看多茅台的大佬翻空,该不该“喝奶”醒醒酒?


作者/星空下的牛腩

编辑/星空下的菠菜

排版/星空下的小鱼


茅台(600519)的股价,从2000元到2100元,只用了3天时间。


不过,就在白酒狂欢之际,十多年前一致看好茅台的投资大佬,却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茅台早期的重仓投资者,同时也是国内知名的价值投资人董宝珍,似乎已经开始看空茅台。根据2020年底上传网络的一段视频,董老板在线下交流会上,来回走动着,用几乎奔走相告的语气,激动地说:现在买入茅台,如同当年买乐视网。(此番言论一出,对岸的贾会计打了一个冷颤~)


曾看多茅台的大佬翻空,该不该“喝奶”醒醒酒?


董老板懂茅台。董老板写茅台的文章,加起来有十万多字,其中总结了一个规律:茅台零售价的长期变化区间是中国人均月工资的1/3~1/2。根据官方数据,2019年的人均月工资约为4500~7500元;所以,眼下飞天茅台超过3000元一瓶的零售价,的确处在历史高位。这意味着,茅台股价涨幅超过利润涨幅,会让买入茅台股票越来越不合算。


相比之下,同样在十几年前重仓茅台,而且跟董老板交往甚密的林园林老板,则显得十分淡定。


林老板说自己只投3种股票:垄断+嘴巴+成瘾。按照林老板的方法,茅台当然是不二之选:茅台酒生产,与微生物密不可分,因此只要离开了茅台镇,就没有“内味儿”了,这是一种带有地理标识的垄断;和嘴巴有关的东西,无非就是饮食吃喝+吃药;喝酒上瘾就更不必多言。

曾看多茅台的大佬翻空,该不该“喝奶”醒醒酒?


前些天,有个段子。有人问白酒2021年的投资策略,研究报告的正文只有两个字——不卖。
但是,不卖≠买。白酒虽然最近冲刺般地涨,但过几天要是回调呢?


所以,现在应该考虑一下,除了白酒之外,还能买点什么了。按照林老板的选股逻辑,有一种入口的白色液体——牛奶,虽然不像茅台那样垄断、成瘾,但凭借着在居民日常饮食的重要地位,牛奶仍能通过初选。而且,喝奶比喝酒健康多了,至少在舆论上没有那么多争论。
最近不仅是猪肉涨价,牛奶也开始涨价了。


1月5日,伊利股份(600887)官方回复投资者表示,公司基础白奶将有不到5%的提价。

曾看多茅台的大佬翻空,该不该“喝奶”醒醒酒?


牛奶涨价的背后,自有我神州大地国情在此。


「需求端」:中国人营养水平的提高,离不开日常饮食结构中,肉蛋奶等蛋白质类食物比例的增长。而且,未来还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根据中国奶业年鉴,我国每年人均液态奶消费量约为20kg,相比于日韩,还有60%的增长空间。简而言之,乳业是一个需求拉动的,蛋糕可以越做越大的行业。

曾看多茅台的大佬翻空,该不该“喝奶”醒醒酒?


「供给端」:相比于澳洲、欧美等传统奶源产区,我国在奶牛的育种、饲养等方面,目前都处于下风。这种情况在数据上的反应是,我国的国产牛奶只能满足70%的需求(自给率70%),剩余的30%则依赖进口。

曾看多茅台的大佬翻空,该不该“喝奶”醒醒酒?


此外,我国乳业还存在着,产地和消费地之间地理上的结构性矛盾。北方四省(黑龙江、内蒙、新疆和河北)的牛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但是四省人口只占总人口的12%;相比之下,在全国总人口占比52%的东南沿海12省,是我国牛奶最大的消费地,但牛奶产量不足总量的20%。


有矛盾并不可怕,正如普京所说:哪里没有矛盾了,哪里就将是一片荒芜。
那么,中国乳业破局之道何在?我们作为投资者,又该把握怎样的投资逻辑?
答案只有4个字:消费升级。


对此,我们先谈为什么,然后再看怎么做。


为什么


我国不仅在原奶生产上没有价格优势,而且产区和消费区在地理上的矛盾,导致要想实现“北奶南运”,则必须下血本把冷链物流做起来——这又增加了成本。
由此可见,我国的乳品公司,应对成本上涨的能力是有限的,再加上,低端常温奶(下文会进一步介绍)已经下沉到了农村市场,而基层农民对价格非常敏感,总是倾向于选择更便宜的产品。
而且,如果仔细分析前文提到的需求,便会发现,我国农村和城镇的牛奶消费应该分开来看。城镇居民的消费量,已经达到日韩的86%——不应对这部分消费量的增长过于乐观。

曾看多茅台的大佬翻空,该不该“喝奶”醒醒酒?


上升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只能在上做文章。但城镇消费者也不傻,平白无故地涨价,不会有乳品公司的好果子吃。所以,要想把直着腰杆子把价涨,自然是高端产品涨价,在面子上好看一些。


怎么做


实际上,我们已经能够在液态奶的细分领域,观察到了消费升级的趋势。
液态奶按照杀菌方式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常温奶和巴氏奶。常温奶通常会加热到130℃~140℃,保质期长达4~8个月,运输不需要冷链物流,所以便宜但不好喝;巴氏奶得名于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发明的杀菌方法,将牛奶加热到80℃左右,保质期通常在5~7天,而且还要低温冷藏,好喝但是更贵。


近几年来,巴氏奶的销售占比逐年提升,就是乳业消费升级的一大表现。巴氏奶在商业模式上,跟啤酒有些相似,都存在一个销售半径,所以各地常有自己的区域冠军,而很难做到一统江湖——这不就是巴菲特经常念叨的护城河+稳定现金流嘛!

曾看多茅台的大佬翻空,该不该“喝奶”醒醒酒?


其实,我们还可以把眼光拓宽,不能只盯着液态奶。乳品的细分领域有很多,冰淇淋、奶酪、酸奶都是不错的赛道。


就以酸奶为例,龙头伊利近几年推出的高端酸奶品牌某慕希酸奶,205g小包装的零售价7元起步。这是什么概念?同样的价格能买到260g一盒的大果粒酸奶,相当于涨价20%。根据市场反馈,某慕希十分畅销——看来乳业消费升级这条路行得通。

曾看多茅台的大佬翻空,该不该“喝奶”醒醒酒?


其实,伊利的老对手也没闲着。去年12月,蒙牛取得了给小朋友做奶酪棒(当然产品并不止这个)的妙可蓝多(600882)的控股权,进一步说明,乳品的细分赛道大有可为。

曾看多茅台的大佬翻空,该不该“喝奶”醒醒酒?


最后来看一下盘面。沪深两市连着3天成交量突破万亿,看上去真是新年新气象。这里面除了有喜欢频繁交易的散户以外,机构投资者新年伊始应该也在调仓了。在经历早盘的下杀之后,造纸、电力、军工、医药等板块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话说2020年喝了一年的酒,今年也该吃药了。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不少人都营养过剩得了糖尿病,所以做胰岛素的头部企业是不是应该了解一下呢?对了,喜欢梭哈医药赛道的高瓴也在里面。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茅台   大佬   消费量   赛道   乳品   零售价   酸奶   白酒   中国   投资者   牛奶   矛盾   老板   需求   液态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