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变革,能保持做公益的心态吗?

在线教育变革,能保持做公益的心态吗?

来了来了,这些巨头们都带着他们变革教育的决心来了。据说8月17号在杭州举办的未来教育峰会中,原定两个小时的议题延长了一个小时,甚至有些嘉宾说到动情处还流下了眼泪。

教育面向未来,这关乎的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可不是一般的行业。如果仅为了赚钱而来,国家政府不允许,老百姓更加不允许。今年在疫情的影响下,教育行业“被迫”加快线上进程,其中当然不乏互联网巨头们的身影。

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法,科技的力量”,马云老师的经典论调用在在线教育上可谓恰到好处。用科技的力量赋能教育,绝对不仅仅是把各种各样的课程搬上互联网平台这么简单。

在线教育变革,能保持做公益的心态吗?

在众多大咖的论述中,笔者认为真格教育基金合伙人葛文伟最为一针见血,他曾说:“未来,在线教育爆发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新基建,二是老师的更替成长,三是新内容。”

所谓新基建,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搭建底层操作系统,把教育全流程数据化,尽可能让老师、家长、学生的信息互通,做到数据透明化、沟通高效化。在这一点上,曾在疫情中吃了螃蟹的钉钉无疑极具优势,其背后依靠的阿里云的底层能力,做到“云+端”的结合,“云”负责底层能力的构建,“端”则负责具体教育场景的延展。

所谓新内容,则是除了常规在线课程以外,更丰富的内容形式和更内容载体,直播、短视频、互动答题等多元形态辅助孩子学习。在这一块上,号称要招1万人的字节跳动早已布局好整个K12生态,清北网校提供“语数英”在线课程辅导,开言英语主打外教口语教育,瓜瓜龙旗舰店则主营AI启蒙课程,覆盖了中小学生的学校教育和素质拓展教育。

在线教育变革,能保持做公益的心态吗?

所谓老师的更替成长,顾名思义,就是老师首先要把自己“互联网化”,适应教育新基建。这一点其实是说着简单,实际最难的。老师不同于孩子,思维已经相对定性,因此需要整体转变概念,除了自身的努力以外,还需要教育体系的配套改革

在此,必须再次表达对马云马老师的敬佩,他早早地就认为对孩子教育的变革首先需要让老师和校长改变。在其“乡村教师计划”里,一直把对“人”的投入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

在这一条存在刚需的亿级用户的大赛道上,作业帮、学而思、猿辅导等教育行业大咖已积累颇深,而阿里、字节、网易等巨头则是财大气粗来势汹汹,毫无疑问,在线教育必然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

不管最后行业如何发展,只希望在一众好手的龙争虎斗真正带来的是对孩子们更好的教育,无愧于“公益的心态”。

在线教育变革,能保持做公益的心态吗?


作者:君健,学金融的互联网人,爱折腾的热血青年。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UptoYou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在线   公益   在线教育   阿里   不允许   基建   疫情   字节   底层   心态   老师   课程   未来   孩子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