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巨头单日狂跌1000亿,发生了什么?

摩尔定律即将失效?

世界芯片龙头台积电股价突然暴涨,6月21日低开低走,大幅收市。单日市值蒸发近5000亿新台币(折合人民币1000亿元以上)。与此同时,联发科下跌近5%,鸿海、台达、国巨、联电、瑞昱等。它们也下跌了1% 至3%,卖压相当强劲。更有意思的是,芯片妈妈“ASM”上周五晚上也暴跌近4%。这一现象与近两个交易日国内芯片市场的火爆形成鲜明对比。

所以发生了什么事?摩根士丹利半导体行业分析师詹家宏6月18日发布了一份长达80页的报告,称随着台积电的制造工艺延伸到5纳米以下,资本密集度将急剧增加,可能会失去摩尔定律的长期成本优势。毛利率低于50%已成常态,为此,台积电的评级被修改为“中性”,目标价从655新台币下调至580新台币。

与此同时,美国限制半导体设备的消息在周末发酵。台媒周末爆料称,台积电和联电这两家中国台湾代工厂商,尚未获得美国供应设备许可,以扩大大陆28纳米制造能力。台湾晶圆厂若想将美国在台湾的设备转移到大陆工厂,也需要获得美国的许可。

那么这些影响有多大呢?

芯片的第一部分突然崩溃了。

上周五,美国半导体行业暴跌,费城半导体指数暴跌2.44%。虽然周五美股也大幅下挫,但飞洲明显跑赢大盘。

芯片巨头单日狂跌1000亿,发生了什么?

其中,半导体之母、光刻机龙头阿西马克下跌近4%。

芯片巨头单日狂跌1000亿,发生了什么?

6月21日台湾股市开盘,半导体股也迎来大幅下挫。台积电低开低走,收盘暴跌逾3.3%,市值蒸发近5000亿元新台币。大型电子股遭遇集体失败。联发科跌近5%,收报918元新台币,鸿海、台达、国巨、联电、瑞昱也跌1-3%,抛压颇强。在美国上市的联电,上周末晚上也大幅下跌近5%。

芯片巨头单日狂跌1000亿,发生了什么?

美国半导体产业链骤降,可能与传闻有关。据AskCore Voice公众号上周报道,近日供应链报道称,美国商务部已开始调整对大陆的28nm工艺设备出口。根据行业知识,美国列入黑名单的公司应该受到这一限制。不过,据报道,即使是台湾半导体厂,最近也将28nm工艺生产扩大到大陆工厂,而他们的设备也没有获得批准。

整个周末,消息不断发酵。据公众号大半导体报道,台媒报道称,台湾晶圆厂若想将美国在台湾的设备转移到大陆工厂,还需要获得美国的许可。把旧设备搬到大陆也行不通。目前,美国并没有明文禁止向大陆转让此类设备,但台湾厂商向美国提出申请时,美国并未批准。

一份80 页的简短报告

关于半导体和台积电产业链的大幅下滑,可能也与一份报告有关。

据台湾消息,摩根士丹利行业分析师詹家宏6月18日发表80页报告称,随着台积电工艺延伸至5纳米以下,资本密集度急剧上升,存在失去老摩尔的担忧。法,成本优势影响毛利率低于50%是常态;为此,台积电将评级修改为“中性”,目标价从655元下调至580元。

在此之前,摩根士丹利已将半导体股的展望下调至“中性”。詹家宏表示,近年来,台积电启动了大复苏周期。关键是通过摩尔定律创造良好的成本优势,尤其是2021年半导体技术的突破。IBM和台积电的工艺分别延伸到2纳米和1纳米。市场认为这是台积电的进一步增长。的利多。

但他认为,忽视资本密集度增加的不利影响,尤其是5纳米以下资本密集度的大幅提升,是台积电与Esmol等关键设备供应商失去讨价还价能力的原因之一。从3纳米晶圆的起步价来看,晶体管的成本并没有下降,这可能是摩尔定律成本优势终结的不利信号。

对此,台积电可以通过先进的3D封装来提升芯片性能,但詹嘉宏指出,这种替代技术只是增加了芯片的小型化,有助于提升性能,降低客户需求,将3nm和2nm集成在一起。长期来看,市场仍以台积电去年53%的高毛利率作为预测。他认为,2022年至2023年的实际毛利率可能会持续低于50%。

詹家宏指出,市场将半导体股分为“创新者”和“驱动者”两种方式。前者享有30-50倍的市盈率,后者市盈率高达25倍,台积电工艺不能称为新技术。一些机构乐观地认为台积电也能产生双倍的回报率,恐怕过于乐观了。

事实上,如果台积电的毛利率下降,那么在新的替代技术出现之前,全球领先的芯片制造商可能会面临这个问题。这或许也是近期A股市场热捧第三代半导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中国大陆芯片股有影响吗?

由于台积电的下跌,中芯国际的股价也受到了影响。 6月21日,A股指数筹码涨1.19%,但中芯国际A股跌1.54%,港股跌近4%。不过,从总体上看,外围芯片股的下跌似乎为炒作A股提供了依据,从以往的情况来看,科技股开盘的原因一般有两个。半导体:一是融资预期好转,收益国债利率下降,有利于估值扩张;替代逻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似乎两者都已经具备了。

对于前者,10年期国债收益的利率在6月21日大幅下跌。本周末,大额存款降息的消息在市场上流传,市场对流动性疲软存在预期。

芯片巨头单日狂跌1000亿,发生了什么?

对于后者,东莞证券表示,台湾晶圆制造商台积电和联电尚未获得在大陆扩大28 纳米工艺产能的零件供应许可证。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全球半导体短缺、价格上涨的背景下,国内企业或将加快晶圆制造、半导体设备和材料半导体的国产化进程。

兴业证券表示看好半导体元器件和设备的国产化机会。元器件、MCU、设备等工业应用国产化进程明显加快。相关领域国产化率普遍低于10%,未来三年国产化前景十分可观。在神话般的供应链中,您还将见证国内供应商的快速增长以及国内半导体设备和材料在品种和产品进步两个维度的快速扩张。装备材料国产化率有望由之前的5-10%提升至30%以上,增长空间较大。

最惊人的20%!眼下,公募REITs闪亮登场!监管出手,2000亿巨无霸突然崩塌!很多白酒股都跌了!发生了什么?问候失意,鸿蒙又疯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芯片   可能会   毛利率   单日   新台币   台湾   美国   定律   半导体   纳米   密集   巨头   大幅   成本   大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