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银行面临倒闭风险,2021存钱在哪家最保险?专家给出答案

文:饭张

在我们的印象中,把钱存在银行总是非常保险的,虽然说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没有了存钱的机会,80后买房欠下贷款,90后提前消费刷爆信用卡,但是除了这些年轻人以外,还是有很多的中老年人愿意把钱存进银行的。

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把钱存进银行,资金才算真的有保障。但是对于银行来说,储蓄资金的融资成本最低,而银行也确实需要大量的存款流入才能运行,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的前三个季度,我们国家的人民币存款增加了18.15亿人民币,这个数字说明人们将钱存入银行的热情还是非常高的。

多家银行面临倒闭风险,2021存钱在哪家最保险?专家给出答案

但是银行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保险,因为银行其实和企业一样都会面临着倒闭的风险。至少从目前来看,全国的银行有4000多家,而真正破产的银行只有4家,占比达到了千分之一。

这些破产的银行分别是海南发展银行、河北肃宁县尚村农信社、汕头商业银行和包商银行。我们国家第一所破产的银行就是海南发展银行,海南发展银行当年因为涉足当地房地产业,成为了我国第一家破产的银行。

而包商银行则是去年下半年刚刚才宣布倒闭破产的银行,这几家银行的倒闭也提醒着我们,银行并非不会倒闭的,所以在存钱的时候还是要有所选择和警惕。

多家银行面临倒闭风险,2021存钱在哪家最保险?专家给出答案

而早在2015年,我国的央行就出台了存款保险条例,条例中允许银行倒闭,当时央行的这项条例一经发出就引起了轩然大波。按照这个规定,个人银行账户在存款金额达到50万元以下的,可以全额赔偿。

但是,一旦存款金额达到50万元以上的话,赔偿金额就不好说了,因为国家对50万元以上的存款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这50万能否追回,并没有确定的答案。

但是,一旦银行破产之后,就会有大型的国有银行来进行接管,而接管的国有银行则会将破产银行的资产进行变现,然后再按照一定的比例兑现给超出50万以上的这一部分存款。

多家银行面临倒闭风险,2021存钱在哪家最保险?专家给出答案

那么,为什么央行要推出存款保险条例呢?之所以允许银行破产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因为央行当时要准备向民营资本开放银行牌照,想要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

因此,央行认为民营银行获得大量的获批营业之后,难保将来不会出现倒闭破产的情况,所以央行就要引入退出机制,主要是为了部分民营银行作出破产的准备。

第二个原因就是当时的很多国有银行有些出现了不计后果放贷款的情况,赚了钱利益就归自己,但是一旦贷款受到损失,就要由国家来帮忙兜底,所以监管部门就要求银行为自己的放贷行为进行负责。

多家银行面临倒闭风险,2021存钱在哪家最保险?专家给出答案

所以在银行发放贷款的时候,一旦出现大量的坏账,就需要自己来负责,也就是允许国有银行破产。也就是说现在国有银行也是有可能破产的,并没有特别保险的银行。

所以,我们在选择银行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资金的安全性问题,那么很多的储户就会发出疑问,我国的银行,哪些银行存款更加安全一些呢?

首先,国有六大行:工、农、中、建、交以及邮政储蓄银行相对于其他银行来说都是更为安全的。这主要是因为这六大行规模比较庞大,而且这六大行又是上市公司。所以即使存在着坏账率,也是可以再次向市场融资,或者是通过发债等手段解决问题的。

多家银行面临倒闭风险,2021存钱在哪家最保险?专家给出答案

虽然说,这六大银行除了邮政的利率还稍微高一些,其他银行的存款利率都是比较低的,但是这几个银行对于储户来说确实是最安全的,因此对于储户也更有保障。

有一些银行成立的时间比较短,客户不多,中小银行或者民营银行就会采取高利息吸引客户,同时储户也会贪图高利息,但是为了安全起见还是要把钱分成几部分进行投资才好。

多家银行面临倒闭风险,2021存钱在哪家最保险?专家给出答案

例如很多有钱人就喜欢将钱进行多元化分配,把低于50万的作为大额存单,存入中小银行,然后会再拿出一部分钱做无其他的投资理财,主要是用于一些低风险的投资品种。

我国允许银行倒闭其实早在2015年就开始了,一方面是为了给民营银行建立一种退休机制,另外一方面是为了给国有银行敲响警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肃宁县   银行   海南   储户   央行   利息   存款   融资   国有银行   金额   条例   贷款   答案   风险   资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