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猪价暴跌、油价大涨,全球滞胀来临?国内通胀何去何从?

近期,国内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演了截然不同的两波走势,一边是国际油价连连上涨,达到73美元每桶,突破2018年以来的新高,且有继续向100美元进发的趋势,与此同时,钢、铜、铝等大宗商品依旧保持“高热不退”,全球超级通胀一触即发;另一边,在国内物价权重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具有重要指向性意义的猪肉价格已经遭遇19周连跌,价格近乎腰斩,国内CPI也处于稳定低位状态,看似全面通胀压力明显减轻。

金价猪价暴跌、油价大涨,全球滞胀来临?国内通胀何去何从?

与此同时,随着6月份议息会议的结束,美联储态度由鸽转鹰,加息预期增强,黄金价格应声而跌,白银也随之闪崩,一时间,大宗商品市场扑朔迷离。

那么全球通胀预期到底如何?国内会陷入大规模通胀吗?国内、国际物价走势的差别到底预示着什么?我们能够成功抵御通胀风险吗?未来油价、金价和国内物价会如何走?

金价猪价暴跌、油价大涨,全球滞胀来临?国内通胀何去何从?

一、全球通胀情况如何?通胀还会持续多久?

根据美欧等主要国家发布的各项指标来看,全球主要经济体通胀抬头的趋势非常明显。美国五月份总体CPI大涨5%,核心CPI同比上涨3.8%,增速创2008年和1992年以来的新高。美国国内各项物价也出现了大规模的上涨,货币超发的不良后果渐次显现,包括汽油、木材、家具、房屋和食品价格大幅上涨。

欧洲层面,反应通胀的关键数据指标也出现了明显的抬头态势,欧盟统计局6月数据显示,欧元区19个国家5月份CPI同比增长超过2%,超过市场预期,为2018年11月以来的新高。

在美欧宽松货币政策、拜登政府持续祭出数万亿刺激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的背景下,美欧发达经济体的通胀快速上升。

在可预见的未来,如果美联储及欧央行继续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拜登政府的纾困救济政策和万亿基建计划没有明显收紧的情况下,美欧经济体通胀以及引发的全球性通胀将继续存续,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即便不继续上涨或者出现小幅回落,也将依旧保持在高位运行。简言之,短期内美欧发达经济体和全球通胀局面难以改善。

金价猪价暴跌、油价大涨,全球滞胀来临?国内通胀何去何从?

二、国内通胀情况如何?物价水平如何?

乐观来看,对于国内市场而言,中国市场独具的特点和优势在较大程度上将有助于我们抵御和对抗输入型通胀风险,包括在全球疫情笼罩下国际大宗商品普遍紧缺的情况下,中国快速生产了大量消费品供应市场,有效的平抑了物价,缓解了供需紧张的局面;中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海外通胀的输入。但是,随着全球通胀水平的进一步上升,大宗商品价格的进一步高热,国内通胀预期能否保持稳定,能否继续保持较低的物价?哪些风险可能会导致国内通胀快速上升?

短期内猪肉价格稳定,不会对国内物价和通胀形势造成冲击

对于中国市场而言,猪肉价格在衡量物价时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判断CPI和通胀水平的重要参考。目前,猪肉价格已经经历了19周的连跌,生猪价格已经达到7.04元每斤的低位,这已经触及很多肉类加工企业的成本价格。处于低位的猪价和较低的CPI水平预示着当前国内通胀压力明显减轻,总体物价水平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但是,如果猪肉价格在未来出现大幅波动和上涨,就会对国内总体物价水平和通胀形势造成冲击。判断猪价走势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当前的存栏量,目前我国生猪存栏量已经达到了4.2亿头,这是自2019年以来的高位,这意味着在未来三到五个月内,还会有大量生猪长成,流入猪肉市场,市场供应量非常充足,所以在可预见的未来,猪肉价格会保持低位,猪肉价格暂不会对国内通胀水平造成显著影响。

金价猪价暴跌、油价大涨,全球滞胀来临?国内通胀何去何从?

国际油价大幅上涨将成为推高通胀的重要因素

除猪肉价格外,国际油价也会对国内通胀水平造成较大影响,根据历史数据,国际油价处于高位时,国内物价指数和通胀水平往往同步处于高位。正如2008年国际油价触及147美元每桶的历史高位时,中国的CPI水平在当时也一直运行在7%以上的超高区间。

除国内市场外,国际油价的波动还将牵动全球通胀的步伐,在2008年国际油价触及顶峰时,美国CPI也创下了5.6%的罕见高位。所以对于未来的国内、国际通胀走势,油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全球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活动复苏显著的背景下,石油消费需求得到了有力的提振,这使得国际油价一路回升,在近期重新突破2018年以来的高位,达到70美元每桶的价格。值得关注和警惕的是,国际油价的上涨似乎并没有止步的势头,甚至存在冲击100美元、并保持在80美元每桶高位区间的可能。在全球经济快速复苏的同时,OPEC和OPEC+的减产政策却没有进行同步的调整。OPEC预计2021年下半年的石油消费量要比上半年增加500万桶每日,但未来三个月OPEC的增产计划只有35万桶每日,增产的幅度远远不足以填补需求的缺口。此外,未来几个月随着全球疫苗部署的进一步完善,全球石油消费需求将进一步大幅抬升。根据OPEC的数据,预计下半年全球石油消费需求将上升至2950万桶每万桶,而增产后的OPEC产量也不足2600万桶每日,超过350万桶的缺口,将成为持续推进油价上涨的核心动力。而国际油价的大幅上涨,也将显著增加全球通胀的上行压力,同时波及和影响到国内总体物价的稳定,打破国内通胀保持低位的稳定局面。

国际油价的上涨,将直接导致我国内成品汽柴油的价格,而汽柴油价格的上浮,又会连带影响一系列运输、生产成本,运输和生产

可以说,高油价和未来进一步上涨的走势将成为导致国内通胀压力和物价上涨的最大风险和威胁。

金价猪价暴跌、油价大涨,全球滞胀来临?国内通胀何去何从?

三、中国能否成功抵御通胀风险和物价上涨压力?抑制国际通胀的不断输入?

从当前国内、国际形势来看,尽管由于猪价、CPI等关键指标处于稳定低位,我物价水平、通胀形势暂不会面临较大压力。但是,国际油价的持续上涨态势、拜登后续的财政刺激政策、国际通胀压力的持续输入,都将成为导致我通胀水平、物价大幅上升的潜在威胁,那么中国能否成功化解这些风险变量?

实际上,在当前全球疫情不断反复、变异病毒四处传播的情形下,中国始终保持了对疫情的长效有力控制,这保证了我们高亢的经济活力和充足、充沛的生产力。在目前国际大宗商品供应短缺,价格持续高涨的情况下,中国正在开足马力大量生产钢、铜、铝、水泥、化工产品等各类重要物资,这些大宗商品的产能和供应正在逐步接近疫情前的水平。除满足国内供应外,中国还在源源不断的向国际市场出口各类紧缺物资,以缓解国际市场的物价和通胀压力。逐步稳定的供给将为化解和遏制通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应对此轮全球性通胀中,中国面临的通胀压力要小于其他国家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中国的产业链较为完备,上游生产环节的价格走势相对可控,下游产品受到外部环境变化和成本变动的影响也相对较小。

此外,更为重要的是,无论其他国家采取何种货币政策,美国如何“大水漫灌”,中国始终坚持采取中性稳健的货币政策,这相当于给流动性泛滥的美元设置了一道堤坝,也是给防范和抵御进一步的通胀设置了一道保险。

总体而言,未来国际油价将大幅上涨,短期内触及80到90美元,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国内通胀预期上升;猪价将继续保持低位,国内物价水平总体相对可控,国际通胀输入对我影响有限。

金价猪价暴跌、油价大涨,全球滞胀来临?国内通胀何去何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通胀   国内   全球   金价   低位   大宗   高位   何去何从   猪肉   中国   油价   物价   压力   水平   稳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