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浙大研究生初试413分被刷、倒数第一的375却被录取?

日前,浙江大学控制学院公示了2021年研究生拟录取36位学生名单,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不过其中几位拟录取和不录取的学生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初试分数413分、排名13的王同学未被录取,初试分数411分、排名15的翁同学未被录取;而初试分数382分、排名48的李同学被录取,初试分数375分、排名53(如果去掉强军计划的同学,也就是倒数第一)被录取。

为什么浙大研究生初试413分被刷、倒数第一的375却被录取?

根据浙江大学网站上公布的《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浙江大学控制学院复试录取工作办法》,控制学院学术硕士的复试分数线就是375分,也就是说排名倒数第一的这位同学实际上是卡着线进入复试的。

为什么浙大研究生初试413分被刷、倒数第一的375却被录取?

值得一提的是375这个分数线是由控制学院根据当年的招生名额和报考学生初试成绩按照1:1.5左右进入复试算出来的,即把初试分数从高到低排列,比如拟录取30位同学,那么进入复试的学生人数就是30*1.5=45位同学,然后根据在45名左右的同学的初试分数来定进入复试的分数线,所以自然而然的最后一名都是卡着分数线进入复试的,这并不是为了某位考生特意设置的分数线。另外即便是初试375分的同学,初试分数远高于浙江大学2021年工学的复试分数线330分的,所以千万不要有这位考375分的同学就是学渣这种想法。

为什么浙大研究生初试413分被刷、倒数第一的375却被录取?

但是413分和375分之间确实相差了将近40分,这么大的分差高分的不录取、低分的反倒录取确实比较意外,那么为什么初试分数413分没有被录取,初试分数375分的同学却被录取了呢?这里面是不是像网友们说的有各种黑幕和内部操作呢?

首先说一下我的意见:这里面没有黑幕和内部操作,但是有一定的潜规则。

首先解释一下为什么初试413分没有被录取,初试375分的反倒被录取了?

这其中的原因就要从高考和研究生考试的区别说起。一般人理解考试都是以高考的模式来理解的,高考是全国统一组织的考试,同一个省报考同一个学校的考生、考分高自然就会被先录取,如果有一点加分,也要符合加分的标准;而研究生考试则和高考完全不一样,除了有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外(初试),还有每个学校自己组织的复试,最终当然都是根据成绩的高低来录取学生,只不过这个成绩是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的加权平均。

为什么浙大研究生初试413分被刷、倒数第一的375却被录取?

每个学校也是以学院为单位来组织复试的,学校只是提供一个最低的标准作为参考,学院制定的标准可以比这个标准高,但是不能比这个标准低。比如浙江大学控制学院2021年录取政策就是初试成绩占60%,复试成绩占40%;当然,这都是换算成百分制之后来考虑的,比如说初试413分,按照百分制来说(满分500分),这就相当于82.6分,这部分对于最后成绩的贡献是82.6*40%=49.56分。

我学院根据复试录取方案,综合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情况、初试和复试成绩、身体健康状况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1.综合成绩计算办法:综合成绩=初试总分/5×60%+复试成绩×40%

2. 录取:按综合成绩从高到低,根据考生专业志愿依次拟录取。其中:

(1)复试成绩满分为100分,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2)思想品德包括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复试占比40%虽然看起来比较高,但现在不少985高校复试比例基本上都在这个水平。比如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2021年硕士复试成绩占比高达50%,北京大学规定的是复试成绩占30%-50%之间,西安交大复试成绩占40%-50%,所以浙江大学控制学院复试占40%的成绩是正常的。

研究生复试是学院组织的,可以人为操控,所以可能存在黑幕?

虽然不能排除这种可能,并且以前确实存在着研究生复试打招呼等情况,但随着各个学校复试程序越来越正规,这种可能性已经越来越低了,所以存在黑幕的可能性是很低的。

为什么浙大研究生初试413分被刷、倒数第一的375却被录取?

研究生复试一般分组进行,每组面试专家一般都由5位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组成,5位教师分别根据标准对同一位同学进行打分,这位同学最后的分数是这5位教师打分的平均分。

以上是一般的程序,这并不能避免内部操作,但是下面的这些程序就可以基本上完全避免内部操作的空间。

(1)开始面试之前,所有人的手机都必须关机,避免学生和老师交流。

(2)面试过程中全程录音录像,避免专家现场看到自己报考的学生后让其他专家打高分。

(3)面试专家分组是到现场之后随机分的,学生进入哪一组面试也是现场随机分的,所以老师不可能提前知道学生在哪一组,有哪些老师是自己所在的学生的面试专家也是未知的。

(4)专业问题也是从题库中随机抽取的,避免了有些学生问题难,有些学生问题简单的情况出现。

为什么浙大研究生初试413分被刷、倒数第一的375却被录取?

除非学生刚好分到报考导师那一组,导师有可能会给自己的学生打高分,但是这也仅仅是五分之一,其他老师还是按照正常的标准在打分,所以在现有的规则下要想进行内幕操作,不能说不可能,但是非常难。

退一万步来说,为了录取一个硕士生,而赔上自己的职业,对任何导师来说,这风险太大,收益太低,所以导师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会尽量照顾报考自己的学生,违规内幕操作,不能说没有,但是确实是少之又少。

怎么准备研究生复试,从而避免初试高分最终被淘汰?

既然现在研究生复试占比已经达到了整个分数的40%甚至能到50%,所以在初试之后自然也要花相当大的精力来准备复试,否则就有可能出现初试高分被淘汰的情况。

为什么浙大研究生初试413分被刷、倒数第一的375却被录取?

目前一般研究生复试以面试为主,主要形式是基本上都是自我介绍+专业问题回答。自我介绍一般都需要准备PPT,主要内容是个人基本情况、教育/工作/科研经历,已取得的成果、对相关领域学术和技术前沿的认识和见解、未来的研究重点和设想等。专业问题回答主要就是根据报考的不同方向,在某一本或者几本指定参考书中选择专业问题,让学生回答,通过学生的回答,综合判断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能力、逻辑思考和分析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等等,然后根据相关的标准来进行打分。

为什么浙大研究生初试413分被刷、倒数第一的375却被录取?

在短短是二三十分钟以内,要想准确判断一位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在专业不相同的情况下,对于面试专家来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所以学生的硬条件在面试的过程中其实占有比较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本科院校、本科成绩、本科期间是否参加过相关的科研训练和竞赛、是否发表了论文或者专利、本科期间获得什么其他荣誉等等。

所以这些东西不仅仅是靠突击就能准备的,而是要在本科阶段就要持之以恒的努力,才有可能在面试的过程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当然,仅仅有上面的那些东西还不够,自己还需要对面试的专业问题有一定的准备,否则连最简单的专业问题都回答不出来,这确实会影响面试专家的打分的。

研究生复试的潜规则

本科院校是否是双一流对于报考985高校来说比较重要,当然,这并不是说非双一流学校的学生就不会被985高校录取,而是说需要非常优秀才会被录取。

所以我猜测浙江大学控制学院初试413分被淘汰、375分被录取的最大可能的原因是初试375分这位同学本科学校更好一些、平时有科研经历、有参加竞赛获奖和发表论文等加分项,再加上面试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自信和良好沟通能力、对专业知识的熟练程度得到了面试专家的认可,得到了90.25分的高分;而413分这位同学本科院校可能不是那么好、可能也没有参加科研经历、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才导致了复试得到了70分的低分(倒数第二,最低分是67分)。

这样按照60%和40%的比例计算,才出现了初试分数413分、排名13未被录取初试分数375分、倒数第一被录取的比较少见的情况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初试   浙江大学   研究生   复试   分数线   倒数   浙大   分数   本科   成绩   同学   标准   学校   专家   学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