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华裔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比例远远高于中国人?

诺贝尔科学奖是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成就项,菲尔兹奖是“数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这两个大奖的华人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华裔的获奖比例远远高于中国人的获奖比例。

华人诺贝尔科学奖和菲尔兹奖获得者分析

截止到2021年,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的华人一共有九位:分别是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和李政道,1986诺贝尔化学奖李远哲,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朱棣文,1998年诺贝尔物理奖崔琦,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钱永健,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高琨,以及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屠呦呦。

为什么华裔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比例远远高于中国人?

获得菲尔兹奖的华人有两位:1982年获奖的丘成桐和2006年获奖的陶哲轩。获的诺贝科学奖和菲尔兹奖的11位科学家中,仅有屠呦呦一位是中国人(杨政宁获奖的工作和主要时间都是在美国,所以尽管他2015年放弃美国籍加入中国籍,在这里算成华裔更为合适)。这11位科学家中,有7位是在中国出生的,有6位是在中国接受的本科教育,但所有的获奖者都是在欧美接受的研究生教育,其中9位在美国接受的研究生教育,1位在英国接受的研究生教育;屠呦呦本科毕业之后参加工作,没有接受研究生教育。

为什么华裔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比例远远高于中国人?

根据《华侨华人分布状况和发展趋势》报告,2007年华裔总人数约为4543万,其中73%分布在东南亚,目前大概按照0.5亿来估算,中国人目前总人口为13.7亿,可以计算出华裔获得诺贝尔科学奖和菲尔兹奖的比例是中国人获奖比例的274倍!

(10/0.5)/(1/13.7)=274.

如果把华裔限制成在美国的华裔,这个比例将会更高!获奖的美国华裔共9位(高琨是英国华裔),根据《华侨华人分布状况和发展趋势》报告,2007年美国华裔人数为400万,目前按照500万(0.05亿)估算,那么美国华裔获得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比例是中国人获奖比例的2466倍。

(9/0.05/(1/13.7)=2466

为什么华裔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比例远远高于中国人?

为什么华裔的获奖比例会远高于中国人的获奖比例?

根据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一个人的取得的成就主要由两部分来决定: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本文也主要从以上两个方面来讨论为什么华裔的获奖比例会是中国人获奖比例的200多倍,尤其是美国华裔的获奖比例甚至可以达到中国人获奖比例的2000多倍。

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说,聪明的父母确实有更大的几率生下聪明的孩子。比如获得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钱永健,父亲钱学榘是波音公司工程师,舅舅是MIT教授,哥哥钱永佑斯坦福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伯伯钱学森是著名的“中国导弹之父”。

为什么华裔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比例远远高于中国人?


但是遗传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可控的变异,聪明的父母生出的孩子不一定聪明,不过也正是因为在遗传中存在着变异,爱因斯坦、陶哲轩等这样智商超群的天才才有可能出现,所以中国拥有如此庞大人口基数,不说出现像爱因斯坦、陶哲轩这样难得一遇的天才,但是最起码拥有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的一般的天才数量不在少数,仅仅从先天因素来解释为什么华裔的获奖人数远远高于中国人是很难解释清楚的,并且尤其难以解释清楚的是为什么美国华裔获奖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华裔的获奖比例。

所以,先天因素并不是华裔获奖比例远高于中国人获奖比例的主要原因,都是华人,先天因素相差再大也不会差到几十上百倍乃至上千倍,华裔和中国人获奖比例差距如此大的主要原因是后天因素。

后天的因素中,教育和环境其实都包括两部分,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环境也包括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两部分对个人的发展都很重要,尽管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家庭教育和环境比社会教育和环境对个人的发展来说更为重要,这对于个人发展来说有可能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仅仅讨论获奖比例不同的原因来说,社会教育和社会环境可能会更重要。

为什么华裔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比例远远高于中国人?

还是以钱氏家族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无论是湖州钱氏,还是无锡钱氏,亦或是杭州钱氏,他们之中都人才辈出,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应该都属于非常好的那一部分人,但只有从小就出生在美国的钱永健获得诺贝尔科学奖。当然,仅仅以钱氏家族来说明这个问题样本还是太小,但是我们可以设想中国还有很多其他家庭条件和环境与钱氏家庭和环境都不相上下的,只有屠呦呦一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如果说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对个人是否能够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更重要的话,这从逻辑上也说不过去;所以中国人和华裔获奖比例差距如此大的原因主要是社会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差异。

为什么华裔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比例远远高于中国人?

社会教育和社会环境不仅会直接作用于个人,还会通过影响组成家庭的个人(父母等)影响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通过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间接影响个人,所以社会教育和社会环境对于是否能够获得诺贝尔科学奖具有决定性意义。

我将在后面的文章中具体讨论社会教育和社会环境对个人到底有什么影响,欢迎关注@刘博谈,一起来讨论我们关心和感兴趣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诺贝尔   华裔   诺贝尔奖   比例   中国人   科学   高于   社会教育   美国   家庭教育   中国   先天   因素   环境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