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国家要重视种子库建设?看美国如何靠粮食来称霸世界就知道了


为何国家要重视种子库建设?看美国如何靠粮食来称霸世界就知道了

美国的国务卿基辛格曾说过:“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这句话并不是危言耸听。


为何国家要重视种子库建设?看美国如何靠粮食来称霸世界就知道了

基辛格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海地这个国家。它曾经也是个农业国,每年生产大米17 万吨,可以满足本国95%的粮食需求。可是1994 年,美国克林顿政府派2 万美军,支持阿里斯蒂德政府重新上台。


为了投桃报李,阿里斯蒂德把海地的进口关税从50%降低到3%。便宜的美国大米迅速占领了海地的粮食市场,导致大批农民失业,农业产业被摧毁。等到2008 年,全球粮价疯狂上涨,海地民众饥饿难忍,却买不起大米,只能吃用泥土做成的饼干。


一个曾经的农业国家,居然发生这种惨剧,是不是觉得简直不可思议?


在今天的国际政坛中,这样的悲剧只不过是全球粮食体系不平等的一个缩影。而这个不平等的粮食体系,背后的操盘手就是美国。


为何国家要重视种子库建设?看美国如何靠粮食来称霸世界就知道了


今天,路上读书要分享的这本《粮食危机》,作者告诉我们:

以洛克菲勒家族为代表的美国社会政治精英,是怎样打着科技进步、粮食援助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幌子,为自己谋求世界霸权。


而一个没有粮食储备,从农业生产到种子培育,都要被外国资本牵着鼻子走的国家,又究竟能惨到怎样的地步。


1.洛克菲勒计划:从粮食入手,建立新的经济霸权


洛克菲勒家族,创始人约翰·洛克菲勒,是鼎鼎有名的“石油大王”。


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洛克菲勒家族已经传承到了第三代,其中有像大卫·洛克菲勒这样的商业巨子、劳伦斯·洛克菲勒这样的华尔街天才人物,也有像纳尔逊·洛克菲勒这样的杰出政治家。《洛克菲勒王座上的男人:他是商业巨子、政坛明星、浪荡豪门公子》(点击蓝字阅读)


为何国家要重视种子库建设?看美国如何靠粮食来称霸世界就知道了

这个家族虽然没有出过一个总统,但掌握的权力却堪比总统。

尼克松执政期间的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从大学毕业以后就一直在洛克菲勒基金会工作,是洛克菲勒兄弟们一手栽培出来,再一手送上国务卿位置的。而在尼克松下台以后,新上任的总统吉米·卡特,也是他们的人。《从农家子弟到美国总统:评为“最差总统”的他,20年后被授予大奖》(点击蓝字阅读)

1972年,全球粮食歉收,第二年出现了一次世界性的粮食短缺,世界的粮食储备只相当于66天的存量。而美国在50年代成功培育出杂交小麦以后,就已经成了全球最大的粮食供应国。


在洛克菲勒家族的推动下,把粮食作为武器,通过控制粮食供应,获取地缘政治的权力,就成了美国新的外交战略。


为何国家要重视种子库建设?看美国如何靠粮食来称霸世界就知道了


我们常说,国际社会有四大粮商,美国的ADM、邦吉、嘉吉和法国的路易达孚。四大粮商里头,美国独占三席。在政府的支持下,这些粮食巨头在市场上疯狂囤货。


而和这些粮食巨头关系密切的美国政府,自然就开始利用手里的粮食左右外交政治:谁跟我好,我就把粮食给谁,谁跟我作对,就别怪我让你饿肚子。


比如1973年底的时候,美国政府先是支持智利的大地主们破坏粮食生产,让智利不得不耗尽所有的外汇储备来进口粮食;然后又中止了对智利的粮食援助,并拒绝了粮食贷款的请求。


如此一番里应外合,智利当时的社会主义政府被推翻了,美国中意的一个军事独裁者上位执政,美国这才重新启动粮食援助。


为何国家要重视种子库建设?看美国如何靠粮食来称霸世界就知道了

除此以外,它也开始扯开大嗓门,歌颂自由贸易,宣扬“比较优势”的经济学理论,呼吁其他国家放松对粮食进口的管制,以此来促进美国的农业出口。

说白了,就是想用低价的农产品倾销,让其他工业化国家去发挥自己的所谓比较优势,也就是工业生产,放弃本国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


如果其他国家真这么干了,美国就顺理成章地就成了世界的粮仓。至于成为粮仓以后,它什么时候肯开仓放粮,那就完全由它自己说了算,它想让世界断粮都完全可能。


2.借着“绿色革命”渗透美国的粮食霸权


对于工业不够发达,经济主要依靠农业的第三世界国家来说,想让他们放弃粮食种植,大规模地进口美国粮食,似乎没有那么容易实现。


那么,美国又做了什么,撬开了它们的国门,渗透自己的粮食霸权呢?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鼓励和引导下,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轰轰烈烈地开展了一场绿色革命,也就是农业革命。培育和推广高产的粮食品种,加强灌溉和管理,采用农业机械,加上化肥和农药,来提高粮食的亩产和总产量。


为何国家要重视种子库建设?看美国如何靠粮食来称霸世界就知道了


这场革命的助推主力,就是洛克菲勒基金会。所谓的绿色革命,只不过是披着传播农业科学和现代技术的外衣,而它真实的目的,是把美国的商业化农业引入到第三世界国家,从而控制它的农业生产。如何理解?


首先,绿色革命压垮了这些国家的小农经济。


农业实现机械化后,农民们非但没能从中获得更多的收入,反而被工程建设、机械设备、化肥农药等各种支出给压垮了,变得负债累累。最后不得不卖掉自己的土地,成全了那些依附于外国资本的大地主们。


为何国家要重视种子库建设?看美国如何靠粮食来称霸世界就知道了


其次,形成美国在种子行业的垄断地位。


1982年,洛克菲勒基金会开始关注利用基因技术进行植物的育种。1985年,它率先发起了对转基因植物商业化可能性的大规模研究。在那之后的20年里,为了促进和宣传基因工程的开发研究,以及基因技术在粮食生产中的应用,洛克菲勒基金会直接投资了一亿多美元,又间接投资了好几亿。


可以说,转基因种子,已经成了美国的新型粮食武器。


绿色革命建立在新型杂交种子的基础上。而杂交种子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它的繁殖能力比起天然授粉的正常种子也要差得多。利益集团发明不育种子,让农民播种的农作物"断子绝孙",从而不得不年复一年地向他们"买种"耕作。这是何等的阴险。


3.阿根廷的悲剧:控制粮食种子,推广转基因作物


在20世纪70年代及以前,阿根廷的经济社会,在整个拉美地区都名列前茅。这里土地丰饶,农业生产体系多样化,到处都是小型的家庭农场。


一个普通的阿根廷农民,往往会在一小块土地上种一点小麦,种一点蔬菜,再养些鸡鸭和牛。在没有任何农业补贴的情况下,阿根廷不但能实现农产品的自给自足,还能产生大量的剩余。出口的牛肉质量上乘,享誉世界。


为何国家要重视种子库建设?看美国如何靠粮食来称霸世界就知道了

可是,到了80年代初期,一场债务危机改变了一切。因为在70年代,世界石油价格暴涨,美国的大银行以优惠的条件向阿根廷兜售贷款,为它的石油进口提供资金。于是,阿根廷的美元债务急剧攀升。结果1979年,美联储为了挽救美元,突然把联邦基准利率提高了3倍,而阿根廷背负的债务属于浮动利率,还债压力陡然增加,债务危机由此爆发。


经过几番政权更迭,卡洛斯·梅内姆成为了阿根廷的总统。他相信,只有经济彻底的自由化和私有化,才能让阿根廷还清堆积如山的外债。


于是,在一套激进的改革方针下,阿根廷农业的进口管制也被放松了,政府给美国孟山都公司颁发了许可证,允许它在阿根廷独家销售转基因大豆种子。


结果,阿根廷原本富饶多产的传统农业,就变成了针对全球出口的单一性农业。到了2004年,阿根廷48%的农田被用来种植大豆,其中90%到97%都是转基因。


为何国家要重视种子库建设?看美国如何靠粮食来称霸世界就知道了

这种转基因大豆里,有一个基因片段,是从一种叫农杆菌的细菌里复制过来的。有了它,这种大豆就可以抵抗一种叫“农达”的除草剂。有什么好处呢?像传统的大豆,除草剂一喷,杂草完蛋,大豆也完蛋。可是种了转基因的大豆以后,除草剂就可以放心地喷,把杂草全喷没了,大豆也能活得好好的。


也就是说,一片地只要种了转基因大豆,就没法再种一般的农作物,否则肯定会被除草剂喷死;甚至在这片地周围的传统农业区也会受到波及。


为何国家要重视种子库建设?看美国如何靠粮食来称霸世界就知道了


同时,因为粗放的农药喷洒方式,以及大规模施药产生的抗药性,单位面积的除草剂用量不但没有降低,反而还上升了。而这种除草剂的最大生产商,正是孟山都。


那如果阿根廷放弃转基因大豆,回到传统农业生产的老路呢?早就晚了。转基因大豆已经扩散开来,地里的杂草有了更强的抗药性,只能用更大剂量、效力更强的农药来去除,而这样的农药,非转基因大豆不能抵挡。


4.让农作物断子绝孙的“终结者”


90年代末,种子公司们开始研究一种被称为“背叛者”的技术。和转基因大豆搭配农药一样,它走的也是捆绑销售的路子。


通过“背叛者”技术,植物的基因组里被嵌入了一个基因开关,通过某种化学诱导剂的激活,开关被开启,相应的基因才会发挥作用。


比如,种子公司可以对玉米进行基因改造,让它变得体弱多病,然后又设置一个加了开关的抗病基因,只有接触到特定的化合物,这种抗病基因才会开启,让玉米恢复正常。这么一来,种子公司们又可以开辟出一个新的垄断市场,专卖这些化合物。


为何国家要重视种子库建设?看美国如何靠粮食来称霸世界就知道了

而比“背叛者”技术更加恶劣的,则是D&PL研发的臭名昭著的“终结者”技术。


“终结者”技术改造的玉米、大豆或者棉花,到了收获季节以后就开始“自杀”,在体内产生一种毒素。这种毒素可以让每个种子的植物胚胎都变成死胎。换句话说,用“终结者”技术改造过的植物,是没有繁殖能力的,收获下来的种子不能生长发芽。


这样一来,农民想要第二年接着种,必须得买新种子。


为何国家要重视种子库建设?看美国如何靠粮食来称霸世界就知道了


可想而知,这两样技术招来了多大的反对声,甚至联合国也对它们下了全球范围内的禁令。1999年底,孟山都高调地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暂停终结者技术的商业化。但它从来没有说过要停止,哪怕是暂停终结者技术的研发。


事实上,终结者技术在退出公众视线以后,仍然在蓬勃发展。


2001年8月,这项技术进行了一次商业化授权,用来研发不可繁育的棉花种子。2005年7月,这项技术又在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取得了一项新的重要专利。


根据D&PL公司在初期披露的一份声明,它研发“终结者”技术的初衷,就是想把种子卖给在印度、巴基斯坦和中国等地种植水稻和小麦的农民。美国的狼子野心,路人皆知!

我们再看看2020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子行业翻身仗”,国家这一举措并非没有道理。

为何国家要重视种子库建设?看美国如何靠粮食来称霸世界就知道了

以美国资本为首的巨头们,处心积虑筹谋几十年布下的这张大网,他们想要我们买的,又哪里只是粮食这么简单呢?

2021年5月22日下午,“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溘然长逝,享年91岁。我们感恩袁老,让中国14亿人吃饱了饭,让饥饿和粮荒在这几十年里没有再重演。


杂交水稻作为储备粮,就是我们和国外资本交涉的底气。


编辑|凉山

排版|凉山

路上读书:全球名校博士30分钟精读一本好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基辛格   美国   洛克菲勒   海地   智利   粮食   种子   阿根廷   除草剂   转基因   大豆   农药   基因   重视   农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