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加速引领全国碳市场建设

本报记者 赵姗

52家企业、协会、智库近日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绿色低碳发展行动共同体,致力探索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多元治理新格局。共同体成立当天,同步发布90个行动计划,其中项目类26项、课题类25项、标准类8项、活动类31项,包括成立绿色产业投资基金、开展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环境可持续性评价与居民福祉调研等。

“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其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加快制度创新,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规划研究所副所长邵立国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邵立国表示,绿色低碳发展行动共同体的发起,是一次环境治理模式创新的大胆尝试,将对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尤其是生态绿色建设一体化带来重要推动作用。

一是有利于加快碳中和碳达峰路径的探索。这次绿色低碳发展行动共同体的发起,从实现业界共治、协商治理等角度,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从传统意义上的“成本和负担”,逐步向塑造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上转变,通过多方联动、联合行动,协同推进经济目标与绿色效益的实现,探索“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协调发展路径。

二是凝聚各方面力量、推动多层面合作。将政府、企业、高校、金融机构等联合在一起,共同制定未来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一起推进各项任务和工作的落实,这就要充分考虑到各方的利用需求,为后续工作的推进提供了持续动力。

三是有利于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通过联合推动相关标准制定、协同推进绿色治理等路径,推动三省一市作为一个整体,探索实现绿色转型和发展的一体化路径。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邵立国建议重点发挥好以下两方面优势,加速引领全国碳市场建设,持续推进我国零碳发展。

一方面,要发挥产业基础雄厚优势,开拓市场应用场景。长三角地区工业增加值接近全国的1/4,整车产能占全国比重超1/5,机器人产能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化工等行业的产值规模超过万亿元,很多都是碳市场应用的重点方向。同时,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发达,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模占全国1/3,4G用户为全国总数的20%,工业互联网应用和智能制造水平全国领先。要充分发挥长三角地区制造业“软”和“硬”两方面优势,加快形成一批满足碳中和需求的多元的应用场景,打造在全国碳市场中的竞争新优势。

另一方面,要发挥金融体系优势,加快服务和产品创新。上海金融要素市场完备,金融机构体系健全,国际化程度近年来稳步提高。而且,已经在碳金融领域作了很多探索。未来,要加快三省一市金融机构的联动协作,继续加大符合碳交易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形成一批可以跨地区、多领域、多行业应用的金融产品,打造一批碳交易核心拳头产品,推动形成国际碳金融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中国经济时报   全国   市场   示范区   共同体   产能   金融机构   路径   制造业   场景   生态   优势   金融   财经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