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 天然气市场将以“质量为王”

本报记者 吕红星

当前,我国天然气市场正处于重要改革发展期。

国家发改委近日出台了《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管理办法(暂行)》和《天然气管道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暂行)》,进一步完善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管理体系。

“如果说之前我国天然气市场是‘资源为王’‘管网决定市场’,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未来天然气市场尤其是下游市场将进入‘质量为王’阶段,市场主体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将更多地依赖企业规模和服务质量。”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高级经济师刘满平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刘满平说,在质的方面,要转变经营理念,彻底树立市场营销理念,坚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以需求侧为主导,在深刻认知客户的基础上,积极响应用户的用能需求,丰富新服务和新业务,提升服务质量。在量的方面,通过进入上游采购资源,上下游一体化发展;或者与石油公司建立紧密合作甚至成立合资公司;或者与其他企业兼并、整合等方式,扩大企业规模和市场规模,实现规模效益,才能继续保持企业的竞争力。

能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血脉,由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禀赋特点,导致我国经济发展高度依赖高碳排放的煤炭,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在2019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比为57.7%,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消费水平(30%)。

在刘满平看来,未来我国天然气市场面临四大变革。

第一,“双碳”目标加速推进。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和影响广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双碳”势必将对未来几十年我国经济、能源、产业等方面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具体对能源、天然气行业来说,“双碳”将加速我国能源转型和能源革命进程,倒逼能源清洁转型。“双碳”对天然气近中期的发展是利好的,预计到2035年,国内天然气仍将处于增长阶段。

第二,油气体制改革深入落实。2017年《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2019年国家油气管网公司成立,目前,我国油气行业正按照《意见》要求进入落地实施阶段。整个天然气市场体系与运行规则,例如,市场交易方式、商业模式、运行机制、市场制度、市场管理与监督机制等都将发生变化,各市场参与主体不得不调整之前的运行模式和发展思路,重新认识和适应新的市场。

第三,新模式、新形态不断涌现。在内外部发展环境变化倒逼下,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带动下,国内天然气市场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将会催生新物种、新零售、新模式、新机遇。

第四,“逆全球化”思潮兴起和泛滥。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伴随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国际社会民粹主义、保守主义抬头,全球化受阻。尤其是2017年中美竞争逐步明显、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进一步加剧了“逆全球化”趋势。我国天然气行业对外依存度超过40%,短时间内不得不依靠国际市场,“逆全球化”思潮的兴起甚至泛滥,将导致国际油气市场合作不确定性。

“我国天然气市场将进入‘大改革、全开放、多竞争、强监管、低收益’阶段。随着国内资源供应越来越充足,天然气下游市场主体增多,竞争更加激烈,成本监审力度加大,收益及利润率将会有所减低,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取胜,须依靠质和量来取胜。”刘满平强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天然气   市场   管网   思潮   油气   下游   管道   能源   阶段   需求   竞争   目标   未来   质量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