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松鼠:网红品牌难逃过气命运

三只松鼠:网红品牌难逃过气命运


上周,三只松鼠(300783.SZ)再度因质量问题冲上热搜。


三只松鼠作为一家老牌休闲零食店铺,在网红经济带动下迅速发展,如今已经是休闲零食领域最知名的公司之一,然而,频频被曝出的质量问题,让人对这家网红公司褒贬不一。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对粮食加工品等23大类食品378批次样品进行抽检时,检出了12大类食品20批次样品不合格。其中,三只松鼠1批次开口松子产品过氧化值严重超标,抽检结果为标准规定最大限量值的4.4倍。


过氧化值是油脂酸败的早期指标,主要反映油脂被氧化的程度。一般来说,偶尔食用过氧化值超标的食品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但长期食用的话可能造成肠胃不适、腹泻等,严重的甚至会致癌。


在事件传开后,三只松鼠也是第一时间做出道歉,不过三只松鼠的道歉在不断翻车的现实面前更像是“我知道错了,下次还敢”。


三只松鼠:网红品牌难逃过气命运


在我们印象里,不止三只松鼠,包括良品铺子等知名休闲零食品牌隔三差五就会经历一次“公开处刑”,从去年的致癌薯片,到前段时间良品铺子的鸡肉肠,再到这次三只松鼠的开口松子,让消费者不禁发问,频繁翻车的食品安全问题什么时候是个头?



01

代工模式的致命缺陷


为什么关于休闲食品食品安全的问题始终得不到保障?


归根结底还是代工模式惹的祸。三只松鼠采用的是OEM代工模式,所谓OEM模式,也就是说品牌方只负责产品的开发和设计,而生产环节则是委托专门的生产厂商,即平时说的代工。


代工模式下,品牌方不用自建厂房、生产线等固定资产,能够帮助企业在短时间内快速扩大规模,发迹于互联网的三只松鼠正是依靠这套轻资产运营模式迅速崛起的。


但是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代工下的食品质量得不到保障。品牌方不可能对生产的环节进行监控,对产品质量的把控力度较弱,可能存在砸自己招牌的风险。这一点类似半导体行业的晶圆代工。


黑猫投诉显示,截至5月22日,三只松鼠的投诉量为883次,在整个休闲零食领域排名第一,且几乎全都是关于食品安全的投诉,同期良品铺子的投诉量为597次,来伊份为102次,盐津铺子为37次。


三只松鼠:网红品牌难逃过气命运


可以想象,代工模式不改变,未来三只松鼠的食品安全问题依然是悬而未决,每次的道歉只不过是为了安抚消费者的情绪。



02

盈利能力持续走低


三只松鼠成立于2012年,成立之初的三只松鼠正好赶上电商流量的红利,业绩一路腾飞,于2019年7月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成为“国民零食第一股”。


上市之前,三只松鼠的营业收入迅速增长,从2014年的9.24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01.73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61.6%,增速相当喜人。


然而,就在市场对三只松鼠寄予厚望之时,上市后第二年,三只松鼠的业绩却意外地出现“调头”。2020年,三只松鼠实现营业总收入97.94亿元,同比2019年下滑3.72%,出现成立以来收入的首度下滑。


三只松鼠:网红品牌难逃过气命运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净利润方面,三只松鼠似乎早已陷入疲软状态。在2016年大幅增长过后,就再没出现过明显增长,2016-2020年,三只松鼠分别实现净利润2.37亿元、3.02亿元、3.04亿元、2.39亿元和3.01亿元,看起来似乎3亿的净利润就已到达公司的天花板。


三只松鼠:网红品牌难逃过气命运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在最新的2021年一季报中,三只松鼠实现营业收入36.71亿元,同比增长7.58%;实现净利润3.15亿元,同比67.57%,增速表现尚可。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业绩表现是建立在2020年疫情冲击的基础之上,尤其一季度是受影响最重的时期。


三只松鼠长年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境地,主要原因在于其盈利能力的持续走低。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三只松鼠的毛利率已经连续5年走低,2016-2020年公司的毛利率分别为30.2%、28.92%、28.25%、27.8%、23.9%。


三只松鼠:网红品牌难逃过气命运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毛利率连续五年下降,说明问题是出在公司产品上,侧面反应了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是逐渐下降的。休闲零食行业本身门槛不高,更重要的是产品同质化严重,目前来看,头部几家公司并没有谁家的产品有明显优势。


因此,为了维持市场份额,各品牌只得依靠价格战,其结果就是牺牲部分利润。在这场价格战中,三只松鼠受伤颇深,尽管其营业收入以百亿规模冠绝行业,但是其盈利能力却几乎垫底。


三只松鼠:网红品牌难逃过气命运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03

销售渠道过于单一


三只松鼠起家于线上,并一直固守线上渠道,其线上渠道的收入占比一度超过97%。销售渠道的单一大大削弱了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疫情就是最好的试金石,在过去的2020年,和线上线下均衡发展的良品铺子相比,三只松鼠表现明显落得下风,良品铺子收入比三只松鼠少近20亿元的情况下,净利润却比三只松鼠高出4000万元,凸显了线下渠道的重要性。


随着电商流量红利的消逝,三只松鼠也逐渐意识到自身的疲软,开始发力线下,并在2020年加大进度。


但是,和已经深耕线下数年的同行比起来,三只松鼠的进展似乎不值一提。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三只松鼠共有线下店铺1093家,而同期良品铺子门店数量达到2746家,主攻大型商超的盐津铺子入驻超过2000家商超,来伊份的线下店面也超过3000家。


不得不说,三只松鼠的线下之路太过迟钝,线下门店的开设对消费者心智占据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这个先后顺序就非常关键,先发优势对线下渠道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对后知后觉的三只松鼠而言,线下渠道的建设还有着很长一段路要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松鼠   盐津   品牌   翻车   毛利率   代工   铺子   净利润   零食   渠道   命运   来源   模式   数据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