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研发落后,遭余承东抵制,任正非力挺何庭波:该做还要做下去

2012年,华为海思研发出了号称全球最小的四核A9处理器,而华为手机“掌门人”余承东却对自家产品说:这个东西,我不想用!

2019年,华为突遭“芯片危机”,华为海思总裁何庭波表示:这一刻终于到来了,所有我们过去造的“备胎”,一夜之间全部“转正”!

芯片研发落后,遭余承东抵制,任正非力挺何庭波:该做还要做下去

从无到有,从被“自家人”看不上,到世界领先。华为海思芯片,是如何熬出头的?

一、任正非:给你两万人,芯片得站起来!

在媒体领域,有关何庭波的词条非常少,但在全球半导体行业,何庭波可谓是无人不晓。

1996年,刚刚从北京邮电大学硕士毕业的何庭波加入了华为,成为华为的一名工程师。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通信和半导体行业还在摸索中,华为也才开始了自主芯片技术的研发。何庭波加入的时候,华为数字程控交换机C&C08研发成功,内含了华为第一款自主研发的芯片。

何庭波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辗转光通信芯片部、3G研发部之间,职位也从工程师做到研究部总监。

然而,一帆风顺只是暂时的,艰难坎坷才是常态。

2001年,中国邮电拆分成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客户变了,产品就得跟着变。由于华为对GSM技术爱得深沉,投入了40亿资金研发GSM技术,并十分坚定地相信,不管是移动联通还是电信,总有一个会选择华为的GSM技术。

芯片研发落后,遭余承东抵制,任正非力挺何庭波:该做还要做下去

天不遂人愿,中国联通、中国移动选择了华为并不看好、且“零投入”的CDMA技术,中国电信选择了应用PHS的小灵通,40亿付之东流,华为几近破产边缘。

2003年,任正非有意以75亿的价格将华为卖给摩托罗拉,自己则退休养老,本谈好的收购却因为摩托罗拉董事会换届取消了。

任正非与华为高管团队重拾斗志,华为决定转型手机业务。

手机虽是扭转颓势的最好选择,当时TCL也通过手机消费升级年入10亿,但手机最关键的芯片技术还掌握在欧美科技巨头手中,任正非担心万一哪天芯片被断供怎么办?

任正非找来何庭波:我给你2万人,每年4亿美元的研究经费,华为的芯片一定要自己站起来。

何庭波被这番话镇住了,当时华为总人数不过3万,可用资金不过10亿美元。这一抽调,华为相当于背水一战了。

但在任正非的执意下,2004年华为海思半导体公司正式成立,何庭波独挑大梁。

芯片研发落后,遭余承东抵制,任正非力挺何庭波:该做还要做下去

二、手机变“暖手宝”,余承东:我不要

无论是研发交换机芯片或是手机芯片,一直以来,华为都是从0到1,没有现成的开源代码,也没有既往的成功案例。初期的2年时间,何庭波带领2万人“颗粒无收”。

直到2006年,联发科在业内首创了“交钥匙工程”,也就是现在常见的,把手机的功能都集中在一块芯片上,制造手机的难度就降低了。联发科凭借这个创新,一跃成为比肩高通的芯片制造商。受联发科启发,何庭波才做出了一个像模像样的芯片出来,但也仅仅是像而已。

芯片开发要求很高,以目前市场普遍的7nm技术来演示,制造芯片的“光刻机”首先需要启动加速,加速度堪比火箭加速,而芯片制造是以光的形式将数据“烧”到芯片上,就相当于两架光速飞行的飞机,一架飞机拿出一把小刀,在另一架飞机飞行员的头发上刻字,精确度是头发丝的1/5000。

掌握全球80%光刻机市场份额的ASML公司在2020年整个研发投入是10亿欧元,而且已经持续40余年了,算下来折合人民币已经超过3000亿。

芯片研发落后,遭余承东抵制,任正非力挺何庭波:该做还要做下去

由此可见,研发芯片,资金、人才、时间都得到位,缺一样都不行。

一直到2009年,何庭波才研发出第一款应用处理器K3V1。这是华为第一款自主研发的手机芯片,任正非很激动,还特意用喀喇昆仑山脉第三高峰,同时也是世界第12高峰——布洛阿特峰的编码K3为其命名。

名字定得挺高,但销量没上去。

原来K3采用的是110纳米工艺,操作系统匹配的也是如今早被市场淘汰的Windows Mobile,负责手机业务的余承东直接表示:我不想让华为手机用这个处理器。

自家都不用,那怎么办,只能向下找山寨机了,山寨机表示:“来吧,我很欢迎。”华为K3V1芯片销量的确上去了,口碑却下来了。

任正非忍痛宣布华为K3芯片第一代K3V1,停止生产。何庭波与海思团队还在顽强坚守着。

2012年,海思团队研发出K3V1的“姐妹款”——K3V2。K3V2号称是称全球最小的四核A9处理器,采用40nm工艺,相对比华为已有的产品来说,K3V2已经很成熟了,但相对于市场巨头高通、三星的28mm来说,已经淘汰10年的技术了。

芯片研发落后,遭余承东抵制,任正非力挺何庭波:该做还要做下去

K3V2是否可以搭载华为手机呢?余承东虽然心里拒绝,还是给了K3V2机会,但效果非常差。使用K3V2的D1四核手机发热量过大,成了暖手宝。除此以外,四核手机各种兼容性“成疾”,研发人员只能夜以继日弥补漏洞,市场上到处都是看华为笑话的人。

三、“备胎”转正

关键时刻,还是任正非力挺何庭波:很正常,该做还要做下去。

就这样,外面的质疑声铺天盖地,海思实验室安静的出奇,里面是有彻夜的灯火和忙碌的身影。

2014年初,海思发布了麒麟芯片910,首次将基带芯片和应用处理器集中在一块系统级芯片上,采用顶尖28纳米HPM封装工艺,追平了高通。

麒麟910成了海思翻身仗的起点,从麒麟910到麒麟980,海思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一路高歌,势如破竹。不仅工艺上领先,性能上也是不遑多让,华为至今闻名的网红麒麟系列,就是在那个时候产生的,在无数海思人夜以继日的沉默中。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芯片研发落后,遭余承东抵制,任正非力挺何庭波:该做还要做下去

在海思的沉默中,华为手机从P6发展到P30,从Mate7到Mate20,从手机行业“新玩家”成为国内手机第一大厂商。

2017年,华为手机产量为1.53亿部,其中7000万部用的都是麒麟芯片。华为在2018年发布的麒麟980是全球首个采用台积电7纳米制程的手机芯片。

2019年发布的麒麟990更是目前晶体管数最多、功能最完整、复杂度最高的5G SoC。

除了麒麟系列,海思还重金研发自己的鸿蒙系统,成为IOS、安卓系统之外的又一重磅系统,而这一切都是在海思人的集体沉默中完成的。

四、结语

芯片是核心技术,也是难啃的硬骨头,雷军曾说,芯片领域需要10亿资金,10年出成果。但明显雷军低估了,如果想要实现芯片100%中国制造,时间何止10年,资金恐怕要上万亿。

芯片研发落后,遭余承东抵制,任正非力挺何庭波:该做还要做下去

如今华为海思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虽与高通、联发科比起来仍有差距,但至少已经看到差距之间的距离。这是“海思人”无数星夜兼程、艰苦前行、默默坚忍的成果。

从“备胎”到走上前台,海思已经足够优秀。而研发出世界级的“中国芯”,相信只是时间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三星   备胎   麒麟   芯片   中国联通   华为   光刻   半导体   处理器   落后   沉默   资金   工艺   全球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