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买假律师证,执业三年多次出庭收69万律师费,被控诈骗罪

现在每年进入律师行业的新人越来越多,以至于出现实习律师实习期满排队等候考核拿律师证的现象,就算律协考核委员会开足马力,有的实习律师拿证也半年以后了。

这还算好的,毕竟这些人通过了全国最难考的“国家法律执业资格考试”,而好多人想干律师却难以通过资格考试,我就知道有的老师在律考培训班上给人家讲课,却屡次考不过资格,在考场碰见自己的学生一脸尴尬。

考不过又想干律师,咋办?浙江金华的应某就想出一个好办法:从网上买一个假的律师证,执业三年,到北京、浙江等地开过庭,收取了69万多的律师费,最终是因为办理一起诉讼保全的事务的时候,被委托人发现,导致事情败露。

网上买假律师证,执业三年多次出庭收69万律师费,被控诈骗罪

看看检察院如何指控吧

金华市婺城区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应某,男,1981年7月13日出生于浙江省兰溪市,汉族,大学文化,公司职员,户籍所在地浙江省兰溪市。2012年-2015年期间,被告人应某为骗取他人财物,先从网上购买了一本伪造的律师执业证,后冒用浙江同舟律师事务所的名义,在租用的金华汇金国际办公楼2103号房间,开设了浙江同舟律师事务所金华分所,同时私刻了该律师事务所的公章,并以律师身份自称,通过非法代理民事诉讼业务的方式骗取他人财物,用于个人开支。被告人应某共诈骗4起,共计人民币685943元。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应某的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同时认定其系坦白。针对上述指控,公诉机关提供了相关证据予以证实,提请本院依法判处。

网上买假律师证,执业三年多次出庭收69万律师费,被控诈骗罪

辩护人辩护:

一、对公诉机关的定性没有异议,但对诈骗数额有异议,应扣除应某表的开支。

二、本案区别于其他诈骗罪,被告人进行了开庭、举证等,付出了与正式律师一样的心血。

三、被告人应某认罪态度好,系坦白。

四、被告人并非一开始就想实施诈骗,而是为了工作便利而购买的律师证。

综上,请求法庭对被告人应某从轻、减轻处罚。

网上买假律师证,执业三年多次出庭收69万律师费,被控诈骗罪

法院的认定

本院认为,被告人应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成立,予以支持。被告人应某冒充律师身份,欺骗被害人徐某,将被害人徐某给付的案件受理费、律师代理费、财产保全保证金等费用(除交纳给法院的21845元)用于个人挥霍、投资等,后因被害人要报警、多次催讨才退赔被害人经济损失,被告人应某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和客观行为,符合诈骗罪的特征。故不采纳被告人及辩护人提出应扣除徐某案相关款项的辩解和辩护意见。被告人应某在归案后如实供述主要犯罪事实,系坦白,且已退赔部分被害人经济损失,对其从轻处罚。故采纳辩护人提出从轻处罚的辩护意见。

判决如下:

一、被告人应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罚金限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缴纳。

二、责令被告人应某于本判决生效后一个月内退赔各被害人经济损失(其中,退赔章春花58031元、程健77431元、王卫芬84821元、施汝凤85905元、章正行155600元)。

网上买假律师证,执业三年多次出庭收69万律师费,被控诈骗罪

法眼扫描点评:

1、如何识别假律师

本案中应某从网上买了个律师证,并私刻了律所的公章。这样一来应某可以和委托人签订《委托代理协议》,可以给法院出具《出庭函》,法院的确不好发现应某是不是假律师,但委托人还是有几个途径来甄别真假律师的:

一是上各省市律协的官网,输入律师的名字,能查询到该律师就职的律所;二是要求开具正式发票,就算应某私刻了公章、购买了假的律师证,但应某不可能在税务局拿到正式的发票;三是将律师费汇入律所账号,而不是通过微信、现金交给个人,本案中应某私刻公章,但在银行开户的时候需要提供很多资料,应某应该没有对公账户。

网上买假律师证,执业三年多次出庭收69万律师费,被控诈骗罪

2、辩护人的两点辩护理由很可笑

第一个辩护观点:本案区别于其他诈骗罪,被告人进行了开庭、举证等,付出了与正式律师一样的心血。

这不是废话么,就算不是律师开庭,比如公民代理、公司职工出庭代理案件,也要走这些流程的。既然是以律师名义诈骗,就应该装得像律师一样,如果什么都不懂,不是立马露馅了吗?

第二个辩护观点:被告人并非一开始就想实施诈骗,而是为了工作便利而购买的律师证。

不要说“工作便利”好不好,应该是“诈骗便利”,购买假的律师证,难道是为了给委托人争取利益?为了实现自己主张公平、正义、捍卫法律尊严的目的?这不是扯吗,购买律师证就是为了诈骗,购买律师证是诈骗的主要手段。

网上买假律师证,执业三年多次出庭收69万律师费,被控诈骗罪

3、应某如果不买假律师证,一样可以依靠法律知识挣钱

从本案看,应某应该是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的,也知道法院立案、开庭的一般流程,如果不去购买假的律师证,而是应聘到某单位作法务,或者到某基层法律服务机构,一样可以利用自己的法律知识挣钱,可惜为了挣快钱、大钱,最后挣了十年徒刑。

购买假的律师证,好像是全国独一份的诈骗手段,不知道大家还见过或者听说过什么样的假律师?

【关注@法眼扫描 看有趣法律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诈骗罪   兰溪市   非法占有   律师   辩护人   律师费   被害人   委托人   被告人   法律知识   公章   律师事务所   浙江   财物   被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