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稀罕你那点退休金吗”:月薪过万的儿子这样说,老人沉默了

“我稀罕你那点退休金吗”:月薪过万的儿子这样说,老人沉默了

我的同事小吴,想给独居的老父亲找个保姆。

小吴家情况有些复杂。

吴爸爸早年丧妻,独自一人把儿子小吴拉扯大,供他读到硕士毕业,又帮他买房娶妻,算是完成了人生最大的任务。

“我稀罕你那点退休金吗”:月薪过万的儿子这样说,老人沉默了

如今吴爸爸早已从企业退休,退休金每个月四千多,虽不宽裕,但一个人也够用了。

本想着从此之后,就可以享清福了吧,没想到天意弄人。

前段时间,吴爸爸骑自行车出门买菜,不小心摔破了腿,卧床在家,必须有人贴身照顾。

“我稀罕你那点退休金吗”:月薪过万的儿子这样说,老人沉默了

一开始,小吴和妻子把两岁的孩子暂时寄养在姥姥家,并且各自请了一个礼拜的假,来吴爸爸家里照顾。

半个月之后,两人假期都用光了,小吴提出:

给吴爸爸聘个保姆,来照顾他的一日三餐和基本的照护,直到他恢复自主生活的能力为止。

“我稀罕你那点退休金吗”:月薪过万的儿子这样说,老人沉默了

这看上去是个合理的安排,却遭到了吴爸爸的强烈反对:

“不行!我不喜欢家里有外人。”

“现在保姆都很坏的!别以为我不上网,我看了好多保姆害人的案子。”

“花那个冤枉钱干嘛?”

小吴一开始还耐心地解释,说他和老婆的年假都用完了,再请假公司也未必准假,搞不好工作都丢了。

“我稀罕你那点退休金吗”:月薪过万的儿子这样说,老人沉默了

吴爸爸不屑地说道:“你那不就是私人公司吗,丢了就丢了,有什么可惜的。”

小吴都气笑了:

“私人企业的工作也是工作啊,我这么大人,总得挣钱生活吧。”

吴爸爸好像就等着这句话呢,立刻接茬:

“不如你来照顾我,我把我退休金都给你,不就算是给你发工资了吗?”

“我稀罕你那点退休金吗”:月薪过万的儿子这样说,老人沉默了

小吴简直无语了:

“爸,你觉得你那四千块够干什么的?你知道现在的生活成本吗?你觉得我差你那点退休金吗?”

小吴和妻子都是程序员,月薪过万。

但这,也仅仅就是够支付房贷、车贷、以及一家三口的生活费。

“我稀罕你那点退休金吗”:月薪过万的儿子这样说,老人沉默了

在这个什么都贵的二线城市,两口子工资加起来,也就是勉强维持生活而已。

别说两人都放下工作去照顾老爷子,就算一人辞去工作,那么这个小家庭的财务会立刻陷入极大的窘迫,绝对的入不敷出。

不说别的,光是每个月八千的房贷,就足够压垮这个家庭了。

所以,吴爸爸想用四千块的退休金,来“买断”儿子小吴的职业生涯,可谓是天方夜谭。

“我稀罕你那点退休金吗”:月薪过万的儿子这样说,老人沉默了

“我稀罕你那点养老金吗”——这句话,在现在的中国家庭里,既残酷,又现实,同时也折射着许多独生子女家庭所面临的困境。

“我稀罕你那点退休金吗”:月薪过万的儿子这样说,老人沉默了

都说独生子女的八零后、九零后是最艰难的一代。

这代人,需要承受最广泛的学历注水,最疯狂的社会内卷,最令人胆寒的房价,以及最难以面对的养老问题。

然而痛苦的还不仅仅是八零九零本身,还有他们的父母。

“我稀罕你那点退休金吗”:月薪过万的儿子这样说,老人沉默了

有如下两个原因。

一、比起金钱和物质,老年人普遍更渴望子女的关心和陪伴。

“我稀罕你那点退休金吗”:月薪过万的儿子这样说,老人沉默了

科学家曾经用猴子做过一个实验。

工作人员给未断奶的小猴子做了两个“代母”:

一个“母亲”由冰冷扎人的铁丝制作而成,可以24小时自动提供奶水;

另一个“母亲”是温暖可爱的毛绒玩具,可以供小猴子依靠,但没有任何奶水。

“我稀罕你那点退休金吗”:月薪过万的儿子这样说,老人沉默了

你猜结果是什么?

小猴子会去“铁丝代母”那里获取奶水和营养,但一天中更多的时候,则是依偎在“毛绒代母”身边,并且表现出强烈的依恋和喜爱。

“铁丝”和“毛绒”,也可以分别指代为人类世界的“物质价值”和“情绪价值”。

“我稀罕你那点退休金吗”:月薪过万的儿子这样说,老人沉默了

人生步入老年之后,由于对疾病、衰老和死亡的恐惧,多数人都会前所未有地更渴望拥有“情绪价值”,而非“物质价值”。

所以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文首案例里的吴爸爸在生病之后,那么渴望孩子的亲自陪伴照顾。

他未必不知道,儿子辞职后,会降低全家人的生活质量;

“我稀罕你那点退休金吗”:月薪过万的儿子这样说,老人沉默了

但他仍然希望,孩子可以时时陪伴在自己身边,这比挣多少钱更重要。

然而,压力沉重的现代社会,让年轻人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考虑满足父母的“情绪价值”了。

每天一睁眼,就是几百、几百的账单飘到跟前,哪有心思啊?

“我稀罕你那点退休金吗”:月薪过万的儿子这样说,老人沉默了

二、现在的年轻人普遍生活压力大,无法为老年父母提供“情绪价值”。

都说人年纪越大,对情感的索求就越热烈。

因为人生走到后半段,多数人都会渐渐意识到,这世界上,地位命运金钱其实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身边有没有关心自己的人。

比起年轻人来说,老年人更需要“情绪价值”。

什么是情绪价值呢,简单说就是“给你美好的感受,引起正面的情绪”。

“我稀罕你那点退休金吗”:月薪过万的儿子这样说,老人沉默了

比方说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有养小孩的义务,这个义务主要指的是给小孩吃喝、供小孩接受教育等等。

但对孩子表达鼓励、喜爱、关心等等算不算义务?严格来说不算。

因为这些并非人类生存必须的事物,没有鼓励喜爱和关心,孩子也能存活。


“我稀罕你那点退休金吗”:月薪过万的儿子这样说,老人沉默了


但不是生存必须,就不重要吗?非也。

而在现在这个生存压力之下,作为八零九零一代,光是养活自己就得拼尽全力了,实在是没有心情去照顾父母的情绪。

“我稀罕你那点退休金吗”:月薪过万的儿子这样说,老人沉默了

三、很多老人以为没有孩子就会“晚景凄凉”,并非如此。晚景凄凉主要不是因为孩子,而是因为穷。

多数老年人会有一种坚定的想法:

“人必须生孩子。如果没有孩子,到老了怎么办?肯定很凄凉。”

这句话也是很多老年人对子女催生的话术之一。

“我稀罕你那点退休金吗”:月薪过万的儿子这样说,老人沉默了

中国人似乎普遍非常的怕老,对于“老”这个概念其中最怕的则是“没孩子”。

然而,环顾四周你会发现:

有很多孩子一大堆的家庭,但孩子们个个都没钱,老人也不见得就很幸福,反而还会有很多的烦恼,甚至还要替子女“擦P股”。

“我稀罕你那点退休金吗”:月薪过万的儿子这样说,老人沉默了

所以,所谓的晚景凄凉,其实并不是因为没有孩子,而是因为没有足够的钱。

【讨论】

当父母需要照顾,你愿意放弃工作去全职照顾吗?欢迎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退休金   晚景   都会   奶水   铁丝   稀罕   月薪   凄凉   保姆   老年   情绪   爸爸   儿子   老人   父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