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我90%的财富都是50岁之后挣的,你才30岁急什么

常驻福布斯富豪榜的“股神”巴菲特,其身价涨幅表如下:

巴菲特:我90%的财富都是50岁之后挣的,你才30岁急什么

26岁,身价14万;

39岁,身价2500万;

43岁,身价3400万;

44岁,身价1900万(因为投资失误,身价缩水了,说明大佬也有翻车的时候哈);

50岁,身价破亿,达到了6.2亿;

56岁,成功跻身“十亿富翁”俱乐部;

66岁,身价达到165亿;

87岁,身价达到670亿,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巴菲特:我90%的财富都是50岁之后挣的,你才30岁急什么

由此可以看出:

巴菲特此生大部分的财富,都是在50岁之后获得的。

巴菲特:我90%的财富都是50岁之后挣的,你才30岁急什么

他的身价数字有一个特别明显的分水岭,就是在50岁之后突破了亿元大关。


之前听一个三十多岁的朋友抱怨:

“人年龄越大,就感觉越无奈,越无力。

没精力提升,也没力气加班了。

真讨厌自己变老。

三十多岁就这么衰,等到四十岁、五十岁的时候该咋办啊。”

巴菲特:我90%的财富都是50岁之后挣的,你才30岁急什么

然而反观巴菲特的例子,他就完全没有因为年龄的增加而被动,反而越来越有钱了。

有句话说:

“你不要以时间为敌,因为你永远赢不过时间。成功的人,都是跟时间做朋友的人。”

巴菲特:我90%的财富都是50岁之后挣的,你才30岁急什么

所以不要害怕变老,年龄不应是你的障碍,只要运用得当,年龄会成为你对抗压力的最好“武器”。

如果说二十多岁的时候,仗着年轻,可以随意地试错,选择各种事业方向去尝试;

那么到了35岁之后,人生就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努力了。

因为在当代职场的 语境之下,35岁是一个事业的分水岭。

巴菲特:我90%的财富都是50岁之后挣的,你才30岁急什么

两个起点差不多的人,在35岁之前可能看着差不多,但这个年龄之后,就会出现明显的区别。

有的会因为失去竞争力,而丢了工作,职场开始走下坡路;

而有的人则从35岁开始,经过之前多年的沉淀,事业开始走上坡路。

那么如何成为后者呢?

巴菲特:我90%的财富都是50岁之后挣的,你才30岁急什么

巴菲特通过自身的经验,给了职场人三个关于“努力方向”的建议。

第一个努力:谨慎选择人脉,提升朋友圈质量

“断舍离”的概念你一定听说过。

我有个学弟,他在大学的时候被称作“社交达人”,通讯录里,一度有两三千个好友。

只看他平时忙得不得了,今天跟这个朋友吃饭,明天跟那个朋友逛街。

久而久之,时间都浪费在吃喝玩乐上了,自己未来怎样,找什么工作,去哪里实习,什么都没定下来,光是结交了一堆酒肉朋友。

巴菲特:我90%的财富都是50岁之后挣的,你才30岁急什么

到了毕业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都定了工作单位,只有他急急忙忙地到处找人求帮忙递简历。

但由于他并没有太多的实习经验,很多好公司都进不了。

这个时候他才后悔:整天弄那些所谓的“社交”有什么用呢,人脉很重要,但人脉不是万能的。

巴菲特:我90%的财富都是50岁之后挣的,你才30岁急什么

朋友多,路子广,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但前提是你先成为“锦”啊。

所以,35岁之后,建议你为人脉进行“断舍离”,去维护珍贵的人脉,把那些无用的人脉渐渐淡掉吧。

人的一辈子不需要太多的朋友,知己二三,便已足够。

巴菲特:我90%的财富都是50岁之后挣的,你才30岁急什么

第二个努力:比起使劲挣钱,不如让自己变得更值钱

你知道为什么大多数人都陷入了“穷忙”的怪圈吗?

工资低,工作不稳定,被迫寻找更多的工作,延长工作时间,来换取养家糊口的收入。

巴菲特:我90%的财富都是50岁之后挣的,你才30岁急什么

巴菲特曾经分享过一个公司员工的事情。

这名员工是一名公司财务,白天朝九晚五在公司上班,拿一份普通的月薪;

七点多下了班之后,还要开三个小时的专车,赚点钱来贴补家用。

到了周末,他还有一份小时工的工作,从早九点到晚九点,一直在外面干活。

巴菲特:我90%的财富都是50岁之后挣的,你才30岁急什么

直到深夜才疲惫地下班,而第二天,还要早起去公司上班。

这样的工作强度,一个月休息一天都是奢侈的。

问他为什么要如此拼命呢,他无奈地说:“生活中花钱的地方太多了。”

巴菲特:我90%的财富都是50岁之后挣的,你才30岁急什么

巴菲特就反问他:

“那你为何不提高工作的效率呢?

延长工作时间来换取收入的做法,只能在年轻的时候用。

等你到了体力和精力都无法支撑的年纪,这种生活状态就难以为继了。”

巴菲特:我90%的财富都是50岁之后挣的,你才30岁急什么

这就是第二个努力方向的重点:

仅仅靠出卖劳动力和时间来赚钱的方式,是不长久的。

因为人总会衰老,生活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很多因素都会影响你赚钱。

更好的做法,是让“自己变得值钱”。

只有自己值钱了,好机会、好工作才会主动找上来,并且不需要你疲于奔命的去努力。

巴菲特:我90%的财富都是50岁之后挣的,你才30岁急什么

第三个努力:广泛吸收知识和观点,成为终身学习者

现在很多人在上网的时候有这种倾向。

只看自己喜欢的文章,只接受自己认可的观点,只逛自己感兴趣的论坛,只吸收让自己愉悦的知识……

巴菲特:我90%的财富都是50岁之后挣的,你才30岁急什么

久而久之,人的思维、眼界和认知,就牢牢地被框定在这个范围之内。

这个范围以外任何的观点和故事,他既不了解,也懒得去分析。

这里小编分享一个概念叫做“信息茧房”:

这是哈佛大学教授提出的一个概念,意思就是:

当你长时间只接受单一观点和故事时,久而久之,就像蚕一样,把自己越包越紧,越来越封闭和盲目,从而看不见任何其他的事物。

巴菲特:我90%的财富都是50岁之后挣的,你才30岁急什么

而这样的后果,是很可怕的。

你可能经常在网上看到这种人:

只要你的观点跟他不一样,他就会立刻暴跳如雷,而且也听不进去任何其他的认知。

在他的世界里,只有他认同的东西才是正确的,除此之外都是错误的。

巴菲特:我90%的财富都是50岁之后挣的,你才30岁急什么

这样的人,是多么的狭隘啊!

反观巴菲特呢,他一直到90岁,都在保持阅读的习惯。

而且他的阅读,并非只是金融、财经领域的 阅读,他涉猎非常广泛,他的办公室里,常年放着一本《百科全书》。

这就是对待知识最好的态度:兼收并蓄,吸收百家所长。

很多时候,人跟人的差距,就是这么来的。

巴菲特:我90%的财富都是50岁之后挣的,你才30岁急什么

【讨论】

以上就是巴菲特关于“35岁之后应该做的三种努力”的介绍,是否对你有帮助呢?

欢迎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人脉   分水岭   久而久之   值钱   身价   年龄   观点   方向   概念   努力   事业   财富   时间   朋友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