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一代热衷“国潮”, 丹寨苗族古瓢舞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

何谓“国潮”?国潮就是具有中国元素的潮流。近年来,一些老字号一次次引爆市场热度,国潮正在变成年轻人的时尚文化新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国潮作为表达自我情怀和时尚态度的新形势。6月12日是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直播界一哥李佳琦进行了一场特殊的直播,主题为“时尚琦遇,纹遗复兴”,直播观看人次超1300万,带货总值突破5000万元,可见现在的年轻一代对“国潮”的热衷。

年轻一代热衷“国潮”, 丹寨苗族古瓢舞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


非遗皆是国潮,国务院新公布的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丹寨传统舞蹈《苗族古瓢舞》入选其中,这是丹寨县拥有的第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丹寨县地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此次申报是以丹寨县雅灰乡为传承中心地区,并以雅灰乡送陇村相关素材为基础资料进行申报的。

年轻一代热衷“国潮”, 丹寨苗族古瓢舞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


古瓢舞也叫“给哈舞”,古瓢舞用古瓢琴伴奏而得名,古瓢琴用桐木雕成,状似家用水瓢,琴的面板有四个音孔,一根音柱,音柱由板面直插入共鸣箱内。古瓢琴既是男青年们舞蹈时手上的道具,也是舞蹈中的唯一伴奏乐器,在黔东南苗族集居地,仍保存着最原始的苗族古瓢舞。古瓢舞共庆丰收和节日的喜悦,族人们会聚集在一起跳舞庆祝,这是苗族男女老少皆喜爱的一种独特的娱乐形式。

年轻一代热衷“国潮”, 丹寨苗族古瓢舞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


《苗族古瓢舞》始于唐宋之前,盛于明清之后,流行于黔东南州丹寨县雅灰乡境内的雅灰、送陇及排路三个苗族自然村寨。苗族古瓢舞活动多在春秋两季或节日举行,男古瓢手在前边拉边跳,女性则排成一字形逆时针方向翩翩起舞;舞步为每节三拍、六个音,左右脚各起三步;手摆于胸前,作生产劳动的动作;她们头戴银角,身穿绣有彩色抽象的龙、鸟,衣角缀有白羽毛;现场演奏的舞曲有邀约曲、赞美曲、欢舞曲、生产劳动曲和分别曲。

年轻一代热衷“国潮”, 丹寨苗族古瓢舞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瑰宝,也是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积淀和象征,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的我们要不断赋予其新的生命力,让非遗文化得以传承革新,世代流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苗族   丹寨   侗族   丹寨县   遗文   贵州省   水瓢   代表性   文化遗产   东南   舞曲   舞蹈   物质   节日   年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