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临时工,究竟有没有“十三薪”,一个真实案例告诉你

机关事业单位中,由于工作需要,存在很多临时工作人员,这部分工作人员也就是大家口中经常提起的“临时工”。由于大部分事业单位,薪资体系都以财政供养为主,临时工与正式员工享受的待遇也有很大的区别。

事业单位临时工,究竟有没有“十三薪”,一个真实案例告诉你


比如正式员工享受五险一金待遇,绝大部分临时工是享受五险,没有住房公积金这一说法。平日里的薪资待遇,正式员工相比临时工也要高出很多,甚至一些单位正式员工的薪资收入,是临时工的倍数之多。

事业单位临时工,究竟有没有“十三薪”,一个真实案例告诉你


机关事业单位正式员工,每年年底还享受一个重要的福利待遇就是“十三薪”,很多地区将十三薪也称之为第十三个月工资。事业单位临时工有没有“十三薪”待遇,也是一个争议不断的话题。

事业单位临时工,究竟有没有“十三薪”,一个真实案例告诉你


近段时间,有朋友交谈时发现,朋友所在的事业单位,临时工是享受“十三薪”待遇的。据了解,朋友所在的事业单位,属于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并没有完全脱离体制。正式员工按照工资前两项计算十三薪,临时工则是统一标准发放每人1500元。

事业单位临时工,究竟有没有“十三薪”,一个真实案例告诉你


为什么这类事业单位临时工享受“十三薪”待遇?

其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大多数都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财政承担一部分单位支出,按照国家确定的公益目标和相关标准开展活动,在确保实现公益目标的前提下,可依法开展相关的经营活动,依法取得的经营性收入主要用于公益事业发展。

事业单位临时工,究竟有没有“十三薪”,一个真实案例告诉你


从定义中不难看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还是存在个体“小金库”的,财政支出方面相对也要自由一些。为了更好地体现人性化管理,部分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同样也会选择为临时工作人员发放十三薪待遇。

事业单位临时工,究竟有没有“十三薪”,一个真实案例告诉你


所以,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临时工,享受十三薪待遇总结只有两点,1.就是为了体现人性化管理。2.就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财政支出比较自由。但也并不是所有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中的临时工都可以享受十三薪待遇,主要看单位的经济条件而判定。

事业单位临时工,究竟有没有“十三薪”,一个真实案例告诉你


事业单位临时工“十三薪”待遇,有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

据朋友讲诉,2019年的时候,单位临时工享受的“十三薪额”额度是1000元,2020年待遇有小幅度的提升,每人享受的标准为1500元。从这一点不难看出,临时工享受“十三薪”待遇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最主要看所在单位的收入和具体的经济状况。如果经济条件好一些,享受的待遇自然也要高一些,经济条件相对较差,无法享受“十三薪”待遇也是很平常的事。

事业单位临时工,究竟有没有“十三薪”,一个真实案例告诉你


其实对于临时工而言,这样的福利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能称之为“十三薪”,更多地倾向于年终奖励,事业单位管理一向比较人性化,让大家心里平衡才是最终的目的。以上只针对部分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至于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临时工是否同样享受也无从考究。

那么,对于事业单位临时工,是否应该享受“十三薪”待遇,你有哪些看法,欢迎交流评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临时工   事业单位   薪资   称之为   公益   待遇   工作人员   员工   条件   收入   案例   真实   单位   正式   标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