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操作能力

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操作能力:包括课堂教学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

(1)教师课堂教学的思维能力:

思维的准确性——表现在课堂教学上是知识表述科学、准确,教学过程思维科学、精细;

思维的条理性——在课堂上思路清晰、有条理;

思维的概括性——在课堂教学上对教材内容处理恰当,即反映全貌、有突出重点;

思维的发散性——在教学中能多方向、多层次、多侧面的思索问题、开展教学,思路开阔,能提出多种假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思维的变通性——能变通思路,产生超常的教学设想,提出教学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

思维的独创性——能产生新颖的、别人未能想到的好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措施。

(2)教师课堂教学的表达能力:

较强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指教师口头表达科学准确、简洁易懂,逻辑严密、生动能吸引学生;

较强的文字表达及板书能力——文字功底好、能写一手好字,板书结构好,既能反映教学全貌、又能突出重点;

较强的身体语言的表达能力——能充分恰当运用身体的位置、姿势、动作与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教学内容;

善于运用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信息技术媒体的能力——指善于运用实验设备、录音机、电视机、幻灯机、投影仪、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进行教学。

(3)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能力:

包括善于与学生交往的能力、善于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能力、善于营造课堂教学环境的能力、善于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的能力、善于管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行为与纪律的能力、善于反馈、调控课堂教学的能力、善于评价课堂教学,激励学生学习的能力、善于处理偶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较强的人格、情绪的感染力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课堂教学   能力   教师   板书   全貌   恰当   口头   善于   思路   思维   多种   准确   操作   组织   科学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