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背影,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目送》是作家龙应台的散文集,这本书作者深刻思考了人生,是一本感悟性的人生之书。这本书里共有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每一篇文章读起来都是那样的随意,却又觉得每一篇内容都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回首往事,自己经历了多少次目送?

小学二年级,我跟随着父母转到了一个新的学校。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与同学,当母亲转身离去的那一刻,我竟哭了出来。那是一种撕心裂肺的哭,办公室门外立马挤满了看热闹的学生,人越多,我越是恐慌,那哭声也越来越放肆。可是泪眼中的母亲却没有回头。那一次应是我人生记忆最深刻的第一次目送,感受到的是母亲的无情。现在回想,背影那边的母亲听到我的哭声,心里一定比刀割还难受,她当时也一定是泪流满面的吧。

师范开学报道,父亲与母亲一起到学校送我。下午母亲离去时,我送她走到寝室的大门口,母亲说不要送了,回去吧。话未落,我又憋不足流下了泪。那年我十五岁,是第一次离开母亲到外地上学,究竟为什么难受,说不好,就是不想让母亲离开。母亲的泪也立马下来了,这时寝室门外有民师班的老师打饭回来,她强笑着说:“哭什么,过几天妈妈就来看你。”民师班的那几位女教师笑着离开,母亲也越走越远。

再后来,我就再也没有留意过母亲的背影,觉得每一次的离别都是那样的理所当然。

女儿渐渐大了,高考那天,我站在远处目送她走向考场,涌向考场的学生太多太多,以致一小会时间,她那红色T恤的背影就消失不见。那次目送,有对女儿的不舍,更多的是对她的期盼。

女儿第一次独自一人乘火车去学校,动作麻利地检票进入车站,我站在车站外隔着玻璃门仔细地搜寻她离开的背影,那背影如同调皮的孩子,在众多的行人中穿梭,终于看不见,泪不知何时已顺着脸颊流下。我担心她遇到凶险怎么办?我担心她饿了怎么办?我担心她在外面上学……再多的担心也没有答案,只会让自己越发伤心。女儿发来微信消息:妈,你不要哭哟,我长大了,你放心吧!

那一刻我明白了,这样的离别只会越来越多,我得接受。那一刻我想到了母亲,在我一次次转身离开她外出求学、嫁为人妇时,她是怎样的心情?为什么我就从没有想过给母亲一次安慰?为什么我总是以工作、生活繁忙为借口,越来越少回家看看?

读完《目送》,我们都应自我反省,明白人生苦短,不要将父母对自己的爱当作理所当然。读完《目送》,我们也应深刻思考,如何为人父母。

天下最好的父母应该是这样,首先是努力奋斗,为下一代创造更好的起点。这个起点不仅仅是物质条件方面,还应该包括身体健康、眼界视野、独立人格,逻辑判断能力,以及爱的能力。孩子来到世上,陪伴他最关键的婴幼儿、青少年成长期,珍惜与孩子互相依偎的这十几年缘分,在这十几年中,除了教会他学校所教的知识以外,也应教他掌握一些基本生存能力,比如适应环境的能力,营造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然后,就是等他翅膀慢慢长硬,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只要合乎情理,只要遵法守纪,父母该做的是适当提醒、理解并支持他,而绝非一意阻拦,硬叫他依照父母的意愿而改变自身的心意。

人生就在一次次的离别与目送中走向终止。一辈子太过短暂,在父母的有生之年,我们要让他们的眼睛多点落在我们面孔上的机会,而不是总含泪看着我们渐行渐远。而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属物,欣慰于孩子的独立自主就好,并送上最好的祝福。一辈子太过漫长,你保护不了孩子永远。让孩子自己体会孤独、挫折、失败等种种坎坷,这才是真正的爱,因为"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

所以,那些年的背影,不必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玻璃门   背影   哭声   考场   小路   理所当然   寝室   担心   母亲   父母   女儿   能力   孩子   学校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