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尔森美术:儿童美术教育,以画育人发现生活之美

艺术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也是构成完整人格的一种素质教育。在儿童美术教育中重视情感的体验和表现,可以促进儿童审美感受力的提高,从而激发儿童的创造意识和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绘尔森美术教学强调学科特点,关注儿童特定“生命阶段”的心理机能成长的需要,因材施教,重在过程,使儿童心理品质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协调、均衡的发展。引导儿童进行有目的创作,可使儿童较早的产生创造意识和完善创造思维。

培养少年儿童把储存的信息及经验加以组合,发掘出新的有创意的大脑活动功能的创造性教育的课程,目前也只有美术课。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美术兴趣的发展。儿童的天性是无拘无束的想象与创造的表达,这是儿童画中的精髓。在运用材料,表达情绪,展示想象的过程中,孩子们得到了最愉快的宣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种可贵的训练将使孩子们终身受益。

绘尔森美术:儿童美术教育,以画育人发现生活之美

美术兴趣就是对美术特别喜爱的情绪。有了这种兴趣,在老师和家长的鼓励支持下,自然就会产生相应的行为这种行为就是审美创造,儿童表现得更加大胆。老师都想要让学生学好一点东西。没有美术兴趣,就没有审美创造。试想,一个连美术兴趣都没有的人,他如何能翩翩起舞。但是,仅仅有美术兴趣,就一定能进行审美创造吗?对儿童来说,还有一个过程。开始阶段,他可能无从下手。其实,美术创造并不神秘,那些被大人不屑一顾的儿童行为,如粘贴画等就是一种美术创造。当儿童用自己的手和思维来涂鸦自己的想法时,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都应当得到鼓励和支持,一如成人的观点得到尊重和理解,这不仅仅是尊重这些乱七八糟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尊重儿童的个性。

有意识地支持学生的艺术兴趣这并不是要其成为艺术家,究其实,任何一项工作都离不开创造,从小起支持儿童的美术兴趣,因为没有单独的、个人的美术行为,就没有审美创造。如果我们希望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的而不是单调的,我们就要尊重鼓励和支持他们的美术兴趣,使他们进而进行审美创造,得到全面发展。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美术兴趣方面,注意方法的应用使他们的美术课越来越生动,越来越好。

让孩子们来分享自己的创作情趣,同时学习他人的艺术创作经验,提高美术课的趣味性、生动性,激发全班学生的审美创造积极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美术兴趣,如穿编丝线、撕纸、贴纸等行为。各显所长,能者为师,增长才干。这种艺术行为的结果往往是一些精妙的工艺品,而这个过程便是绘画的创作素材,这些亲身体验的素材学生们表现起来得心应手,画面就显得生动活泼,而他们也乐于积极主动地进行这样的审美创造,建立自己的画册、工艺品集,在老师的帮助下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展览,给学生巨大的鼓舞,形成继续学习的动力。课上要摆脱“像”,传统的技法课主张画画得好不好,画得像不像。如果一堂课上下来,学生一个都画得不好,一个画得都不像,那么,这堂课就是失败。如今,我们要摆脱这种坏习惯,我们应该更明确认识到让学生学习美术不是让每一位学生将来都成为画家,而是在美的熏陶下得到更滋润的发展。

绘尔森美术:儿童美术教育,以画育人发现生活之美

鼓励欣赏学生有个性的作业画面,支持他们与众不同的画法,哪怕只是一个局部,从而唤醒潜在的审美感觉。在语文教学中一个学生造一个好句子,用一个恰当的词语都能够得到老师的表扬,而信心倍增,美术作业又何尝不可呢?教师的鼓励与表扬给课堂教学创造一个轻松的环境,也有利于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教师的态度可使之辉煌也可使之熄灭。这点闪光就是学生的创造灵感,正确的引导可使之成为有意识的创造行为,并充分地显示和发挥他天赋素质达到他年龄可能达到的卓著成绩。

艺术来自于生活,又反映于生活,高于生活。美术课适时走出课堂,亲近自然:走进社区,看看社会的变化;还可利用便利,走进工厂,走进大自然感知和领会美,是审美教育的基础。要求学生学会独立地获取信息,培养学生自主的创造能力上美术课走出狭小的教室,走向社会大空间,利用环境优势,走进社区,看各色人生,体会生活;加之工厂的特殊性,我们还可以走进工厂走进车间,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体察劳动的艰辛,学生情感的发展也是极为有利的。

为了开拓孩子们的眼界,绘尔森建议要求家长在休息天、假期里多带孩子出外写生,到公园儿童游乐场、动物园、马路、风景优美的地方写生,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生活,丰富孩子的创作。如自由自在的野外写生,随心所欲的泼墨赋彩,绘声绘色的形象思维启动等,都能激发孩子们用自己的画将神奇的童心世界表现出来,使想象力得到发展。教育不仅仅是教孩子一些知识,训练一下他们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为了育人。美育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孩子的艺术感觉和自我感觉上,才能造就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现代新人。

绘尔森美术:儿童美术教育,以画育人发现生活之美

艺术家的标准培养每个孩子,绘尔森始终强调个性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激发孩子的兴趣,拓展孩子的思维和视野,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培养孩子的审美意识,注重儿童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美术   儿童   美术课   作业   美术教育   思维   意识   兴趣   工厂   过程   感觉   老师   发现   教师   孩子   艺术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