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教育中如何让儿童保持绘画兴趣

罗恩费尔德认为,绘画是儿童健康情绪和心智成长不可缺少的自我表现活动。当儿童开始拿笔涂鸦时,就是在表达他内心的故事,以及所看见的事物。当然在家长看来就是儿童的乱涂乱画,正是有这个乱涂乱画的过程,为以后儿童绘画的成长奠定基础,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每个孩子在不同的时期所呈现的画面是不同的,罗恩菲尔德将儿童画分为六个发展阶段:准备阶段(0至2岁),绘画始于感觉与环境的首次接触;涂鸦阶段(2至4 岁),显示初步的手、脑、眼等的协调;前图示阶段(4 至7岁),以自我为中心观察现实生活;图示阶段(7至9岁),画面出现明确的空间程序;写实萌芽阶段(9至11 岁),绘画出现透视;拟写实阶段(11 至15 岁),开始能精确地表现实物。

在家庭教育中如何让儿童保持绘画兴趣

对于保持儿童绘画兴趣,笔者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研究。家庭是孩子人生中第一个教育的环境,它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好的家庭教育促使孩子健康成长,相反则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何为“好的家庭教育”?过多的爱、过多地给孩子任务、过多干涉孩子的事情都会适得其反。对孩子绘画的培养方式上,有些父母将孩子送到校外美术兴趣班接受专业的美术指导,原因有以下几点:

1、父母出于儿童自身的兴趣爱好;

2 、为了以后中小学升学加分的需要;

3 、看见别人家的孩子画得好;

4 、父母没时间陪孩子,就将孩子送到兴趣班去发时间;

5 、兴趣班“疯狂” 出现,促使家长随大流,认为孩子必须有几项兴趣爱好;

6 、家长自己以前没条件学习画画,如今条件好了得让自己的孩子去学习。

作为教育者,笔者个人认为许多都是不应该出现这种“功利性”的状况。

王大根教授在《中小学美术教学论》中提到的关于美术“青少年危机” 。我们可以设想儿童为什么在步入初中阶段不愿意画画呢?其原因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 “审美观逐渐形成,知识面的扩大,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童话式幻想转向理性想象和科学的幻想兴趣的分化, 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等。”

儿童过早接受成人式的美术教育,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自己却达不到,就会丧失信心,这也是出现美术“青少年危机”其中的原因之一。

在家庭教育中如何以正确的方式来让儿童保持绘画兴趣? 以李力加教授所提到的“不教而教”的方式来教育。 “不教而教”指的是一个“度”与“量”的多少。适度与适量都能促使事物往好的方面发展,相反则事倍功半。

在家庭教育中如何让儿童保持绘画兴趣

如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不要过多参与孩子的绘画活动,越小的儿童就让他自由自在画画。家长需要做的事情便是给儿童准备好绘画的工具和大的纸张,以及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儿童在完成自己的作品时家长做的是倾听孩子对他自己作品的解释,而不是以成人的眼光来评判一幅画的好看与不好看,认真听后则是给孩子鼓励,让他有对画画有更浓厚的兴趣。

如果孩子在4——7 岁年龄段,家长对美术领域不是很了解的情况下,送到兴趣班学习。家长也不需要过多给老师提出意见,而是在孩子学习过程中,让老师以正确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的绘画兴趣,这样的做法也是在保护儿童的绘画兴趣。

不同家庭教育的环境与方式对儿童继续保持绘画意愿的影响是不相同的,大多数孩子在小学高段以及初中阶段,因学习科目增加,画画的时间相对减少了许多。在这个时间段家长得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因文化课就阻止孩子学画画。如果孩子有兴趣,此时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给孩子减压就是最好的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家庭教育   兴趣   儿童   中小学   图示   涂鸦   家长   父母   美术   阶段   老师   方式   环境   孩子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