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长大后的孩子都不愿意跟父母和解?


《奇葩说》一期有提到关于中国式教育的问题。资深辩手黄执中引用来网上一句话来形容,我觉得恰到适合——“中国人的家庭有多拧巴呢?当面拒绝沟通,背后却默默付出”。其中,“拧巴”一词就完整诠释了中国式的家庭相处方式。沉默寡言,认为爱是行动而不是言语,付出巨大的心血,却始终说不出一句关于爱、关于鼓励的句子。



为什么长大后的孩子都不愿意跟父母和解?



而中国式家庭教育,也被称为“哑巴”教育方式。字面意思就是对于爱只会哑口无言。而“哑巴”式教育方式,给家庭、给亲子关系带来多大的伤害呢?网上还有一句话在流传——“中国的父母一辈子都在等子女的感激,而中国的子女一辈子都在等着父母的道歉。”一个要得到感激,一个则要得到原谅,这个绝对相反的偏差,因何而来呢?




为什么长大后的孩子都不愿意跟父母和解?



1.



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小徐在提起童年经历时,也引用了这句上过热搜的话。

小徐是一个乖巧漂亮的年轻女孩,成绩优异、外表动人,按理来说这样子的女孩应该是自信充满光芒,但是,接触过小徐的人都可以看出这个女孩从骨子里都散发着自卑。

“从小母亲就不让我穿裙子、留长发认为女孩子爱漂亮就会影响学习。我从小到大成绩都很好,每次都在班级前五名,可母亲还是觉得我很差,为什么不是第一名。我每一次拿奖、被表彰从来都没有被表扬过,反倒是错误总能被无限地放大,即使现在过去好多年了,因为我打坏一个碗的被谩骂的画面,我还历历在目.......”

小徐的经历也是很多人的童年经历,在他们看来这些长期的、压抑的、晦涩的童年确确实实需要父母的一个道歉。



为什么长大后的孩子都不愿意跟父母和解?



2.



刘阿姨在20岁的时候生下了女儿,放弃了心仪的工作,成为了全职妈妈,全心全意照顾着唯一的女儿,陪伴了女儿中考、高考、上大学。可是即使用尽全力的付出,刘阿姨却没得到女儿一丁点儿的感激,女儿毕业后就搬离了家里,甚至逢年过节也很少回来,每次打电话都用忙作为借口搪塞。

很多时候刘阿姨都会想,自己怎么就生出了这么个白眼狼?有次,刘阿姨又在抱怨女儿,旁边有人问了句:“你女儿小时候不是很喜欢画画,怎么现在做了会计呢?”

刘阿姨理所当然地回答道:“学画画费钱还不一定有出息,还不如找个踏踏实实的工作干嘞!”听到这,我明白了刘阿姨跟女儿之间的芥蒂。




为什么长大后的孩子都不愿意跟父母和解?



很多时候,父母往往是倔强的,他们倔强的自以为是的付出,倔强的不肯为自己的行为道歉。也同样孩子也是倔强的,他们也倔强的认为自己的人生父母占了极大的过错,倔强的去等父母的一个道歉。但是,如今曾经的孩子已经成人了,父母也在不断地老去。


在这里,我引用电视剧《请回答1988》里德善父亲对女儿说的一句话,“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我的女儿稍微体谅一下好不好”。如果可以,那些倔强的孩子和倔强的父母放下一点点倔强,稍微地去跟自己还有家人做个和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生下   父母   孩子   哑巴   中国   倔强   阿姨   子女   童年   感激   爸爸   女儿   母亲   方式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