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几个“坏习惯”有问题,父母这样定规矩让孩子主动去遵守

最近有位宝妈留言:

孩子都六岁了,说好了出去就买一件东西,可孩子的购物车里总是满满的,带孩子出门,可他总是拿出“哭闹撒手锏”来威胁父母答应条件,孩子一点儿都没有眼力劲儿,捣乱、丢三落四还马马虎虎。

其实想和孩子定规矩,并让他积极主动去遵守,那不妨试着这样做:定规矩的时候要采取和善而坚定的态度,并且要和孩子有眼神交流,一定要让孩子重复一遍规矩,为了帮助孩子遵守规矩,可以借用积分兑换制。

孩子的几个“坏习惯”有问题,父母这样定规矩让孩子主动去遵守

孩子总爱撒泼,巧用“契约法”来制止

“我的孩子林林今年一年级了,特别能撒泼,每天早上送上学的时候,在学校门口都会撒泼哭闹,怎么都不去学校,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跟他谈条件,答应他周末去游乐园,带他去买最喜欢的东西,都是哄着他进教室,孩子从小就很任性,一有什么要求没有满足他或者他很生气,就喜欢往地上一躺,接着就是不停的哭闹和打滚,直到你答应他的要求为止。我和孩子爸爸为此真的非常头痛,也曾尝试过不理他,让他哭。可孩子真的很倔强,我们就算是不理他,他也真的会哭很久!所以每次我们都没办法,到最后还是会答应孩子的要求。现在感觉老是这样也很不好,也不知道要怎么解决才好?”

一位宝妈曾经留言过这样的问题,我们经常在逛商场的时候,也会遇到一些孩子,也许是要求没有被父母满足,于是便躺在超市的过道上哭闹,一边哭一边喊爸爸妈妈要给他买吃食,买玩具等。

想必这种场景应该大家都不陌生了,又或许,做父母的你正在被这个问题折磨着,还不知怎么解决。其实,这也是很多家庭都存在的问题。又或许,我们也曾当过那个不明就里的路人,看到孩子躺在地上哭闹,还一边指责父母为何如此狠心,竟然任孩子哭闹不止。心理还在想:这个女人不是孩子的后妈?

孩子的几个“坏习惯”有问题,父母这样定规矩让孩子主动去遵守

那么如何对付这些出门爱撒泼的孩子们,减少他们的问题行为呢?不妨试试以下5个步骤:

第一步:在出门前提醒孩子正确的做法,初步制定规矩

父母在和孩子一起出门之前,要看着孩子的眼睛,告诉孩子你希望他外出后是什么样子。比如,上面那位妈妈送孩子林林上学的事件,在送林林上学之前就要提醒他上学不能哭闹。妈妈要说出自己具体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可以这样说:“林林,妈妈希望你到了学校门口,要跟其他孩子一样自觉从校门走到教室。”

第二步:快到达目的地之前,重复你制定的规矩

带孩子出门之后,在路上有一段时间。这时候可以说一些轻松的话题,为后面给孩子定规矩做好铺垫,使孩子更愿意和父母合作。

在快到目的地的时候,父母就要收起之前的那些话题,看着孩子的眼神,将之前制定的规矩说一遍,并让孩子重复一遍。

比如,和林林到了学校门口后,看着林林的眼神,跟孩子重复一遍规矩,要说出规矩的具体内容:“从现在开始,自己主动从校门口走到教室。”然后请孩子重复一遍规矩内容。

第三步:让孩子明确知道遵守规矩可以得到的奖赏

父母要告诉孩子遵守规矩会得到怎样的奖励。这一步需要注意,这种奖励应该是非物质的,我们可以实行积分制度,遵守规矩会获得多少积分,积分可以马上兑换,也可以积累。

一般来说,小积分可兑换一些微小的事情,大积分可兑换更超值的事情。如果说2个积分可兑换“看十五分钟动画片”,那么如果积累二十个积分,可兑换的是“一次郊外烧烤”。

比如在上面的林林事件中,妈妈可以这样说:“林林,如果遵从规矩,你会得到2个积分。2个积分可以兑换10分钟动画片。但如果你愿意的话,也可以每天都遵从规矩,累计积分可以得到更多你想要的东西。比如100个积分可兑换一次儿童乐园之旅。”

第四步:告诉孩子不遵守规矩会得到怎样的惩罚

在孩子重复规矩并且也知道遵守规矩会得到怎样的奖励后,也要让孩子知道不遵守规矩会得到怎样的处罚。

关于具体的处罚方式,可以是不但得不到积分,还要扣掉一定的积分,延迟满足某种愿望的期限等。

比如妈妈可以告诉林林:“如果不遵从规矩,那么每次就要扣掉2个积分,那就相当于每天写完作业后不可以再看10分钟动画片。当然如果屡次违反规矩,儿童乐园之旅肯定也是会取消的。”

第五步:要及时兑现奖励和惩罚措施

孩子一旦遵从规矩做了,那么父母就要及时兑现孩子的积分奖励。如果孩子想累计积分,等积分达到一定程度后,父母也必须及时兑现同等积分的奖励。相反,如果孩子违反了规矩,那么父母就要及时扣除一定的积分。

孩子的几个“坏习惯”有问题,父母这样定规矩让孩子主动去遵守

孩子爱捣乱,只需要四步可以“治愈”他

在女儿四岁的时候,由于工作的需要,接电话的频率比较高,每次我在接电话的时候,女儿就会在旁边大声的说话,有时甚至会故意制造出很大的动静来,最开始还耐心的跟女儿好好说,然而并没有用,后来出现愈演愈烈的情势了,我开始了反思自己。

其实,孩子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有他们的诉求,希望被父母看到,如果没有达成自己的“愿望”,他们就会继续这个行为,甚至愈演愈烈。

那么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需要这样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对于孩子这样的行为,父母要理解

很多父母都认为孩子出现这样的行为是故意的,因此,一些父母会对这种行为非常恼火,其实,父母要意识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甚至更小的一些孩子,他们可能并不是故意捣乱,而是在寻求关注,父母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先别急于发火,有时对于孩子的一些捣乱要温柔的看待。

看到微博上有这样一个趣事,国外有一个小朋友不听话总在墙上乱画东西。

孩子的几个“坏习惯”有问题,父母这样定规矩让孩子主动去遵守

父母并没有责怪和大骂,而是想出了非常有爱的解决方式——

孩子的几个“坏习惯”有问题,父母这样定规矩让孩子主动去遵守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件艺术品。

孩子的几个“坏习惯”有问题,父母这样定规矩让孩子主动去遵守

孩子富有创造力,如同一个魔力球。他们眼里的墙壁是涂鸦墙,甚至他们眼里可能没有“墙壁”这种障碍物。大人与孩子之间存在很深的观念上的鸿沟,以至于成人在面对一个不按大人规则出牌的孩子时贴上了“捣蛋鬼”的标签是常有之事。

我们看到这个孩子的父母这样做意味着什么?

孩子没有感觉到父母的责备,内心更加有安全感

孩子的创作灵感被保护起来,而且这里还有规则意识。

在这里,孩子的妈妈给孩子的画取名——“捣乱的房子”,是指这个房子出现在本不该出现的墙上,显然对于白墙和整洁的家是一种“捣乱”。不过对于父母而言,这是一份惊喜,这是礼物。用宽广的爱,温柔地看待孩子的“捣乱”。

父母在处理孩子的问题之前,要先了解孩子,这样就能心平气和地同孩子制定规矩了。

孩子的几个“坏习惯”有问题,父母这样定规矩让孩子主动去遵守

第二步:定规矩,让孩子知道按照规矩执行的好处和惩罚措施

在我反思过后,其实对于女儿这种行为就是渴望得到我的关注,我忙于自己的工作而忽视了给予她的陪伴,对于渴望得到关注的孩子,父母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多和孩子交流,高质量陪伴孩子,让孩子感受你的爱,不必通过“捣乱”来吸引父母的注意。

在知道了原因后,我用坚定而和善的目光看着女儿,明确的说出了规定:“在妈妈工作的时候,我希望你不要过来打扰我, 等我忙完了,我们再来聊聊你想让妈妈知道的事情。”

说完后,让女儿重复了这条规矩,同时告诉她,遵守这条规矩可以得到哪些奖励。

当然仅仅有奖励是不行的,有的孩子还会越界,所以,在制定奖励的同时,也必须制定出违背规矩的惩罚措施,这种惩罚的力度要与奖励的力度一致。

孩子的几个“坏习惯”有问题,父母这样定规矩让孩子主动去遵守

第三步:制定了规矩,要检验规矩的执行力

为了保证规矩的执行力度,我当时给女儿一个小小的任务,在我忙工作之前,告诉她,记住我们的规矩,这是我的手表,你帮我数数吧,看看我打完这个电话需要多久,女儿当时说,我数到100你能打完电话吧?当我在真正打完电话后,女儿说的是,妈妈,快打电话啊,我才数到60呢,你的时间还没用完呢。

第四步:问题要反复几次才能见成效

对于孩子们总是有些反复的。很多父母会发现,给孩子制定一些规矩后,他起初是愿意遵守的,可是后来就又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们要放平心态。所有的问题也不可能是一次性就能解决的,不妨重新回到第一步,然后逐步依次执行。

孩子总爱买买买,可以趁机培养理财意识

现在,很多的大人都成为了“剁手党”,不停地“买买买”,大人尚且如此,小孩子也是一样。

经常会在商场看到这样一幕:一个妈妈在跟孩子商量,我们家不是已经有一个这样的娃娃了吗,我们不要这个了好不好?孩子这时候就会大哭大闹,不管,我就要,我还要一个娃娃,在孩子的世界里,娃娃再多也不嫌多,这就跟女孩喜欢包包一样,明明一柜子包包,还是觉得不够背。所以,我们有什么权利去指责小孩子呢?

孩子的几个“坏习惯”有问题,父母这样定规矩让孩子主动去遵守

在孩子出现“买买买”这种行为时,也是一种很好的成长信号,趁此,我们可以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

1,每周给孩子上一堂有趣的金融课

当孩子出现“买买买”的意识时,这时候可以把和金钱相关的一些知识告诉他,实际上生活中处处皆是学问。

比如,超市是教给孩子如何有计划消费的大好场所,在购物前,把需要的东西列一个购物清单,在购物时,父母耐心的引导,孩子就会明白哪些东西是“需要的”,哪些是“不需要的”,慢慢地孩子就学会理性消费了。

2,掌握好给零花钱的度,让零花钱成为孩子的“小助手”

很多住宿在学校的孩子,都会选择开学7天乐,什么意思呢?就是每个月的前一周是最快乐的,拿到当月的生活费之后,不懂得节制,一个星期就把一个月的生活费挥霍完了,结果剩下的20多天,只能靠泡面度日。

所以,作为父母,零用钱到底怎么给,给多少呢?

有的家长会选择7天一给,也可以10天一给,这样孩子可以有计划的进行储蓄,如果他想买一个心仪许久的CD,他就会有计划的攒钱,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教孩子什么是收支平衡,这样时间久了,孩子就慢慢的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和金钱观念。

3,零花钱不够用,给孩子提供一些挣钱的机会

如果孩子对你说,零花钱不够用,那这会是个非常好的思考时机。首先,我们应该先跟孩子沟通,为什么零花钱不够用,孩子都将零花钱用在了哪里,哪部分超支了,还想用哪些钱干哪些事。

如果孩子还是想提前预支零用钱,这时候孩子可以有三个选择:向父母借钱、动用存款、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赚钱。

孩子的几个“坏习惯”有问题,父母这样定规矩让孩子主动去遵守

如果孩子想向父母借钱的话,这个时候要提出利息的概念。利息是什么,利率怎么算。为什么要跟孩子要利息,是不是太不人道了,孩子还那么小,懂什么是利息?不知道你是否有这些疑问。

摩根财团的创始人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对子女要求也是非常严格,他规定孩子每月的零花钱必须通过干家务活来获得,于是几个孩子都抢着干。

最小的孩子托马斯因为年龄小抢不到活干,没有钱买零食,非常节省。老摩根知道后对托马斯说:“你用不着在用钱方面节省,而应该想着怎么才能干活多挣些钱。”这句话提醒了托马斯,于是他想了很多干活的点子,零花钱也渐渐多了起来,他最后明白了,理财中开源比节约更重要。

所以给孩子提供一些挣钱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也增加了孩子的生活技能,比如告诉孩子,每天帮妈妈整理家务可得到一定的积分,积分达到一定程度,可兑换为零花钱。

父母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通过自己的影响和规矩,言传身教,用正确的价值观去影响孩子,促其健康成长。

关注【涵妮妈妈育儿经】,在这里获得更多的育儿知识,帮你解决育儿难题,如果你有好的育儿心得和体会,欢迎一起分享,让我们科学育儿,努力做不吼不叫育儿有道的好妈妈。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托马斯   规矩   父母   孩子   都会   零花钱   利息   这时候   主动   意识   事情   女儿   积分   习惯   东西   妈妈   电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