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孩子独立成长,拒绝做“直升机父母”,高情商父母都用这4招

前几天在一个妈妈群里,看到一位妈妈聊天时说道:

“自己8岁的孩子还不能单独去公园玩,因为觉得马路很危险,害怕孩子出事情”;

“想到孩子和班级一起去参加户外活动,就会非常焦虑”;

“每天都要亲自打扫孩子房间每一个角落,不允许出现任何危险的东西”;

“甚至亲手帮孩子做功课,到晚上11点了还在帮孩子修改作业”。

在这位妈妈的眼中,孩子们现在的世界似乎充满了危险的因素,父母总有无数的担心:万一孩子吃了细菌的食物,万一孩子交友不慎,万一孩子遇到危险等等,正因为这种恐惧之心,直升飞机父母的激增,他们恨不得二十四小时监督孩子,他们仍旧热衷于将已经上了小学的孩子当婴儿养。

作为父母应该放手,让大自然和社会来打磨孩子,不妨和孩子行万里路,体验野外生存,做志愿者帮助别人, 让孩子参与一些大事情,这样,孩子的身心才能强大,独立性更强。

想让孩子独立成长,拒绝做“直升机父母”,高情商父母都用这4招

带孩子去拥抱大自然,增强孩子的体质

城市的发展,物质的膨胀,使人们与大自然越来越疏离。

最令人担忧的是孩子们,他们已习惯自然的缺失,甚至已经失去感受自然的能力。视力开始模糊、肥胖、注意力不集中、孤僻、自闭、叛逆……孩子离科技越来越近,离大自然越来越远。

电视、网络和各种电子产品,这些东西让孩子与自然日益疏离。孩子缺失了自然,不仅仅是缺失了蓝天、白云、芳草、碧水,更重要的是缺失了儿童与自然本能亲近的天性,违背了儿童健康成长的规律。

在教育孩子方面,孙俪和其他明星有很多不同之处。当很多明星都带孩子去商场、去游乐园、去高档会所时,孙俪选择带孩子去野外接触大自然。

浏览孙俪的微博,不难发现,孙俪经常会带孩子去接触大自然,要么是野外采草莓,要么是去爬山,要么是去亲近小动物。有消息称,孙俪为了有足够的时间带自己出去远足,推掉了很多片约,一年只接两部戏。

孙俪为何热衷于带孩子去接触大自然?

那是因为在孙俪的心里,始终认可这样一种教育理念: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才是教育孩子最简单直接的方法。

想让孩子独立成长,拒绝做“直升机父母”,高情商父母都用这4招

想让孩子独立成长,拒绝做“直升机父母”,高情商父母都用这4招

带孩子去接触大自然,并不是单纯的带孩子去玩,而是让孩子切身的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大自然是一座神奇的知识宝库,孩子置身其中,不仅可以学到很多知识,还可以培养孩子在野外的生存能力,锻炼孩子的身体素质,激发孩子探索自然奥秘的欲望。

1,周末父母至少抽出一天,陪孩子一起接触大自然

在高楼大厦里面呆久了的孩子,体质自然比不上在田野里风跑的孩子,而且,单纯的从书本和兴趣班里学习的东西并不足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所以,父母在周末至少抽出一天的时间,带着孩子一起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经常接触大自然的孩子,不仅体质会强壮,而且会变得越来越勇敢,曾经害怕的蜘蛛等一些小动物,因为见得多了,便也觉得稀疏平常了,在大自然中,孩子会趋向于平静、从容,充满正能量,更善于化解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难题。

2,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

古语:“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固然重要,但是经常和孩子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父母可以带着孩子去一些有着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的地方,孩子能从中了解更多的历史、地理、建筑、文学等知识,甚至能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想让孩子独立成长,拒绝做“直升机父母”,高情商父母都用这4招

让孩子参加野外“冒险”,学会吃苦教育

小时候,老人们跟我们说:“小亏不吃吃大亏,小苦不吃吃大苦。”就是说,孩子在小时候,吃一点苦、遭遇一些困难,是好事。

如果我们怕孩子吃苦,而承担孩子的责任,虽然免掉了孩子的哭闹和纠缠,却剥夺了孩子培养良好品格和发展自我能力的机会,这就是很大的危害了。

我们总在说现在的孩子不懂事,可是却不知道是因为我们保护的太好了,不让他们懂事。要想让孩子从小明事理能为他人着想体谅父母,就应该从小让孩子吃点苦,让他们识得人间疾苦,懂得珍惜懂得体谅。

现在的孩子大都很聪明,但他们大部分最后都没能获得意料中的成功,原因就在于他们缺乏意志力,缺乏坚持到底的精神。儿童和少年时期是人生的基础阶段,父母有意识地创造一些条件,对孩子开展吃苦教育,非常重要,也很必要。"吃苦"是一种心理承受力

有些知识是书本里学不到的,从城市到山野,让孩子们扎根大地,在大自然的怀抱成长,去探索真实的世界,或许是另一种可行的成长方案。

想让孩子独立成长,拒绝做“直升机父母”,高情商父母都用这4招

在自然生活中,大人与孩子们一起,对话自然,触摸生命的质感。我们相信在自由的大地上,每个孩子都有扎实地茁壮成长的机会,那些山野里的美好,都将成为孩子的成长密码。让孩子的吃苦教育可以从大自然开始:

1,大自然是教给孩子生存能力的好老师

大自然是能教给孩子生存能力和生存技巧的好老师。孩子们从自然界中学到的东西最终会转化为他们处理和应付各种问题的智慧。

所以父母们可以抽出一些时间带孩子一起去野外“冒险”:

在这种野外生存的体验中,孩子的体魄变得更强健,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统筹能力、应变能力、决断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也都大大提升,而且孩子还变得更有担当,更有责任感,更为勇敢。

2,告诉孩子一些必要的野外生存安全知识

父母在和孩子一起进行野外生存体验的时候,除了要告诉孩子一些如何寻找水源,如何搭帐篷,如何钓鱼等野外生存知识之外,还要多告诉孩子一些野外生存安全知识

比如:

著名的华德福教育理论中提到:反对过盛的物质生活,倡导回归自然。体验生活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带孩子去体验农活,感受艰辛,或许就能让孩子心存感恩,积极勇敢。

想让孩子独立成长,拒绝做“直升机父母”,高情商父母都用这4招

当小小志愿者,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什么是同理心呢?

同理心是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能力,这是孩子善良和富有同情心能力的根源。

如果孩子缺乏同理心,无法理解别人的感受,他们就更容易显得暴力和自私

在《妈妈是超人3》中,有一段霍思燕和嗯哼的互动,正是对同理心教育的最好范本。

嗯哼在地上光着脚跑的时候,不小心被玩具的一个小零件扎到了脚,瞬间就哭了起来,然后就嗯哼就把玩具扔了,霍思燕的做法获得了很多网友的点赞,先是安慰嗯哼,很疼,帮助嗯哼平复心态,接下来霍思燕更是进一步,自己去踩一下这个小零件,告诉嗯哼别人也会疼,所以这种事情要避免。

这一部分是教育最精彩的地方。由于嗯哼刚刚感受过这个痛苦,所以他能够马上联想到妈妈的感受,这就是“同理心“的培养。

想让孩子独立成长,拒绝做“直升机父母”,高情商父母都用这4招

想让孩子独立成长,拒绝做“直升机父母”,高情商父母都用这4招

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可以这样做:

1,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很重要,带孩子一起做志愿者

有的父母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关于品格这个人生课题有那么重要吗?可以说,它甚至比出现在测试试卷上的分数重要得多,尤其是品格中的同情心。

有同情心的孩子,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感同身受,为别人着想。这样的孩子情商比较高,也比较能够交到更多的朋友。

父母平时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去参与一些公益活动,让孩子接触更多的人,帮助更多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自然而然地就能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这种美好的品性也使得他格外受欢迎,成为“小小万人迷”。

当然,培养孩子的爱心,并不单单是和孩子一起当志愿者,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也都藏着培养孩子美好品格的好机会。

例如:

想让孩子独立成长,拒绝做“直升机父母”,高情商父母都用这4招

2,小小的“排队”中藏着大大的品格

父母们不要小瞧了“排队”这件事情。它其实可以培养孩子的多种品格。不单单是为他人着想的同情心,还有“社会规则意识”。甚至还有教育学家提出,自觉排队的孩子在学习能力方面要远远领先。

实际上,很多小孩子在公共场所并不喜欢自觉排队,过马路或者买票的时候,总是喜欢抢第一个位置。对此,父母可以多跟孩子说说自觉排队的好处,还可以跟孩子讲讲“中国式过马路”“踩踏事件”等社会问题。

这样,孩子慢慢就能明白,自觉排队不仅仅是为了维持公共秩序,而且还能减少一些危险性事件的发生概率。

在孩子排队过马路的时候,还要提醒他注意交通规则,多帮助那些行动不便的人。比如一些老人过马路时,可鼓励孩子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主动搀扶老人过马路。

3,引导孩子做换位思考练习,让孩子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

在《爸爸去哪儿》第一季中,张亮带着儿子天天睡觉前父子俩谈心。张爸爸让儿子扮演村长,自己扮演孩子。当儿子喊“集合”的时候,张爸爸作出了两种表现,一种懒散拖沓,一种积极自律,问儿子喜欢哪种反应。天天说后一种。张爸爸说:“对,你现在知道村长的感受了吧?别人讲话的时候你不要打断,因为打断别人说话是一种特别不礼貌的行为。”

张亮用角色互换的方式,引导孩子去体验和理解他人的感受,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在培养孩子同理心的同时,我们并不希望孩子丢掉对事物的思辨性和批判性思维。在设身处地为别人思考的同时,仍能保有一颗赤子之心!

想让孩子独立成长,拒绝做“直升机父母”,高情商父母都用这4招

让孩子参与一些大事情,培养独立性

上个周末带孩子去游乐场时,看到有个大概3岁的孩子在一个角落玩积木,那个孩子在摆,很努力的在摆,他妈妈一直在边上说,这个转一转,转过来再转过来,最后再也忍不住了伸手帮他摆起来,摆好了之后还在那里鼓掌,还夸奖孩子——孩子你真棒!

这位妈妈是在教孩子吗?她的做法无情的扼杀了孩子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将来如何去面对困难、挑战和压力?!

有好多父母说:孩子在我身边都挺好的,在外面就不行;在家里都挺乖的,在外面就不行。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因为父母一直在保护着孩子,孩子对父母有深深的依赖性,也是因为父母一直在帮助孩子。

”教育首先要引导儿童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玛利亚·蒙台梭利

一、给孩子创造独立的机会,增加自信心,培养自理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父母怕累着孩子,怕孩子做不好,自己重新再做太麻烦,因而不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还有一些父母认为,吃饭、穿脱衣服等生活技能是不用训练的,孩子长大自然就会。其实这些观念都是不正确的

从儿童发展的观点来看,不给予孩子锻炼的机会,就等于剥夺了孩子自理能力发展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丧失了独立能力。

在家里,父母可以根据宝宝的兴趣和能力,因势利导,通过具体、细致的示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难,教给孩子一些自我服务的技能。

想让孩子独立成长,拒绝做“直升机父母”,高情商父母都用这4招

在我女儿三岁时,就让她学习自己擦嘴、擦鼻涕、洗手、刷牙、洗脸、穿衣服、整理床铺等。这些看上去虽是很小的事,但实际上给她创造了很好的机会,无形中锻炼了独立生活的能力。

不过,父母千万别疏忽了,当孩子完成一项工作后,父母要给予适当的肯定和赞赏。当孩子的存在价值被肯定,他们会感到无比的兴奋和快乐,在很大程度上增进了孩子的自信心。

2,邀请孩子参与一些重大的事情

父母们也可以在一些涉及家庭重大决策的事情上,邀请孩子一起参与。

这不仅会使孩子们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重视,觉得自己很有价值,而且在参与的过程中,大人的这种信任能使孩子在独立的路上走得更远。

有个朋友最近要买二套房,就让十岁的孩子参与了这件事,一起讨论了从地理位置、政策影响、附近的发展机遇等多方面来综合考虑。去看房的时候,也带上孩子,让他一起来参与户型评定等问题。

有关家庭里的大事情都让孩子来参与,这样非常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具有独立性的孩子不仅在行动上独立性较强,在思想上也非常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想让孩子独立成长,拒绝做“直升机父母”,高情商父母都用这4招

总结:

我们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父母的使命是为孩子塑造一个安全而又富有挑战性的成长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不仅仅有浓浓的亲情,更重要的是有相互的信任、支持和鼓励,这也就是我们所理解的爱的真谛。

关注【涵妮妈妈育儿经】,在这里获得更多的育儿知识,帮你解决育儿难题,如果你有好的育儿心得和体会,欢迎一起分享,让我们科学育儿,努力做不吼不叫育儿有道的好妈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独立   父母   孩子   独立性   同情心   品格   直升机   野外   志愿者   情商   大自然   事情   能力   妈妈   自然   机会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