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施暴是父母极易忽视的软暴力,这4种“软暴力”你中招了吗?

周末带孩子去朋友家玩,却看到她女儿在客厅罚站,问了原因,朋友说:“喝饮料非得用勺子,结果弄得衣服上都是。”

朋友接着又对孩子说:“给她买了那么多的玩具,一点也不听话。不站够十分钟,你别想玩。”

朋友的女儿一开始一言不发地站在那儿,听见妈妈的这些话,开始哭了起来。我把朋友拉到一边说:“别再说了。”

罚站是朋友常对孩子用的惩戒方式,她对孩子的教育以说教为主,惩戒为辅,暴力教育在他们家根本不存在。

可她却不知道,她的“说教”其实也是一种暴力,只不过叫软暴力

软暴力,学名精神暴力,区别于肢体暴力造成的伤害他人的行为,都可以算作“软暴力”。这种暴力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它潜在的危害常常被忽视,甚至有时会被界定为一种“习惯”。

不打孩子,是不是就等于让孩子免受暴力侵害?不是这样的,很多孩子自闭、自卑、消极,都与父母的心理暴力有关。

软暴力不会让孩子的身体受伤,却会让心灵备受伤害。

心灵施暴是父母极易忽视的软暴力,这4种“软暴力”你中招了吗?

偏见是对孩子心灵的暴力,会阻碍孩子健康成长

偏见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后,你就很难正确地评价一个人。在教育子女这方面,父母尤其要留神,千万不要带着偏见去教育孩子。

有这样一个故事:

明明是小学四年级的孩子,他很聪明,就是不爱学习,不仅如此,有时候他还喜欢耍点小聪明。

比如,有一次他就把成绩册上的39分改成了89分,惹得父母又气又恨。有一段时间,明明看了几本科普书,他觉得自己应当努力学习,长大后当个科学家,也去研究机器人什么的。于是开始努力学习,结果在期中考试的时候,竟然由倒数第3名前进到了第9名。

那天,他兴冲冲地拿着成绩单冲回家里,结果父亲在反复检查了成绩单的真伪后竟然说:“成绩不错,抄同学题了吧?”妈妈也在一旁皱着眉头说:“明明,作弊是最可耻的,知道吗?你怎么越学越坏了呢?”

“爸爸妈妈,你们怎么这么说我?”满心等待父母表扬的明明,心情一下子坠入到谷底,哭着跑回自己的房间。从此明明放弃了努力,他的学习成绩又跌回到原来的水平,因为对他来说,成绩固然重要,但尊严更不容践踏,所以只有选择以一如既往的成绩来证明自己的清白。这不仅是父母的悲哀,更是孩子的悲哀。

由于父母平时对孩子已经有了“成绩差”这样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在孩子进步后还是以原来的标准去评价孩子,对孩子造成偏见、成见的错误认识,结果既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和进取心,也影响了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孩子会觉得父母因为成绩差就打击我,这说明他们不是真的爱我。

然而很多父母都不自觉地对孩子形成了一种带有偏见的认识,尤其是对那些以前“公认”的“坏孩子”。大人们的这种偏见是对孩子心灵的暴力,会严重地阻碍了孩子愉快健康地成长。

心灵施暴是父母极易忽视的软暴力,这4种“软暴力”你中招了吗?

用“消极”的比较法,会在孩子心理播下自卑的种子

作为80后的我们应该都有类似这样的经历,从小就被父母拿来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而且有时候父亲也总被母亲拿来跟别人家的男人比,说实在的,被比的人真的痛苦。

年幼时被比较的我们总以为父母是不爱我们的,对我们极度不满。成年以后才知道,原来那只是父母望子成龙的一个不太好的表达方式。其实他们真的很爱我们,只是希望用这种方式来鞭策我们,却不知这种方式却恰恰适得其反。

现在我们也为人父母了,一直告诫自己,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男人跟别人家的比,尤其不要有这方面的言语,即便是以爱的名义去伤害,那伤害仍旧是伤害。

心灵施暴是父母极易忽视的软暴力,这4种“软暴力”你中招了吗?

包容就意味着尊重,开明的父母就是能用包容的手段维护孩子的自尊心,给孩子自信心的人。能包容的父母才会有聪明上进的孩子,那么要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包容、你的无条件的爱,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别拿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比来比去。

依然记得中学时候,班里同学萌萌是个尖子生,那时候考试每次都是前三名,各科成绩不会低于95,不然她会觉得自己脸上挂不住,也担心班主任脸上挂不住,更担心自己的爹妈脸上也挂不住,因为那时候三个班的班主任之间也是相互较量,往往几个班级的尖子生总是会被拿出来做比较:“你看看三班的谁谁谁,这次就考的很不错,人家数学满分……你看看一班的那个学生,这次居然也考到前三了,比你这次还高了2分……对了,你这个状态不行啊,小心2班某某下次比你发挥还好……”

其实所谓的尖子生,内心满满的不是优越感,而是各种忐忑,考试的时候其实内心也会紧张,自己知道考试结束后,无数场对比才刚刚开始……被比较的人生绝对不是阳光的,事实上我们这代人已经是被比较中成长起来的——上学比成绩、长大比学历、比工作、然后比结婚进度,再到比生男生女……一路这样被爹妈比来比去,内心蔓延了无数条清晰的情感伤。

有调查表明,近三分之二的父母总喜欢夸奖别人的孩子。

这样做往往出于不同的动机:

有的是为了刺激孩子,让他为自己感到羞耻;

有的是为了激励自己的孩子进步;

有的纯属向自己的孩子发牢骚,嫌自己的孩子不争气。

无论何种情况,只要父母的比较包含着对自己孩子的贬抑,都是对孩子自尊的一种伤害。拿别人的优点来与孩子的弱点比较,是一种消极的比较法,只能在孩子心里播下自卑的种子。

父母越比较,孩子就越会感到自己是个“无用的人”,从而陷入“自我无价值感”的深渊,产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竞争是重大压力的来源之一,它会打击人的信心,使本来已有的能力无从发挥。

因此,自小便培养孩子与人相比的想法是很不健康的,结果往往使孩子变得更脆弱更经不起挫折和失败。我们要注意的是培养孩子克服挫折和失败的勇气,而不是使其成为竞争的牺牲品。

心灵施暴是父母极易忽视的软暴力,这4种“软暴力”你中招了吗?

当众揭短孩子的缺点,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们会做错事,因为他们不可避免地会有缺点,而且这些缺点也正是造成他们挨骂或父母唠叨的原因。责骂也好,唠叨也好,最好就让它们停留在家庭的圈子里:母女之间、父子之间。

但有的父母有时喜欢对邻居和客人们讲:“唉,我这个孩子就是不读书,功课总是不及格。”或者说:“我这个孩子就是喜欢说谎,真是气死人!”父母这样说,也可能出于无心,只是一时气愤或心血来潮,或者说明自己责骂孩子的原因。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这样做都是不对的。这样在外人面前张扬孩子的缺点,丝毫无助于对孩子的教育,而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无地自容,在人前抬不起头来。

记得有一次,带女儿在小区里和几个小朋友一起玩打枪的游戏。有一个孩子想参与游戏,可没有枪,他妈妈就让他和另外一个小朋友商量,能不能把多余的一把枪借给他玩。

可是,这个孩子不愿意去问,后来,他主动放弃了参与游戏的想法。但是,他妈妈却一再催促他,让他开口跟别人“借枪”,还跟大家说:

她的孩子是如何胆小,在家里特别活泼,只要出了门,就跟没胆似的,即使想跟别人交换玩具,也总是让妈妈开口;

孩子还特别爱哭,动不动就哭,烦都烦死了……

在这个孩子妈妈吧啦吧啦说这些时候,我发现这个孩子已经低着头在抽泣了。然后,妈妈很烦躁地拉着他走了,一边走一边说:“哭什么哭说,又没有打你。”

这个妈妈虽然没有打孩子,可是,她当众把孩子的“糗事”说出来,伤了孩子的自尊,让他更加害怕与人交往了。

心灵施暴是父母极易忽视的软暴力,这4种“软暴力”你中招了吗?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父母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就愈看重,他们觉得自己是有名誉的人,因而更会小心地去维持别人对自己的好评;若是你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使其无地自容,他们便会失望,而制裁他们的工具也就没有了,他们愈觉得自己的名誉已经受了打击,则他们设法维持别人的好评的心思也就愈加淡薄。”

实际情况正如洛克所述,孩子如若被父母当众揭短,甚至被揭开心灵上的“伤疤”,那么孩子自尊、自爱的心理防线就会被击溃,甚至会产生以丑为美的变态心理。每个孩子都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他们不仅仅满足于被爱,被保护,他们更渴求得到尊重和理解

想要不破坏孩子自尊心,那就应该尊重孩子的人格和权利,帮助他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

看见孩子真正的需求、懂得倾听他的感受、接纳他的情绪;

少给孩子出主意,鼓励他表达自己的想法,给他自己选择、犯错的机会。

这样的教育,才会带给孩子尊严、自信、成就感,他才能真正体会到幸福和快乐。

那些有意无意的心理虐待与体罚一样严重

心理学上有一个术语叫心理虐待。把心理虐待一词用在父母身上有些耸人听闻,其中一些虐待是故意的,法律上明确规定了的,比如毒打;有些则是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的,但是这些行为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很不利,我们也称之为虐待,包括精神上的虐待。

目前最令人悲哀的是这样一种现象:父母往往物质上对孩子无微不至,而在心理上对孩子却很吝惜,甚至刻薄。

心灵施暴是父母极易忽视的软暴力,这4种“软暴力”你中招了吗?

例如以下的做法,对孩子的精神发展非常不利:

1.对孩子冷漠

爱的剥夺对孩子的心灵伤害至深。

有的父母不缺孩子的吃穿,却对孩子不管不问,不拥抱孩子,不和孩子一起玩儿,视孩子为负担,把孩子扔给保姆或者爷爷奶奶。这样的条件下长大的孩子感到生活根本就没有意义,对人缺乏信任,冷漠,破坏欲强,容易和其他遭遇相似的孩子混在一起,形成犯罪小团伙,也容易被其他的成年犯罪分子所谓的关心拉下水。一个缺衣少食、干重活的孩子,如果有温暖的家庭,不会造成心理上的不健康,而如果情况相反,孩子的人格发展极有可能出现问题。

2.隔离孩子

美国曾经有一个极端的案例:一个出生后1年多就被关在小厕所的女孩,在10多岁被发现时,身体发育、智力发育只相当于几岁的孩子,连说话都不会。

现在有些父母担心孩子出外不安全,把孩子关在家里,孩子孤单得不得了。在幼儿园、小学阶段,孩子们就可能受到人际关系问题的困扰。

3.剥夺孩子玩游戏的权力

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游戏,在游戏中,孩子得到快乐。现在的父母往往对子女期望很高,让孩子每天都是要么做作业,要么参加各种各样的辅导班,让孩子每天忙得喘不过气。不让孩子玩儿的另一个后果是导致孩子厌倦学习,父母如果剥夺了孩子玩游戏的快乐,也会使得孩子在学习中发现新知识的快乐变成了负担。

4.迁怒于孩子

有的夫妻因爱成仇,离婚后不许孩子和另一方接触,在孩子面前辱骂另一方。孩子看到自己最亲爱的两个人如此相待,哪里还会相信有真正的关爱?还有的夫妻每当看到孩子就想起对方,不由得怒从心中来,责骂孩子,孩子会觉得自己是多余的。这样的孩子缺乏安全感,容易出现行为问题,将来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虽然心中渴望爱情,但是又心怀恐惧,在感情问题上非常敏感,也容易出现问题。

心灵施暴是父母极易忽视的软暴力,这4种“软暴力”你中招了吗?

不要以为心理虐待没有什么要紧,其实这造成的伤害甚至还大于体罚所造成的伤害。缺乏父母关怀爱抚和鼓励的儿童比遭到父母体罚的儿童,其心灵所受到的创伤更深,智力和心理发展所受的损失更大。遭受心理虐待的孩子更容易误入歧途,诱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父母是孩子最信任及依赖的人,如果遭到来自父母的语言暴力,对孩子造成的“杀伤力”可能是毁灭性的。

总之,软暴力给孩子的危害不可忽视,父母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表情都会影响孩子。因此,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做到以心换心的换位思考。

为了让孩子幸福快乐的成长,作为父母,多采取积极肯定的语言,多欣赏和赞美孩子,尽量不要用软暴力的恶语伤害孩子。

关注【涵妮妈妈育儿经】,在这里获得更多的育儿知识,帮你解决育儿难题,如果你有好的育儿心得和体会,欢迎一起分享,让我们科学育儿,努力做不吼不叫育儿有道的好妈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洛克   暴力   父母   心灵   比较法   自尊心   偏见   名誉   子女   缺点   成绩   妈妈   孩子   心理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