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进入“细小事物敏感期”,父母不要盲目阻止,做好3点很重要

在我们一楼有位大爷在阳台旁搭建了一个鸽子棚,有些鸽子的粪便落在楼前的花池里,正好做了肥料。

住在2楼的朵朵经常去看鸽子,有一次她蹲在花池旁看了快一个小时还没有回家,妈妈喊朵朵回家,她就是不肯,还指着屎壳郎说:“我要看它滚球球!”

妈妈仔细一看,花池的泥土中竟然有一只屎壳郎,正在不遗余力地滚粪球。妈妈拉着朵朵就走,边走边说:“看什么不好,非要看屎壳郎滚粪球!这么脏的虫子你也看,以后不要看这个!”

朵朵十分不情愿,硬是被妈妈拉回家之后,就哭闹起来。

正在哭闹的时候,爸爸回来了。在问明情况后,爸爸不但没有责怪朵朵看屎壳郎,还主动提出和她一起去观察。他们来到花池边,看着屎壳郎将鸽子粪便做成的粪球从一个地方推往另一个地方。

朵朵不解地问:“爸爸,粪球是屎壳郎的玩具吗?它是在玩耍吗?”

爸爸说:“屎壳郎滚粪球其实是在为生宝宝做准备。”

朵朵满脸疑惑地看着爸爸,爸爸继续说:“屎壳郎产卵后,会用土将粪球和卵埋起来,不久粪球里就会孵化出白色的屎壳郎幼虫。屎壳郎的幼虫靠吃粪球长大,他们长大后要产卵的时候,也会像它的父母一样滚粪球。”

听了爸爸的解释,朵朵对屎壳郎更加感兴趣了。爸爸趁机告诉她:“屎壳郎还有个学名叫蜣螂,它还被称为‘自然界的清道夫’呢!”在爸爸的引导下,朵朵不但变得更爱观察了,还懂得了许多知识。

两三岁的孩子对细小的事物特别感兴趣,喜欢观察地上的小蚂蚁、小线头、小石子、小花瓣,甚至连掉在地上的面包屑也会引起他们的注意。

这标志着孩子进入了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越是细小的事物越会引起他的兴趣,对于此时的孩子来说,“小事”就是“大事”!

孩子进入“细小事物敏感期”,父母不要盲目阻止,做好3点很重要

孩子进入“细小事物敏感期”,父母不要盲目阻止,做好3点很重要

孩子进入细小事物敏感期,正是培养专注力和观察力的关键期

细小事物敏感期:
一般来说,在1岁半到2岁左右,孩子开始进入细微事物敏感期。这一敏感期会一直持续到4岁。但是,孩子发育是有个体差异的,敏感期开始的时间、结束的时间、持续的时间、敏感的程度都有可能不一样。

孩子的视野和成人的视野是完全不一样的。受到身高等因素的影响,成人的视野是开放的,而孩子却喜欢关注细枝末节。越是细小的事物越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力,喜欢观察细小的事物,正是孩子观察力和专注力的发展关键期。

当孩子喜欢观察细小事物的时候,不少父母都认为孩子在做无聊而没有意义的事情。那些细小到容易让人忽略的东西有什么可看的呢?

事实上,孩子并不这样认为!

他不但觉得观察细小事物非常有趣,非常有意义,而且还将它看得像“工作”一样重要,观察起细小事物来非常专注。如果我们要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就不要轻易打断他的观察。

孩子能够专注地观察某些细小事物,将来他也同样能够专注于学习或者工作。拥有专注力的人,将专注于任何一件他认为有意义的事情。

孩子进入“细小事物敏感期”,父母不要盲目阻止,做好3点很重要

在上面朵朵的事例中,爸爸不但没有像妈妈那样阻止朵朵观察屎壳郎,还陪女儿一起去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爸爸借机向朵朵传递了许多知识,让她在玩耍的过程中了解到屎壳郎的生活习性。

所以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孩子的任何一种观察行为都会成为有意义的事情。

当孩子认真观察细小事物的时候,我们不要去打扰他,而是应该让他专注于眼前的观察“工作”。必要的时候,我们还应该为他的“工作”提供方便,比如随时解答他提出的疑问,或者和他一起查资料,解释某些现象发生的原因。

同时孩子在观察的过程中,他学会了用眼睛去看、用手去触摸、动脑筋去想。在这一过程中,他的手、眼、脑等也得到了锻炼。

随着身体平衡能力的发展,孩子的手和腿会越来越有力量,他的活动也会变得更加灵活,观察力也会得到提高。也会使他的小手肌肉和手眼协调能力得到提高,为日后发展精细动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孩子进入“细小事物敏感期”,父母不要盲目阻止,做好3点很重要

孩子进入“细小事物敏感期”,父母不要盲目阻止,做好3点很重要

不要阻止孩子的观察行为,以免让孩子的内心受到伤害

蒙台梭利曾说:“儿童对细小事物的观察与热爱,是对已无暇顾及环境的成人的一种弥补。”

处于细小事物敏感期的孩子,一些细小的东西能够给他带来无限的乐趣和新奇感引起他的探索欲望。他会蹲在地上很久,只为观察小小的蚂蚁要钻到哪一个小洞里,或者拿着树枝抠洞洞。

这个时候,我们尽情的让孩子去观察和探索,不要阻止他。因为孩子关注细小事物的敏感期一过,即使我们刻意引导他去关注细小的事物,他也不一定会感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会像我们一样将目光和注意力转移到更大的事物上去。

记得带女儿去公园玩时,碰到一位奶奶带着一个两岁左右的男孩,男孩被树下的一个蚂蚁窝吸引住了。勤劳的小蚂蚁来来往往,正在将地上的面包屑搬到洞穴里去。

男孩蹲在那里,似乎看得入迷了。等奶奶叫他回家时,他似乎还没看够。

老人催促几次之后,男孩还是不肯走,就听到老人说:“再看,蚂蚁就要爬到你腿上去了,给你咬个大包!”

听到这句话,男孩马上跳开了,似乎真的被蚂蚁咬了一样,随后跟着奶奶一起回家了。

像上面的这个男孩,他在观察的过程中,内心肯定获得了极大的乐趣和满足感。

如果我们不能理解孩子的这种行为,就像老人那样阻止了孩子,孩子的内心就会因为某种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受到伤害。

而且老人还用恐吓的方式阻止男孩的观察行为,在日后会增加孩子对蚂蚁的恐惧感。这种恐惧感也许会持续很久,甚至延续到男孩长大之后。

所以,当孩子专心致志地在室外观察细小事物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去制止他,以免让孩子的内心受到伤害。

孩子进入“细小事物敏感期”,父母不要盲目阻止,做好3点很重要

孩子进入“细小事物敏感期”,父母不要盲目阻止,做好3点很重要

带孩子亲近大自然,引导他观察自然,提升他的观察能力

有时我们会发现,孩子更喜欢到室外去,尤其喜欢亲近大自然

大自然中不但有花草树木,还有雨露阳光,更重要的是那里还有许多细小事物可供他观察。小草冒出的新芽、树上落下的花瓣、水洼里刚出生的小蝌蚪、蚂蚁挖的新家都能引起他极大的兴趣。

在大自然中他能认识更多的花花草草,还会看到许多不知名的小昆虫,那里是他关注细小事物的最佳场所。

记得女儿3岁,带她到公园里玩时,我会指着公园里的花草树木给她讲解。

刚开始,女儿还能耐心的听,但没过一会儿她就开始左顾右盼。一会功夫突然蹲在一个花坛边聚精会神地看起来。而且执意拉着我的手,让我陪她一起看。

俯身看去,原来泥土里有两只小蚯蚓,它们翻起泥土,正在一拱一拱地前行。女儿观察的津津有味的,到了中午也不肯回家。直到我答应吃过午饭继续带她来公园玩,她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孩子进入“细小事物敏感期”,父母不要盲目阻止,做好3点很重要

所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我们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让孩子的观察力得到提升。

1、经常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

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住久了的孩子很难有机会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去公园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空气和一片绿色,孩子会发现不只人类会建造住所,大自然中的蚂蚁、蜜蜂等,也会如建筑师一般打造自己的家园。

每种昆虫都有着不同的形态,不同的生活习性,我们可以任由孩子蹲在地上观察草丛中的各种小虫和植物。

2、给孩子一个放大的世界

在和孩子一起去大自然观察细小事物的时候,我们可以带上一把放大镜。这样孩子就能更加清晰地看到自己想看的昆虫和植物。

他会发现,这些平时容易被忽略的细小生命也生活在一个非常精彩的世界里:看来不起眼的七星瓢虫其实有着非常美丽的“衣服”,小小的蚊子竟然有着那么细长的腿。

通过将细小事物放大,孩子会在观察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同时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观察力和专注度。

3、告诉孩子要爱护大自然

随着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空气和水资源的污染都越来越严重,白色垃圾也越来越多。

我们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观察细小事物的同时,也别忘记向孩子传递爱护环境、关爱大自然的常识。

在户外活动结束后将产生的垃圾带走,可以借机提醒孩子,如果人类不注意保护自然环境,蚂蚁、小蚯蚓、花草和大树都将失去它们的家园,以此启发孩子的环保意识

孩子进入“细小事物敏感期”,父母不要盲目阻止,做好3点很重要

涵妮妈妈寄语:

虽然我们要满足孩子观察和收集细小事物的心理需求,但也要注意孩子的安全。警惕一些小东西的“危险性”。

比如,小颗粒的药丸要放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一些干燥剂等也要收起来,蟑螂药、小图钉更要收好,不要让孩子受到意外伤害。

关注【涵妮妈妈育儿经】,在这里获得更多的育儿知识,帮你解决育儿难题,如果你有好的育儿心得和体会,欢迎一起分享,让我们科学育儿,努力做不吼不叫育儿有道的好妈妈。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细小   屎壳郎   事物   敏感   孩子   观察力   鸽子   蚂蚁   大自然   专注   盲目   爸爸   女儿   父母   男孩   妈妈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