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模仿大人?面对“模仿敏感期”的孩子,3个方法引导很关键

有位宝妈留言说:“最近孩子特别喜欢模仿我们的说话、表情、行为等,带她出去玩还喜欢模仿小朋友的一举一动,而且会一遍又一遍地、不厌其烦地重复多次。”

其实孩子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已经进入了模仿敏感期

很多的父母都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是模仿高手,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就会学着大人做一样的表情、动作,说一样的话了。

孩子除了模仿大人,也会模仿动画片、故事中角色的语言和行为,因此作为父母不仅要以身作则,还要严格把关孩子接触到的内容,以防他们模仿其中的不良行为。

那么针对孩子的模仿期,我们如何去引导呢?

孩子爱模仿大人?面对“模仿敏感期”的孩子,3个方法引导很关键

孩子爱模仿大人?面对“模仿敏感期”的孩子,3个方法引导很关键

正确认识孩子的模仿敏感期

孩子在生命的初始阶段,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的,模仿也是其中的一种。

玛利亚.蒙台梭利说:孩子每一次的成长,都是从模仿大人开始的。

据科学研究表明:孩子在出生后的最初4个小时内,就已经具备了模仿能力,他会模仿成人张开嘴、撅起嘴,或者是在嘴巴里动舌头。不过,孩子的这些表现和行为往往不被我们所觉察。

当孩子到了大约4个月的时候,他常常盯着身边人的嘴巴,观察嘴唇的动作,这激发了他有意识的活动,并对语言产生了兴趣。大约2个月之后,他便能无意识地发出单音节了。

慢慢地,孩子会模仿身边人的表情和日常行为,比如,妈妈冲着他微笑,他也会冲着妈妈微笑。再到后来,孩子的模仿行为会更富想象力。

记得女儿3岁的时候,有一次她捡到了一根树枝,说这是一把剑,拿着它挥来挥去的。在家里她还会把扫帚当成她的三轮车,骑着在房间里跑来跑去。

所以当孩子到了三岁左右的时候,他们不但会模仿周围人的一举一动,还会模仿社会性行为。可以说,孩子不断地由一个简单的生命状态过渡到一个更高层次的生命状态,而这也是他从内心世界走向外部世界的一个最早期的实践过程

孩子爱模仿大人?面对“模仿敏感期”的孩子,3个方法引导很关键

孩子爱模仿大人?面对“模仿敏感期”的孩子,3个方法引导很关键

不要破坏孩子的模仿敏感期

模仿是儿童对自己身体行为上的一种确认。重复产生能力,孩子将此动作重复出来,形成自己的能力。

所以身体动作是孩子刚开始模仿的模式,后来会发展到抽象事物的模仿,比如语言的模仿,个人气质特质的模仿,风格的模仿等。

孩子爱模仿大人?面对“模仿敏感期”的孩子,3个方法引导很关键

模仿是孩子进行学习的第一步,通过模仿某个行为举止,进行自我创造,孩子快速、有效地学会了一系列的技能和本领。

然而,遗憾的是,很多父母并不明白孩子为什么会重复那些毫无意义的语言、表情、动作、行为等,便对孩子横加干涉。殊不知,这种做法恰恰破坏了孩子模仿敏感期的正常发展,阻碍了孩子认知和智能的发展。

当孩子无法顺利度过模仿敏感期的时候,他的模仿行为就会滞后,可能会到五六岁的时候才出现。这也正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到了五六岁的时候才开始模仿周围人行为举止的原因。

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地放慢生活的节奏,给孩子充分的成长空间,满足他模仿的内心需要,使他平稳地度过模仿敏感期。

同时要鼓励孩子的良好模仿行为,漠视他的不良模仿,有意识地引导孩子的模仿行为。

孩子爱模仿大人?面对“模仿敏感期”的孩子,3个方法引导很关键

孩子爱模仿大人?面对“模仿敏感期”的孩子,3个方法引导很关键

帮孩子度过模仿敏感期这样做

J·凯根说:“对于儿童,模仿可以是一种获得愉快、力量、财富或别的渴望目标的自我意识的尝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更容易模仿、学习身边人的言行举止。

如果父母不恰当的语言、行为都有可能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我们该如何引导孩子的模仿行为呢?

1、保护孩子的模仿兴趣和积极性

孩子从牙牙学语,到行为举止,都离不开模仿。

模仿是孩子最先获得知识、认识世界,并逐渐形成自我意识的一种有效手段和途径。所以,我们应该理解、保护孩子的这种学习权利,而不要打击和限制他。

女儿3岁的时候,有一次看到我在擦桌子,她觉得很有趣,便去找了一块抹布,学着我的样子去擦凳子。

当看到女儿在笨手笨脚地擦凳子时,我高兴地对她说:“宝贝,这么小就懂得帮妈妈做家务了,真是个好孩子。”

听到我的夸奖,女儿高兴极了,更加用尽全力的擦了。

那么,设想下,如果当时我是这样说:“宝贝,你别来这里搅和了,到一边去玩吧”,孩子还会用尽全力做吗?恐怕不会,她可能以后都不会再帮忙做家务了。

当孩子有良好的模仿行为时,我们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这样不仅能让他们体验到模仿带来的愉悦感觉,还会强化他们的良好行为。

如果孩子对正确事物或行为模仿得越多,积累的生活经验就会越丰富,想象和思考的空间就会越广阔,创造的灵感也就会越活跃。

孩子爱模仿大人?面对“模仿敏感期”的孩子,3个方法引导很关键

2、漠视孩子不良的模仿行为

一天,上幼儿园的儿子突然对爸爸说:“你是个大尾巴狼。”

爸爸生气地说:“跟谁学的啊?”

“幼儿园的同学都这样么说。”

“你怎么就不能学点好的呢?以后不许说了。”尽管爸爸给儿子下了“不许说”的禁令,但是儿子仍然重复着那句话。

孩子对爸爸说“你是大尾巴狼”时,也许并不知道这句话是骂人的,也不知道这样说是错误的。

因为,对于处在模仿敏感期的孩子来说,他只是因为有趣、好玩而模仿,根本不会把自己的行为与对错挂上钩。

但是,由于爸爸强烈的反应,并且禁止他再这样说,反而调动了他的好奇心,他感受到这种语言的神奇力量,变得更喜欢说这一类的语言。

这都是孩子在语言敏感期中的正常表现,面对孩子不良的模仿行为,我们应该不予理睬、不闻不问。当孩子发现自己的模仿不被人关注时,他就会觉得没意思。一段时间之后,他自然就会放弃这个无聊的游戏。

同时,孩子的不良模仿背后隐藏的是判断力的缺乏。我们要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判断力,从而让他有选择地模仿。

比如,孩子喜欢看动画片,我们可以以此为素材,与他一起讨论动画片中的人物形象,引导他正确评价各种人物,多向他介绍一些正面的、积极的人物。

3、不要刻意让孩子去模仿

父母是孩子的主要模仿对象,所以我们要做个好榜样

我们千万不要刻意让孩子去模仿。如果孩子缺乏心理准备,缺乏认知、理解能力,这种刻意要求的模仿未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我们只需要注重自己的语言习惯、衣着打扮、待人接物等方面即可,至于孩子是否会模仿,顺其自然就好。

孩子爱模仿大人?面对“模仿敏感期”的孩子,3个方法引导很关键

涵妮妈妈寄语: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在平时的教育中要多关注孩子的日常行为,防止不良行为在孩子身上的出现,如果发现不良行为,就要及时纠正。

同时满足孩子模仿的需要,给予孩子成长的空间,使孩子平稳的度过这一时期。

关注【涵妮妈妈育儿经】,在这里获得更多的育儿知识,帮你解决育儿难题,如果你有好的育儿心得和体会,欢迎一起分享,让我们科学育儿,努力做不吼不叫育儿有道的好妈妈。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敏感   孩子   判断力   举止   不良行为   大人   爸爸   不良   父母   女儿   表情   动作   关键   能力   妈妈   语言   方法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