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行创始人感悟篇 | 我们关注的是成长而不是旅行


当下,旅行已成为许多现代家庭的标配。一年下来,大家再怎么忙也会抽空带着孩子和家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若干年后,似乎只有在翻看相片时才忆起,那个地方我曾经去过,那里的食物好不好吃,那里的景色美不美,其他一无所知。旅行对许多人而言,可能只是增加了相机的存储量而已。


—创始人符建国

湘西行创始人感悟篇 | 我们关注的是成长而不是旅行

Vol.1

行走的课堂:观世界,才有世界观。


7月13日红贝军超级指挥官领袖力训练营开拔湘西,出行礼仪是红贝军指挥官全体成员的第一课。在红贝军,我们讲究“没有纪律的出行等于自杀”。我们经常会看到许多研学队伍一路嘻哈打闹、人声鼎沸,惹得周边人群怨声载道,而“低头族”又多有安全事故发生。在红贝军:行是一条线,坐是安静阅读,逢人是礼貌点头微笑;与同行列车上的前后两列车箱的研学团队吵、闹、追、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曾同车偶遇一位深圳某中学的老师,他也止不住赞不绝口:这是他这么多年来看到的最有组织、最有纪律、最有礼貌、最懂修养的一支队伍。

湘西行创始人感悟篇 | 我们关注的是成长而不是旅行

湘西行创始人感悟篇 | 我们关注的是成长而不是旅行

湘西行创始人感悟篇 | 我们关注的是成长而不是旅行

湘西行创始人感悟篇 | 我们关注的是成长而不是旅行

Vol.2

没有计划与总结的出行,

等于走马观花。


还记得我们跟团出行游的场景吗?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干了啥不知道。红贝军的每个出行点,老师在前期都会做好详实的调研。每次出行均让孩子带着问题出发,每个小组再进行PK,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增长见识与阅历。孩子们虽然也惊叹于祖国山河的壮美,也新奇于各地民俗文化的迥异,但更多的时候是围坐在一起头脑风暴,据理力争到面红耳赤。所以,在每个总结会上才有了:看到湘西孩子自由自在的在清澈的河里游泳,发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很重要,让深圳变得更美丽”感悟的胡楠同学。才有了:看到空巢老人,发出了“努力学习,长大尽自已的力量,让空巢老人不再漂泊”感悟的刘雯静同学。

湘西行创始人感悟篇 | 我们关注的是成长而不是旅行

湘西行创始人感悟篇 | 我们关注的是成长而不是旅行

湘西行创始人感悟篇 | 我们关注的是成长而不是旅行

Vol.3

生活处处是教育,

让旅行充满教育的属性。


这句话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很难。首先:对于教育契机的发现;其次:发现后的引导;最后:引导后帮助他人拿到结果。这不仅考验老师的临场应变能力,还非常考验老师的知识储备量。
矮寨大桥的玻璃栈道与刀劈斧削似的峡谷悬崖垂直,与谷底落差达500米,因此引发了许多人的恐惧感。队伍里的张森皓等几位同学微微颤颤,裹足不前。见此情景,海鹰老师立即停止前行的队伍,并迅速将队伍聚拢在她身边。海鹰老师扶着森皓同学的肩膀启发他们:同学们,下面是万丈的悬崖,上面仅仅是一层透明的玻璃,有的同学昂首阔步的过去了,有的同学却闪闪躲躲,不敢前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是什么原因引起了不同的表现?我们应当怎么样正确对待呢?
同学们各抒己见,有人说:勇敢,有人说:“怯弱”,但问到为什么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时,大家都傻眼了。最后,海鹰老师告诉大家:很多人的恐惧是来自我们内心的想法,而当你感到恐惧而躲起来的时候,世界就会变得越来越小,而困难会变得越来越大;不过等到你愿意面对时,其实恐惧也并没有你想像的那么恐怖。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生令我们恐惧失望的事情,考试失败了?失去朋友了?他人对我印象不好了?等等。我们要做的就是尝试做自己害怕的事情:你就不断在增强信心。

德国著名哲学家尼采认为,只有病弱者才会恐惧,才会对生命中可怕与不幸的东西进行否定,才会对毁灭之痛一味地逃避。而强者却会寻找生活的真谛,让自已在放松、自在的生活环境中,追求更坦然的生活状态。学会去正视、去清除我们的恐惧吧,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生命的乐园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最后,海鹰老师扶着似懂非懂的森皓同学慢慢走向玻璃栈道,并放开了手,让他自已勇敢的前行。当森皓走到终点的那一刻,从孩子们会心的笑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仿佛在自信而骄傲的说:我能,我可以做到,我有能力可以做到。
这只是整个旅程中的一个小片段,我想教育的意义就在这里,而这恰恰是红贝军所倡导的“言传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这比起我们告诉孩子一万次“你好棒,你真历害”,还不如切切实实的让孩子感受一次成功的喜悦。

湘西行创始人感悟篇 | 我们关注的是成长而不是旅行

湘西行创始人感悟篇 | 我们关注的是成长而不是旅行

湘西行创始人感悟篇 | 我们关注的是成长而不是旅行

湘西行创始人感悟篇 | 我们关注的是成长而不是旅行

Vol.4

指挥官的定义


作为一名指挥官,坚定的信念、钢铁般的意志、热切的渴望、运筹帷幄的协调统筹、富有煽动的演说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参加完内驱力——学习的动力系统及学习力——学习的操作系统训练营的同学们,虽然已经具备厘清目标、激发梦想、自动自发、努力向上以及高效记忆、时间管理、思维导图等知识的能力,但有知识不等于有才华,有才华不等于有智慧。“学习的金字塔”告诉我们,把学到的东西,内化为自已能力和智慧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传授、教导其他人。
于是,我们看到了小老师为了一个不懂的问题,反复虚心请教大老师。为了把一个知识点讲得更透彻,小学员私下一遍遍的来回尝试。为了把明天的课讲好,连夜组织安排教学教具。这一切80%的工作由小老师亲历亲为、全程统筹,而大老师最多只是从旁指导的角色。

当小老师们眼神坚定、自信满满的走上讲台;当课堂上响起了一阵阵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当所有的孩子专注的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时,我们的小指挥官,长大了,成熟了。

湘西行创始人感悟篇 | 我们关注的是成长而不是旅行

湘西行创始人感悟篇 | 我们关注的是成长而不是旅行

湘西行创始人感悟篇 | 我们关注的是成长而不是旅行

湘西行创始人感悟篇 | 我们关注的是成长而不是旅行

Vol.5

以已所学、回馈社会


以一技之长、感恩之心回馈社会,我们才不负所学,我们的才华才能得到真正的施展。

在古村落调研中,一张保存了几十年的奖状引起了同学们的注意,这是一位年少时成绩非常优异,却因家贫被迫辍学的70多岁农村阿婆的奖状。因为辍学,她的人生道路被止步于大山深处,所有梦想也被重山阻隔。廖浦辛同学被阿婆深深触动而哭泣,她感恩美好的时代,感恩父母替她负重前行,让她能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心无挂碍的安心学习,专心致志的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她哭泣着说:自己不会辜负父母、老师对自己的期望,一定会努力奋斗,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将来去帮助阿婆这样的人,让他们也有机会改变命运,实现梦想。
过惯了锦衣玉食的城市里的孩子,头一次如此近距离的触及贫困,不管是视觉上的冲激还是心灵的震撼,都给孩子们上了生动而又意义的一课。在心理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纷纷明白,那有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自已负重前行的道理。在回程的路上,马路边一辆小车的车牌与林嘉瑶同学爸爸车牌极其相似,或许是因为古村落调研的触动,她想到了毫无怨言、一心一意为自己付出的爸爸妈妈,伤心的哭了起来,喃喃的说:太对不起爸爸妈妈了,还经常惹他们生气。
在随后的帮扶行动中,先前懒散、被动的同学们变得异常的积极主动,他们为贫困的学生买来床单被套,还不辞辛劳的协助他们整理房间;热,顾不得擦汗;累,绝不叫一声苦。让我们在感叹孩子们毅力的同时,更惊叹于他们脱胎换骨般行为模式的变化。

湘西行创始人感悟篇 | 我们关注的是成长而不是旅行

湘西行创始人感悟篇 | 我们关注的是成长而不是旅行

湘西行创始人感悟篇 | 我们关注的是成长而不是旅行

湘西行创始人感悟篇 | 我们关注的是成长而不是旅行

让相册里的旅程变成一次心灵的旅行,让每一次旅行变成有意义的成长,让旅行成为孩子们蜕变的工具,激发他们内心的巨大力量,促使他们破茧成蝶,成为坚毅、激情、乐观、自制力、好奇心、社交智力、感恩精神的人,才是旅行真正的意义所在。我相信,终有些事,会像秋天的落叶,随风飘散;但,终有些事,会像老树的根须,永远扎在孩子们的心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湘西   旅行   栈道   阿婆   奖状   指挥官   创始人   恐惧   队伍   爸爸   同学   能力   老师   梦想   孩子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