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沟通陷阱——你是如何把天聊死的?

昨天刚回到日本的医院,今天就接到了一个妈妈的个案。


我与这位妈妈第一次见面,可她丝毫不带羞涩,一进门就单刀直入:我觉得我女儿有问题!


听到这一句开场白,我有点震惊,心想:为什么你女儿有问题,而你女儿却没来呢?带着这个疑问,这次个案咨询就这样“被开始”了。

亲子沟通陷阱——你是如何把天聊死的?


我说:慢慢来,别着急,先把你家里的情况大概告诉我吧。接下来便是一段长达45分钟的对话,不对,是这位妈妈自己说了45分钟自己家里的情况。简单来说就是这位妈妈的大女儿以不错的成绩考上了第一志愿的高中。可是上了高中之后,女儿做事就变得拖拉,没计划。月考也不复习,分段考试也只是稍微看几眼书就上考场了(在日本一个学期分成了3段)。然后妈妈进入了干着急的状态。每天从吃完晚饭开始催她写作业,写完作业催复习,月考前催看书等等等等。


亲子沟通陷阱——你是如何把天聊死的?


“那她现在成绩怎么样了,退步了很多?”45分钟后我终于拿回了话语权。


“怎么说呢,总体看来也没多大出入。英语还比以前进步了,但是就是那个数学!每天我都不知道要跟她说多少次她才肯做数学作业。非要拖到晚上12点,做不完就说累了不做了要睡觉。我可是守在房门口软磨硬泡的她才肯稍微做一点!你说我......”


“不好意思打断一下,既然成绩上没多少出入,可是你刚才一进来就说你女儿有问题,那你觉得问题在哪里呢?”这次我学精了,我要拿回话语权。


“这还没有问题?她不做数学作业啊!还拖拖拉拉,好几次都直接关门不让我进去!还叫我闭嘴!我养了她这么多年......”


“你有问她为什么不想做吗?”


“有啊!她就敷衍我,说我就不想做之类的。”


“你所在意的点在于她敷衍你,还是说拖拉?”


“她不做作业啊!不做作业怎么行!”


“哦,是吗?那为什么作业非做不可呢?”


“不做作业,不巩固今天学过的知识,考试的时候怎么会做啊?”


“可是你刚才不是说了,成绩没有什么影响吗?”


“......”妈妈表情惊讶地看着我,好像想说点什么,却又没说。我顺势说了下去“从刚才到现在,我听得出你心中的焦虑。可能你担心如果长久这样下去,你女儿会养成一种拖拉不做作业的坏习惯,然后成绩越来越差,然后影响高考,乃至前途,一生的命运。”


“对对对!”妈妈点头如捣蒜。


“那你有跟你女儿说过这个坏习惯可能影响她下半辈子的人生吗?”


妈妈看着我,一脸惊奇的问:“这还用说!这不明摆着的吗?不做作业啊!”


“不,这不是明摆着的。从你刚才的陈述我只看到一样东西:我要消灭你的想法,但是我又不告诉你我的想法。”


妈妈若有所思。



亲子沟通陷阱——你是如何把天聊死的?


你催你女儿跟上你思想的脚步,而你却从不告诉她你的想法。在你女儿看来,她不做作业,成绩也没有下降,她尝到了甜头,自然对做作业这个事情失去了“非做不可”的动力。就好像如果国家每个月给你工资养着你,你还愿意出去朝九晚五地打工吗?


妈妈开始不插嘴,认真听我说话了。


换一个角度说,作业为什么“非做不可”?可能你女儿比较聪明,现阶段教的她都会了,所以她就算不做作业也没有影响成绩。你有问过她现阶段的学习进度她跟不跟得上吗?


“我......没问。”妈妈开始变得冷静。


如果你女儿特别聪明,现阶段的学习进度跟得上,你不是应该考虑让你女儿学习下阶段的课程和练习吗?而不是浪费时间在做现阶段已经懂了的知识,不是吗?


我接着说,退一万步说,做作业只是一个达到巩固知识的手段,而并非最终目的。而学到东西,考到好学校,有美好人生才是你希望你女儿的最终目的。


“对对对,我就希望她以后的日子过的好一点”


你看到的是手段,而担心的是目的,不在一个频道上,自然说再多也是牛头不对马嘴,最后自然也就越说越急。


“那......我现在该怎么办?”


“你要和你女儿好好对话”


“我有啊!我每天都苦口婆心的和她聊啊!她就是不听!”


“你这不是和她聊,你只是要消灭她的想法,并且按照你心中的剧本走下去。真正的对话,是你告诉她你的想法。然后她告诉你她的想法,最后求同存异。”我接着说:真正的对话应该是对话的双方都知道大家“要什么”和“为什么要”。而你和你女儿的之间的对话,你只是站在一个家长的制高点上命令她“要干什么”,但我敢保证,她并不知道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同样的,你也不知道她到底“要什么”。这就是命令式对话。


亲子沟通陷阱——你是如何把天聊死的?


叮叮叮......闹钟响起,一个半小时的咨询时间到了。(在日本,咨询预约时间是固定的,来访者不能现场要求增加咨询时间)。


我送这位焦虑的妈妈到了门口,她最后回头和我说了一句:谢谢医生。虽然还有很多问题没解决,但是我会先按照你的建议,先和我女儿真正的聊一次。


送走了她,我有点感慨。我觉得这位妈妈需要的不只是和女儿真正的聊一次,而是真正理解什么是聊天。


如果她一进来不是花了45分钟和我谈她是如何消灭她女儿的想法并且企图消灭我的想法,让我和她一样觉得不做作业很重要的话,或许我可以和她聊更多,给她更多建议。


我们都是成年人,所以最后她消灭不了我的想法,同样的她也消灭不了她女儿的想法。


但是她消耗了周围所有人,包括她自己的耐心。


我觉得你这样很可惜,你们明明是最亲近的人,而你却把她推到上司与下属的从属关系之中。而作为你女儿,她不可能升职成一家之主,也不会有加班工资,更无法辞职,在这样的关系里,你觉得她的心,还会在你和“你交代的事”上吗?

亲子沟通陷阱——你是如何把天聊死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目的   作业   明摆着   个案   现阶段   拖拉   焦虑   亲子   陷阱   想法   女儿   成绩   妈妈   自然   数学   时间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