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就犯困,是真累了?真正的答案是这些问题,一定要注意

“吃饱犯困、饿了发呆”是种常见的状态,特别是吃完午饭后,身体会变得特别疲乏,很多人会睡午觉来缓解困意。由于比较常见,很多人不会太把这种现象当回事,殊不知,饭后犯困并不一定是正常的,也有可能是疾病发出的信号,要提高警惕。

但是,为什么会犯困呢?大多数人认为,在吃完饭后,血液涌进胃部帮助消化,供应大脑的血液减少,所以会犯困想睡觉。


但是,事实上,还真不是这么回事。


吃完饭就犯困,是真累了?真正的答案是这些问题,一定要注意


饱后犯困,是怎么回事?

经常饭后萎靡不振,很可能是体内激素在“作祟”:

1、跟体内激素有关


通常饭后两个小时内分泌的胆囊收缩素会明显升高,两个小时后此类激素分泌量减少,对于身体而言,胆囊收缩素含量越高就越容易困倦。尤其是摄入太多高脂肪食物,会使得胆囊素水平升高。另外一顿饱餐后,血糖浓度升高,抑制食欲素分泌。食欲素含量降低易引起人们犯困、没有任何精神,尤其是吃淀粉类且易消化的食物时,血糖升高速度更快且易犯困。还有一种是胰岛素,吃完饭后葡萄糖被人体所吸收,大量胰岛素分泌来控制血糖,胰岛素可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多色氨酸含量,在大脑中生成5-羟色胺,然后进一步生成褪黑素,从而让人们产生睡意。另外胰岛素会促进血液中的钾离子跑入细胞中,导致身体处于轻微缺钾状态,从而引起身体疲劳和有困意。

2、糖尿病

嗜睡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此类人体内糖代谢发生紊乱,糖分不能充分被身体利用,从而从尿液中排出,导致体力减退和精神差。饭后食物中的葡萄糖被人体吸收,胰岛素就会分泌出来,帮助控制血糖;胰岛素会间接促进体内褪黑素的形成,从而让人体产生睡意。另外部分糖尿病病人合并脑血管病变以及高脂血症,易引起脑动脉供血不足,使得大脑缺血和缺氧,导致困倦和头晕等。此类人吃饭后1~2个小时就感觉到饥饿,吃得比较多,但体重却下降;看东西模糊、伤口愈合速度慢、晚上起夜次数多、脚易麻木和疼痛,当有以上症状时应去医院做血糖检测,看看是不是患有糖尿病。

吃饱饭后犯困,不可以直接睡觉。刚吃饱饭,胃里都是食物,肠胃正处于运动的过程中,此时睡觉,容易引起消化不良。饭后脑部供血减少,立即减少,对脑血管不利,容易增加患心脑血管问题的风险。

3、脑梗

吃完饭之后就想要入睡,有可能是大脑血管病变引起,那些有脑血管疾病在威胁健康的人可能本身的血液较为粘稠,大脑血管就容易堵塞、狭窄,在吃完饭之后又因为提供给肠胃的血液量增多,导致大脑血液输送速度缓慢。如果长期缺乏血液提供,大脑很容易功能下降,甚至出现犯困表现有,应该警惕脑梗,防止脑血管疾病越发严重。

如何避免吃完饭犯困?

其实,不是所有情况下吃完饭都会犯困,特别是有2种错误吃饭方式的人,改掉后就可以避免。

吃高血糖生成指数食物:如典型的精细主食,白米饭、馒头,它们都属于高血糖生成指数食物。不仅会直接影响餐后血糖水平上升幅度,因较大的波动,造成食欲素下降,产生困倦感,换种思路还能够说明,你在吃完高血糖生成指数食物后,容易犯困是因为血糖水平高了。

吃完饭就犯困,是真累了?真正的答案是这些问题,一定要注意

要想不犯困,使食欲素水平升高,建议大家粗细粮结合,按照一比一或者是二比一的比例,当然还要搭配优质蛋白的瘦肉、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等才会更健康,有利于人们稳定血糖。

饭后一直待在室内:有的人可能饮食方式非常健康,在午饭过后也容易犯困。如果你属于这种情况,就要考虑饭后去走一走了。人长期待在空气不流通的室内,吸收氧气大大下降,二氧化碳越来越多,都容易让人犯困。

吃完饭就犯困,是真累了?真正的答案是这些问题,一定要注意

要想提高身体兴奋度,年轻人也可以学习老人做法,正所谓“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或者通过做家务、喝咖啡、茶水等富含咖啡因的饮品,通过刺激大脑神经中枢,达到精神振奋的目的。

如果你实在抵抗不了,建议你跟从身体感觉,午休20分钟之内,对身体调整最有利,适合所有人群。

中药热透新疗法。该疗法采用传统中药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不吃药、不打针、内病外治、经皮给药、离子渗透、效果明显、绿色安全,为广大顾客朋友开启了治疗常见慢性病的新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羟色胺   脑血管   胰岛素   胆囊   困倦   血糖   激素   食欲   饭后   糖尿病   大脑   血液   食物   身体   答案   水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