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会吼叫孩子

你为什么会吼叫孩子


很多家长习惯用大喊大叫的方式来管教孩子,为什么呢?因为太有效了,尤其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只要父母大喊一声,小孩立刻愣住了。从此以后,你只要大声一吼他,他就听话。你只要声音不高,他就不听你的,继续玩。为什么呢?他在等你喊他呢?因为你只要不大声喊他,不打断他,不吓唬住他,他就觉得这一切好像是正常的。因为他并没有学会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他并不知道这个事情的边界在哪儿,他是凭你的吼叫来判断这个事儿的正确性的。


你为什么会吼叫孩子

大声吼叫也不是完全错误的,在孩子处在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可能会救他的命。比如,他在过马路,没有注意到来往的车辆,这时候,你的大吼一声会特别管用。



如果在正常生活中经常采用大喊大叫的方式对孩子进行管束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更可能会出现人身攻击、语言攻击或者懦弱,缺乏积极行为表现。


你在大喊大叫的时候,他也跟你学会了大喊大叫。大喊大叫看起来会非常有用,但是它会导致孩子怀疑父母到底是不是爱他。大喊大叫会让孩子觉得特别的孤独,特别害怕。


父母只要一翻脸,声音一高,拍桌子,摔个东西或者怎么样,孩子就立刻会觉得父母不爱他,而孩子觉得父母不爱他的时候,他就会把自己的一切错误都归咎为反正你不爱我,我就这样。他会用叛逆的手法来跟你对抗,这就是你越喊孩子越叛逆,甚至学你的样子的原因。


假如你的配偶或者你的领导每天冲着你大喊大叫,你觉得你能变好吗?你是不是会想办法跟他对抗,然后来证明我是对的,或者我会做这事,我就不做,不让他知道,远离他……


大喊大叫既然不能改变你,怎么会改变孩子呢?如果你经常用大吼大叫的方法来教育孩子的话,孩子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特别是学习遇到障碍、学习成绩差。你的大吼大叫也不能帮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


比如每天早上起床送孩子上学的时候,很多父母在后边催快点儿起来,要迟到了,你怎么搞的,怎么这么慢……。一天到晚这样催他,有用吗?你这样做根本没法帮他养成一个良好的时间习惯。你这样做只会让他觉得妈妈是个闹钟,他判断自己该几点出发,唯一的条件是看妈妈疯到什么程度。等我妈真的抓狂了,这时候才该走了。这样他一辈子都不会养成一个良好的时间习惯。他其实根本没法知道自己怎么做是对的。


你为什么会吼叫孩子


你只所以会大喊大叫,真实原因是你想表达你内心的愤怒。当你真的愤怒的时候,你可以先告诉孩子说,我现在真的快要疯掉了,在我平静下来之前,我得先处理好我自己的情绪问题,然后离开去干自己的事。


造成父母大喊大叫的主要原因来自于。

第一、遭受强烈挫折的反应。

你会觉得我怎么这么无能,我怎么连这事都搞不定,他怎么会这样……

第二、我的父母就是这样对我的。

第三、大喊大叫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第四、大喊大叫是我唯一的选择,除此我也不知道怎么办。


首先你要学会做一个倾听者,然后通过理解让你自己平静下来。就是你要认识到自己愤怒的信号,当你自己开始出现愤怒的时候,让自己冷静或者先离开,等自己平静的时候再来处理这个问题。用低声细语来替代大喊大叫,在很多教育的书里边都会告诉我们,声音越小教育孩子威力越大。你小声的认真的把孩子拉到身边,跟他说话,他会更容易听得进去。


大吼大叫的心理原因是来自于愧疚。当父母看到孩子做了错事以后,他的内心会产生极度的羞愧,他会认为这个肯给我丢脸。而这种羞愧会形成一种力量,然后把他吼出来。这是你转移你自身压力的一种方式,但是你让孩子来承受这个东西,这是不公平的。


你为什么会吼叫孩子


现在生活中焦虑的孩子变得越来越多。比如说孩子如果没有跟妈妈在一块,他就睡不着觉。妈妈回家晚了,他就不停的打电话催你。妈妈没有去接她放学,他就哭。这都是焦虑的表现。甚至她不愿意去做一些陌生的事,有一些事儿你让她去做。她说我不去,我害怕就是做不了,他不敢见陌生人。这都是焦虑的表现。会感到紧张,对自己没有信心,担心在学校无法取得好成绩不去上学,不愿意参加学校活动,总是担心很多未发生的事。


有的孩子喜欢跟妈妈说,那如果什么……怎么办?这个不是小孩问话的趋势,小孩正常问话的趋势是为什么?这是什么?有好奇心才是正常的。一个孩子比大人担心的事还要多,这是不我们所要担心的,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他怎么去学习新的知识。


这些都是父母自身的焦虑带给孩子的。焦虑是一种大脑功能障碍。焦虑是非常强烈的情绪状态。当人们面临不确定状况的时候,无法对事件结果做出预测,在不能确保他们的选择是否正确的时候,焦虑就产生了。焦虑是遗传、基因、气质、经历等多方面因素的一个综合体,没有哪一个单独的因素可以解释这一切。包括有很多人遭遇到外界的冲击,也会产生这种问题。比如说父母离异,有人去世,暴力事件的伤害者,性骚扰,生病住院等等,这些事都会引起焦虑状况。所以有时候各种各样的事都会导致焦虑。在所有这些因素当中,如果你希望改善孩子的焦虑状况,你唯一能控制的是你自己的教养方式。


要想改变孩子的状况,你不能要求孩子说你不许哭,你不要焦虑。你教养方式的潜移默化的改变,就能够带来孩子焦虑状态的变化。


什么样的教养行为会导致孩子焦虑


第一、导致孩子焦虑的教养行为父母的过度恐惧

直升机式的父母大家听过没有。就是父母天天在你周围飞来飞去。像苍蝇一样,什么事儿都要管,什么事儿都要盯着。无论是对儿子还是对孙子的任何事,吃东西穿衣服,走路……,一天到晚盯着。当一个父母是这种直升机式的这种人物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会把孩子搞得特别的焦虑。包括整天问孩子说冷不冷,疼不疼,可以接受吗?考试能不能及格?你感觉怎么样?你跟同事关系好吗?有人欺负你吗?天天问。实际上孩子生活可能没有那么糟糕,但是你整天在他面前呈现的都全都是担心,就是会让这孩子觉得生活中好像到处都是陷阱,生活中随时都会出事儿。


第二、强化孩子对危险和失败的理解,就会导致了孩子对危险和失败的曲解。


比如说整天跟孩子强调陌生人都是坏人,对整个的环境产生担心,一个人成绩不好,这辈子就完了,甚至说你成绩不好,将来出去吃屎都赶不上热的。衡量一个人能力高低的,绝不仅仅是成绩,成绩只代表着你会考试。中国会考试的人最不值钱,跟那些会考试的人不一样的人,才是最值钱的人。


上了清华北大,跳楼的人很多,那你为什么不看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的情商是不是足够,孩子乐于助人,孩子有男子汉的气概,孩子愿意探索,甚至孩子喜欢写作文,但是数学很差,这有什么不行?


第三、拒绝或者是批评的行为

就是经常拒绝孩子的要求或者批评他的行为。他想要去做什么就让他去做,去探索,不要担心他会搞破坏,这是一个孩子的天性,从小不让做这不让碰那,他长大了就没有那个能力


第四、家庭冲突

家里边儿吵架打架,家庭不和睦,夫妻之间只要吵架,孩子就会有自我归因,这个特别重要。


小孩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行为习惯,就是自我归因。小孩看到这两个人打架,哪怕这两个人不认识小孩,都会认为跟他有关系,这是自我归因的一个行为,何况是爸妈打架。尤其是有很多爸妈在吵架了以后,拿孩子撒撒气说都怪你,要不是你这样,我跟你爸会吵架吗?


当你发出这样的语言的时候,孩子自我归因会变得更加的严重。你们见过很多家庭离婚的时候,只要父母离婚,孩子就会说说爸爸,我以后乖乖的,你不要走好吗?因为他觉得是因为我不乖,所以你才走的。当孩子有特别强烈的自我归因行为的时候,你就要在孩子面前谨言慎行,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大声的呵斥,在孩子面前去跟人发生特别多的冲突。这会让孩子觉得特别的担心,所以这些都是我们说和孩子的焦虑水平有着特别明显关系的一些行为。


如果你喜欢,对你有帮助,请点赞关注,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孩子   都会   教养   焦虑   事儿   大声   愤怒   小孩   担心   状况   父母   习惯   自我   妈妈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