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平常心,让生活处处皆太极

生活处处皆太极

「保护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养正自己,真心实意,把自己做好」,则万事妥帖。

这句教诲来自于我的太极老师杨杰先生。我很感谢这句指引。说实在的,我们生活中会遇到许多烦恼、迷惘和不确信,每当心中迷雾升起的时候,我总会想到这句话,它会带来一份相信和笃定:凡事关照自己的起心动念和行动过程,以真诚的心,行的正,不贪求,尽自己最大努力,那么,对结果对他人,都放掉期待,一切顺其自然。

所谓真心,就是真诚的心,而实意,则是实际行动。不能光想或只是说,得付诸行动,知行合一。

七月,我开始和陈氏太极第十二代传承人杨杰老师学习太极拳,从老架一路开始。在学拳的课堂上,不时听到杨老师分享他二十多年来学拳的体悟。他的表达很有个人风格,有一些很新鲜的词汇,但一琢磨又觉得特准确,马上就能get到那个点。他把拳法、太极心法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常常用特别接地气的语言,很轻松就把大家生活中的困扰用太极道理做了阐述和化解,时常让我们这些学拳的新人不由地静默,再回以频频点头。

虽然之前学过很多高大上的知识,也有一些领悟,但学习太极拳依然带给我新的触动。首先练拳的过程是一个既养身又静心的过程,大夏天打拳出一身透汗,身体很舒服,心也不会散。我才了解到,太极拳并不是我以往以为的,只是一种特别柔和缓慢的适合老人养生的运动,它其实是古人身体力行总结出的一套深度螺旋运动,长期习练,能够打通气脉,让真气在体内运转,而找到两肾之气,则相当于找到了生命的能源库,人自然能获得健康、活力、喜悦和长寿。

此外,就像杨老师在课堂上一再提到的,人生需要有意识的修与养。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很大程度上在消耗和伤害身心,很容易让人处于躁动、杂乱的状态里,此时,如果一个人能够守住自己的中心,有定力和内聚之气,就能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中保持平静和清醒。

杨老师的许多话像一根绳子把我拉回到心里,我于是想,或许可以邀请他把自己二十多年来练拳的体会和更多人分享。于是,八月到九月之间,我和搭档崔以达联合制作了这档视频课《身边的太极》。一是纪念太极来到我身边,二是表达「生活时时处处皆太极,道不远人,就在身边」。

求道的人

杨杰老师生在贵州,长在云南。很早就失去母亲的他,一个人漂泊异乡多年,吃了许多苦。20出头来到北京主修古典音乐,弹得一手钢琴。他和朋友组过乐队,在电台当过音乐编辑,在电视台做过现场伴奏,一度痴迷于音乐的世界,常常闭门弹琴连续好几天不出门。

某日,因另一位玩音乐的朋友介绍,认识了后来的太极师父杨松泉先生。最初只是想去尝个鲜,也觉得太极拳是老年人的事儿,没想到去了就放不下了,开始跟着练,一练就是二十年。杨松泉是太极名师陈照丕的外孙,传承了陈氏老太极的根脉,杨老先生一生教拳,带过很多政商名人,但为人很低调,现在70多岁了,依然生龙活虎。

杨杰老师跟着杨松泉先生学拳、练拳,二十余年一日不辍。他是做什么就要做好的性格,弹琴是这样,练拳也是。有段时间每天练拳八小时,结果一条胳膊练出了血疮,后来长到整条胳膊满满当当,像是被烧焦了似的,吓得人都不敢看。他的师父只说,你要是能忍得住,就忍着,也不用看大夫,用盐水擦一擦就好。一个月之后,血痂全部褪去,整个人像从里到外被清洗了一遍,焕然新生。

视频加载中...

杨杰老师介绍短片

很多人练了一段太极拳之后,身体上都会出现各种反应。像以达说他有段时间双手蜕皮严重到连手机都无法识别指纹,而其他人则是不同程度地这里痛那里痒,或者皮肤上长各种东西。杨杰师父说这些都是身体在排各种湿寒之毒。现代医学中也有一个类似的概念叫「好转反应」,就是身体在某种有效治疗后会出现的看似恶化的现象,但其实是身体好转的表现。就像中医说的,能发出来都是好的,最怕淤堵在里面,外面都不发作了,那就糟糕了。

以平常心,让生活处处皆太极

好转反应不只是在身体上,更是在心灵上。大概是练拳初期,杨杰老师生活过得特别窘迫和绝望,那阵子每晚睡前他都会床边点一根蜡烛,蒙上脸,特希望一觉睡过去再也别醒来。有一天蜡烛突然倒了,点着了窗帘,他从梦中被呛醒。和死亡打了个照面的那一刻,他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上天有好生之德,也得你自己“好生”,上天才帮你」。自此,他振作起来,更认真的练拳,养正自己,直到找到了陈氏太极强调的「一」,也就是两肾之气,学拳算取得一个成绩。后来,师父杨松泉提出让他替师传拳,教会更多的人。

杨杰老师一直说自己身上背着太极,背着传拳的师命,所以他从不敢懈怠,也不能做任何违背太极之道的事。「身边的太极」是他传道授业的一次尝试,希望通过视频内容,把他在生活中对太极的体会,分享给有缘人。

杨杰老师的女儿善修今年四岁,是一个非常可爱聪慧的小姑娘,我们都爱到不行。在育儿方面杨老师也很有自己的见解,虽然他并没有特别总结,但我觉得那很像东西方理念的结合:既包含东方的守规矩、懂礼仪、会生活,又有西方提倡的尊重个性和自由发展。而育儿之道的奥秘就在于父母养正自己,若父母能够做好自己的角色,在抚育孩子的过程中不忘谦虚学习,修正自己,那养出的孩子自然是健康正能量的。不管是亲子之间,夫妻之间,同事之间,朋友之间,都是如此。

很多人问太极和道教有什么关系,杨杰老师直言,我们是真心向道,但没有教。加个「教」字难免就会竖个框框,而道没有框架,没有门派,没有边界。

回归平常

少时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本上总有这样一句话,「一切物质都遵循客观规律,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我于是把书从头翻到尾,再从尾翻到头,一行字也不放过,就想知道这个客观规律到底是什么。只可惜怎么也找不到。

后来接触更广泛的哲学、生命科学,听说了「道」、「永恒之真实」、「不变的一体」,再接上在生活中不断体会,隐隐约约感知到似乎有个东西一直在生活中运行、穿插其中,只是我们身在其中太久,反而看不见它,就像鱼不知道自己在水中。

太极似乎就是在阐述和总结它。太极既是至高的生命科学,又是至平常的生活道理,它教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守正养气,修养身心,让心简单又光明,最终淬炼成金。

道是什么?我还说不清楚。我只想说,当杨杰老师和太极(拳)出现在我身边,当我的搭档崔以达出现在我身边,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我、改变着我。我开始从某种躁动和悲伤中更安静了下来,更能体会心平气和的生活是怎样的,也更关心最普通最家常的日子要怎么过。

以平常心,让生活处处皆太极

看一看身边,发现太多人都越长大,一张脸越晦暗,越纠结。陈旧的记忆堆积在身上,人总是沉浸在过往的喜怒哀愁里面,或怨怼或自责或仇恨,心里布满褶皱。所以杨杰老师一直提醒我们,人活着要不断删除内存,不要被过去的事困住、拖住,大大方方地活在现在,把自己的生命养好。

无论我们的心飞得多远多高,最终还是回归到每天最平常的生活,就如杨老师说的「吃喝拉撒睡」。这五项就是五行,当一个人「吃喝拉撒睡」都能正常无碍,他自然神清气爽身心健康。记得林语堂曾说,幸福的人生就是不失眠不便秘。十几岁时看到这句话又困惑又不屑,这难道不是最简单的事吗?二十年后才发现这真是至理名言呢。

诚挚邀约

这次视频是我第一次这么长时间上镜录节目。录之前根本没想什么,素个脸就开机了。录完后才发现两台机器的色温不同,颜色出现很大偏差,第二次又开始换设备,还化了妆,后来又发现化了妆还不如没有呢,哈哈。

这次全程除了杨老师外,就我和崔以达两人操作。我们都不算专业人士,只是用一腔热情在做事,所以出来的效果一定无法跟专业团队相比,还要请大家多包涵。但是杨老师讲的内容的品质在那里,我们也都是真心实意在做这件事,所以,相信您只要愿意看,一定会有很大收获。

我们大概花了七次录制。每次录完回去,总是不经意间就会想起杨老师说的某句话,它像水流般浸到心里,细细品味,很有味道。不管是做事,做家务,和人相处,我都更平心静气了,常提醒自己,「守正自己,真心实意」。

以平常心,让生活处处皆太极

这些内容是我练拳2个月时录制的,因为我对太极和太极拳的认识还相当初级,向杨老师提的问题也会比较业余,但它会很适合所有关心如何把生活过踏实的人来看。我们聊了13集,内容涵盖健康、情绪、两性、亲子、饮食、守一、推手等各个层面。我在想,或许一年后,我们再来录制《身边的太极》第二季。那时候必会有新的角度和体会,再请杨老师分享。

诚挚邀请您来看我们这个夏天的作品「身边的太极(第一季)」(视频请搜索我们的头条号),也邀请您转发给身边的亲人、朋友,共同学习,一起用心把生活过好,让智慧进入生活。

(完)

作者:涵予大朋友(微信公号「Now归心之旅」创办人,邀您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太极   都会   真心实意   太极拳   生命科学   平常心   师父   平常   身体   身边   过程   自然   老师   朋友   内容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