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该怎么办?

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该怎么办?

你生而有翼,为何匍匐前行? ——鲁米Rumi


「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该怎么办呢?」这是某天归心之旅公号文章底部,一位女孩子的留言。

大概是感知到了她留言背后的某种情绪,这提问在我心里盘旋了好久。虽然当时有简单回复,但我决定再回复一次。

很自然地,我想要谈到「比较」。一说到「比较」,首先就会想到我的母亲大人。

我妈妈和那个年代的很多女性一样,受到了《红色娘子军》、“不爱红妆爱武装”,“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教育洗礼,个性很要强,脾气比较急躁。加上是小学老师,学校每周都有教师评比,所以,对于我和弟弟,妈妈也是动不动就会说,你看谁谁谁人家怎样怎样,你怎样怎样。我记得小时候最反感妈妈拿我跟小我9岁的表妹比,说你妹妹那么小但嘴巴很甜,好会说话,你看你,叫你去给长辈敬个酒,你老是往后退,一点出息都没有。妈妈说的时候很严肃很强势,我那时候消化不了这些情绪,加上青春期叛逆,心里相当愤怒和委屈。

长大后,我把自己性格中某些自卑、爱比较、不自信的部分全都归因于我母亲的教育。每当听到她说“你比谁谁谁XXXX”的句式,就怒不可遏。我试着和妈妈沟通你这样的表达会让孩子很不自信,能不能不要总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较,母亲大人振振有词地回:不比较哪里有进步!就是要和别人好的地方比!……我一句话也反驳不出来。

大学毕业那年我决定报考清华大学的研究生,就没去找工作,租了个房子一个人苦哈哈地复习。压力很大,人也比较抑郁。一天,在逛书店时无意间看到一本书,书名是《生命的重建》,作者露易丝·海。我并不知道她是谁,买回去在小房间里认真翻阅。印象中每个章节都是像诵读的诗行那样的短句子,但我竟然边看边大哭,似乎文中那些充满治愈力的话语句句都是对我说的。后来恸哭的声音太大,以至于邻居紧张地跑来敲门问到底怎么了(哈哈)。我那时完全不懂疗愈是什么,也不见得真的get到露易丝·海女士书中多少精华,但后来回想起来,我相信那次于我而言是一种疗愈,至少,是一次很大的释放。同时,也种下了一粒小小的种子。

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该怎么办?

露易丝·海女士

露易丝·海女士一生核心的分享就是爱自己,全心全意接受自己,全身心体会自己的完整、完满和完美。她的经历很曲折,童年家境贫寒,自幼父母离异,5岁时遭强暴,少年时代一直受到凌辱和虐待。她后来逃到纽约,成为一名时装模特,并和一个富商结婚,但14年后婚姻破裂。之后还患了癌症,得病后她开始在自己身上实践整体康复的思想,首先便是从自爱开始,完完全全接纳自己。半年后,癌症消失了。此后几十年,她写书、演讲,是美国极负盛名的心灵导师。

相信我们都在不同的老师、书籍那里听过「爱自己」的说法,尽管这个话题有时会让人觉得非常鸡汤非常肤浅,不够高级。我也始终有一种不明就里,模模糊糊的感觉。尽管我很尊敬的迪帕克博士也一直和我们说,「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虽然我很认同这个见解,它也的确在某种程度上化解了一些自卑和自疑,能够适时调整失衡的心理和情绪,但我始终无法彻底把它活出来。每当看到别人又有进步了而自己停滞不前,或是人家的生活多么光鲜亮丽可自己看上去灰头土脸,这种不自觉的比较的习惯还是挺重。

就像留言的那个女孩子问的,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我后来发现,这是大多数女性都会存在的习惯,无论她在大家心中是多优秀、美丽,却都会存在莫名的自卑感。


对我帮助最大的是杨定一博士。从接触他的『全部生命系列』这一年多以来,很多原本似是而非的概念逐渐清晰透明,许多头脑的习惯和习气逐渐转弯、脱落,这完全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全部生命系列」与市面上99%的身心灵学说都不同的是,它完全不主张大家再去进行任何的心理分析和回溯,只是透过「臣服」——无论发生什么,一再地接受、一再地允许,一再接纳,而不要再用任何心理学、灵性学说的知识、信息、哲学去分析自己的起心动念,仅仅这样就已经能够“清理”我们太多的负面情绪。而后透过「参」——不断打破头脑的惯性认知和我们的自定义,不断问到底「我是谁?」透过这两大法门,回到意识源头。

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该怎么办?

杨定一博士

和露易丝·海一样,杨博士也反复说到到「爱自己」。但博士对爱自己有更深的阐述:爱自己,不仅包含「我」这个身体、姓名、性别、身份、社会形象等等的自己,而是爱我们真正的本质,爱在一切形相之下那永恒不变的存在。当心中有这样一份爱,我们自然也就接纳这个“小小的自己”,“不完美的自己”。自然,注意力不断内敛、内收,回到自己的中心,内在的稳定会生长出来,像一棵树,不再会被外境带着跑。


所有的痛苦皆源于人对自己的不满和匮乏感,而透过「臣服」和「参」,那些认为自己不足够、渺小、卑微的念头像泡泡一样一再粉碎,你会慢慢意识到,全部这些都不是真的,只是我们成长过程中不断被局限了的认知,只是头脑建立起来的某种脑回路(习惯)而已。

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该怎么办?

不断臣服,不断接受,把心收回来,守住自己

如今,当我再次回想起妈妈当年的种种比较和批评,心里几乎没有任何感觉了。一位年轻气盛的母亲,一个性格内向的孩子,她们在那些年爆发了一些摩擦和冲突。过去的事已远去,今日的你我,并非身形长大了的旧时孩童,我们的身心早已不断汰换。

我们的头脑总是不停地进行二元对立的比较。有高就有矮,有长就有短,有黑就有白。这种认真的区分,变成了桎梏心灵的牢笼。头脑也永远都想追求好的,避免不好的。可惜的是这个时代认定“好”的评判标准似乎很单一,很肤浅。再漂亮的女生都还想整容变网红脸,50多岁非要装扮成20多岁的样子。看上去网络让人更自由了,深究下来却发现人也变得更浅显更脆弱了。大家对网红、明星的关注,远远多过对自己的关怀,与自己的相处。人们口口声声说着爱自己,却并没有真正的尊重和接纳自己,反倒内心的不安全感导致在行为方面更自私了。

爱自己吧。从今天,好好对待自己,重视自己的每一个特质,不要称它为优点或者缺点,就单纯地看,像欣赏一件艺术品。每个人来到这世上都不容易,都自带勇气、热情和荣耀的光环,可是我们的受限的思维和视角,让我们看不见自己的美好与珍贵,总盯着外面某个角落。


请记得这一份荣耀。无条件的荣耀。婚礼上,牧师会问,无论贫富贵贱,无论健康好坏,你都愿意和Ta在一起吗?那,请把这句致辞说给自己:无论贫富贵贱,无论健康好坏,无论美丑高矮,无论成功与否,我都愿意珍重自己,活出自己。

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该怎么办?

把自己活为一首鲜活的诗歌。(鲁米)

当我们开始爱自己,内在稳定而饱满的能量就出来了。你会找到自己最舒服的位置,以最自在的状态活着。你不再会想着和谁比较,因为你知道和谁都无法比较。玫瑰怎么与牡丹相比呢?雏菊和百合,本就是不一样的风情与姿态呀。

你只会活出自己心中的善意、真诚和光亮,你会以今生最擅长的方式去行动和服务。无论扮演什么角色,你都很知足地履行,待人待事平等如常。你的脸上会绽放出独一无二的笑容,你的唇齿会说出自己的话语,即便是衰老、坎坷,它们带走了青春,生出华发和皱纹,那也是你赤诚走出的独有的生命轨迹。

「你生而有翼,为何匍匐前行?」鲁米这句诗真好。送给我们。愿安好!


作者:张涵予(公众号「Now归心之旅」创办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荣耀   都会   归心   贵贱   贫富   头脑   情绪   女士   母亲   博士   习惯   留言   妈妈   生命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