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求”创造出的奇迹,是我们想像不到的大丨我的「改命史」

“无求”创造出的奇迹,是我们想像不到的大丨我的「改命史」

「命里·命外」

“无求”创造出的奇迹,是我们想像不到的大丨我的「改命史」


从来没想过,自己也能透过文字去分享些什么,更没想到能写出10篇关于算命改命的篇幅,毕竟我的这些经历跟很多修行人相比,也不算什么,不过若是能给一些有缘的朋友一些指引,那还是非常荣幸的。


这还得感谢一位前同事,积极鼓励我发表自己的文章,也就这样开始了这一次的作者生涯。从来没想过,没有『求』,许多作品却这样生了出来。生的好坏美丑都无所谓,它都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经历,都是神圣的。


其实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许多事心中并没有特别规划或者设想过,反而做出了回响。这就是古人常说的「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到现在,我才发现自己原来对于这句话的理解那么浅显。

“无求”创造出的奇迹,是我们想像不到的大丨我的「改命史」

几年前的我极其热爱社交,所以累积出了很多人脉,那时大家都叫我“乡长”。只要需要什么资源,大家都会来找我介绍,因为知道我都是纯分享,没有任何私心贪念。有一次的聚会上,我认识了O弟(因为他英文名字开头是O),年纪比我小几岁,加上又是老乡,很快我俩就熟络了起来。后来有两次他准备换工作,刚好我有机会就介绍给了他。再后来大家各忙各的,也就没有联系了。


过了一年半,有次回家过年,特别跑去从前爱去的商业街,重温旧日时光。走着走着,突然就看到O弟和一位女士在不远处。我很开心地大喊他的名字,并快步走到他俩面前:「太巧了吧,你怎么在这?」他也很开心,「我也回来过年啊,陪我姐姐来逛街」。当我看到她姐的时候,吓了一大跳,擦一下眼睛说:「欸?你是不是Motomi?」听我这么问,他们俩都吓到了。


「你们认识??」我回:「对,我一直都想联系到你姐,再次感谢一下她」。


她可能忘记了,但我一直记得。20年前刚刚去美国,因为人生地不熟,恰好遇到她和男友,他们帮过我一个忙。只是那时没有微信这样的工具,所以没有保持联络。但我常常会回想到她,内心充满感激。好像能量交替转换一般,她帮过我,我在上海又帮了她亲弟弟。


而20年后,我们又以这样的形式再次遇见,生命的安排就是那么刚好。我相信她和我一样,那次在美国帮我,她一定也没想过要任何回报,就是很单纯很快乐地帮助我这个陌生人。当我们用这样的心态去面对和处理身边任何的事,无论是好事或坏事,宇宙都会在某一个时间点给到我们想不到的惊喜。


那一次的相遇,好像打来了我更大的视角和敏感性,我开始更多体验到「给予」和「无求」这两种心态会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无求”创造出的奇迹,是我们想像不到的大丨我的「改命史」

其实好像从小到大,我内心深处都是抱着这样的心念。只是进入社会后,难免会被教育说不要那么轻信,不要那么“好心”,那样实在“太不精明”。好像人越长大,做什么事都要有条件、有好处。


最常见的,就是大部分家长都认为孩子一定要有好的成绩,才能换来好的未来。所以给小孩太多压力和负担,而我们常看到在这种充满压力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内心充斥着很多负面能量,很容易紧缩。可能他确实得到了一般人认为的好工作,也赚到了一些钱,但是内心从来不满足,而且还会歧视不如他的人。


另外,好多父母都会和孩子,特别是向女儿灌输:一定要找一个家境富裕的老公,认为有了物质才能保证一生幸福。从前媒体资讯还不发达时还不太明显,但如今网络资讯过于便捷,特别从今年开始,一件一件事情被报道出来,极度颠覆了人们的认知。


为什么「求」到了好的物质条件,包含好的学校,好的工作,好的另一半,可人生还是不如意?我想很大程度上是眼前可见的物质,让人内心的贪念和不安全感更重了。几十年前物质生活非常简朴的年代,人们反而互相信任、很敞开。反而钱多了,物质生活发达了,人们越来越吝惜给予,所「求」更多,内心仿佛有个无底洞,怎么填也填不满。匮乏感特别重,更不要提会懂得感恩万事万物了。


我家里有一位全家都很尊敬的长辈,是第一批移民去美国的华人。他们恰好赶上了美国经济起飞的阶段,所以家庭环境特别富裕,也会常常做一些法事、放生、捐款等活动。有一次她告诉我:『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我发现我捐越多款,就会回来更多。我之前没有告诉过别人,但最近体验特别深所以分享给你。』这其实就是给予的力量!

“无求”创造出的奇迹,是我们想像不到的大丨我的「改命史」

一般我们因为从小就区分“我的”“你的”,所以很自然觉得钱是属于自己的。以前听到有的企业家说钱不属于自己,是属于社会的时候,会觉得他们好虚伪。后来才发现,这句话相当真实,尽管不排除有些人只是模仿这个说法,并非出于真心的领悟。


当你不把钱看做是自己的,自然就懂得分享,而这个能量会伴随你的善意流向那些真的需要的人身上,无论他们是一位专门骗钱的骗子,还是街边的恶霸,钱会主动辨别因果关系而跑到该去的地方。而当他们顺利到达该去的地方时,完成了他们的果,还消了我们的业。这也是自古会流传下来一句话——破财消灾。其实都是有原因的。


所以,当你明白了这样的关系,如果自己的财产有损失时,可能是股票失利,可能是被骗等等,我相信你的内心会比较好受,甚至,可能还会想对损失说声“谢谢”!


不过,我这位有钱的长辈也因为物质的富裕,所以养成了凡事极其唯物的习惯。我亲身见证到她的生活是多么的不快乐。「求」带来了很多期待和欲望,而换来的常常是失望甚至绝望。好比从小花了那么多钱供孩子买好东西,念名校,结果长大后他们不听话,没有按照父母设想的生活去走,这时候,许多父母心理上都会很受不了。


其实这都是我们因为想要的太多,求取的太多,而下了不合理的种子,加上世人对于「成功」的定义非常片面,所以才一再感到失望或受伤。


我们从小到大都被教育要去追求,去得到,去获得;却很少被引导去开心地无求、真诚地给予,快乐地知足。仔细体会,这个时代和社会像是颠倒错乱的,让一个个人越活越“小”,越活越窄,越活越自我。

“无求”创造出的奇迹,是我们想像不到的大丨我的「改命史」

很多人一听到「无求」,心里会很反感很排斥:怎么能无求呢?难道不去追求了吗?那这社会怎么进步呢?我们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呢?


其实,跟一般人想的刚好相反,「无求」和「无为」并不代表不去做规划和不努力,而是心中放掉非怎样不可的期待与执着,不是为了一己私利去争夺,而是心怀广阔,为了更多人的利益、好处,去做事情,「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心无旁骛,制心一处。


能做到这样,反而他是更努力更投入的那个,而且更敢于拼搏,敢于挑战一般人不敢尝试的,因为他不会把一己得失看得那么重。


感情中,因为「无求」,所以不会因为另一半的言语或行为,影响到自己的情绪。而因为「无求」,反而会照亮自己的每一处,让另外一半或家人反过来欣赏你。工作亦是,不需要去花时间讨好老板或同事,也不会因为短期没利益就不花时间培养自己做事的能力。他会完全投入在自己,愿意在每一刻用心体会,用心与同事沟通,用心完成每件小事。


若是这样,你们觉得是不是可以创造出一个更意想不到的结果呢?


当然,能够做到这样的人,少数人是生而知之,大多都需要透过后天持续的学习,去真正地了解生命的真谛。


学习什么呢?


把从生出来到现在所建构起的「小我」(ego),像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剥开,回归到自己的真心,回到最简单的状态。


· 未完待续·


作者介绍

About Author


元先生,留美七年,连续创业者。曾任职于时尚、娱乐、互联网、媒体、大健康等多个领域,现为一名植物基产品经理


· 版权声明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都会   物质生活   美国   富裕   能量   想像   物质   内心   同事   用心   父母   奇迹   孩子   时间   社会   作者   更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