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阅读很多书,生活依旧水深火热?古人的“书读百遍”才是正解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听老师说了很多遍,我一直不解,为啥到了百遍,就能明白了呢?是什么道理呢?

一年阅读很多书,生活依旧水深火热?古人的“书读百遍”才是正解

近期无意中听到一个京戏,莫名牢牢被抓住,向来对戏剧无感的我,居然听出了百听不厌的感觉来,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我不禁细细的体会,其中又是什么道理呢?

从小我就很喜欢看书,尤其对于来了兴趣的书,都是加紧连轴地看,恨不得早点知道大结局才好,看完了,情节都知道了,也就满足了,过瘾了,也结束了。即使偶尔再去翻翻,也不会有细细品读的想法。我到底喜欢的是什么呢?不得不说,情节的发展变化,带给我极大的好奇心的满足,求新鲜、求新奇,是我的状态。所以,一旦没有新鲜感了,就觉得无聊了,转而继续追逐下一篇了。

一篇又一篇,一本又一本,渐渐发现,多离奇的情节,也不再能打动我了,仿佛被刺激久了,就麻木了。并且,看来看去,装了一脑袋别人的故事,我还是那个我,我的生活还是水深火热,这种无用的事,有何意义?于是,心中生出深深的厌倦,索性什么书都不看了,一放下就是将近十年。

一年阅读很多书,生活依旧水深火热?古人的“书读百遍”才是正解

近几年,被吕老师各种“威逼利诱”,又重新开始看书。总是遇到各种不懂,吕老师也很少解释,甩过来一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心里不服,亦不屑:哼,一百遍又怎么样?内容还不是这些,该不懂还是不懂,我就不信读再多遍能有什么用!既然心中不信,当然也是不会去踏实实践的

还好,我不是一个人在走路,现在回头看,有一位老师的陪伴是多么重要!每次读不下去的时候,吕老师总会“恰好出现”,要么鼓励鼓励,要么敲打敲打,要么诱惑诱惑,反正就是没让我停下来。渐渐地,我终于明白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奥秘!

百遍,到底会发生什么?以前的我,别说百遍了,有些长一点的文章连两遍三遍,我都看不下去,为什么呢?

因为着急啊,因为无聊啊,因为抓不住任何新鲜感了啊,只感觉一颗心浮躁的快要跳出来,脑袋里蹦出一个又一个念头:多浪费时间啊,有什么用啊,重复做事是不是太没效率了……书没念多少,心里已经波涛汹涌了好多回,情绪也走过了N个万水千山了,内心的热闹远远胜过外在的......

一年阅读很多书,生活依旧水深火热?古人的“书读百遍”才是正解

蓦然回首,终于明了——百遍之后,书,还是那个书,人,却不是那个人了古人说书读百遍,不是为了更加熟悉内容的,而是帮助人,去发生变化的。一遍一遍又一遍地读,读书的人磨去了浮躁骄傲,淡去了私心杂念,除去了急不可耐,减少了追新求奇的欲望,回归了平静的心。带着这颗平静的心,就像一面清澈的镜子,再去映照书的内容时,一切了了然。好的书,蕴含着至简大道,所以,一颗至静至简的心,才能通彻大道。

再想到之所以被京戏打动,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

它的旋律特别的慢,慢到只能够去细细体会其中饱满的情感曲折,而忘记了去关注情节的推进变化。以前的我,是耐不下性子听这样嗯嗯啊啊半天才唱一句话的,今天慢慢听下来,却觉得,非要这样慢慢的旋律才够用,就像呼吸一口气,要足够的时间,深深的吸,慢慢的呼,才能够妥妥的到位,周身舒畅。

一年阅读很多书,生活依旧水深火热?古人的“书读百遍”才是正解

回顾经典,所有耐看的,耐听的,都是让人可以充分体验、流动或是发挥情感的,所以,看的时候,听的时候,人们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慢慢通顺了,伸展了,开心了,所以得以让人“畅心陶志”或是“美其心也”,这何尝不是一种了不得的疗愈和教化呀,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有大讲究在其中的。

再仔细想想,怪不得古人听听戏,写写字,看看书,就自得其乐了,乃至于颜回那样吃不饱住不好还能不改其乐,可见其乐,这“乐”得有多深厚哇!

纵然历经几千年的时代变迁,人性却始终未变,遇到的人生难题也依然类似,我们所需要关注的重点,仍在修心养性。所以,我们今日的学习和成长,也大可借鉴古人的智慧经验:专注于让自己静下来,慢下来,进入内心去体会和反思,内在打通了,外在自然开阔了,整个生命也会走上不断升华之路了!

撰文/商静(高级身心健康管理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古人   不改其乐   修心养性   京戏   水深火热   新鲜感   外在   旋律   脑袋   情节   平静   道理   发生   老师   经典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