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在厕所里的老师”揭示了什么?

最近看到一位女教授写的一篇文章:《困在厕所里的老师》,诉说了如今当老师的无奈。

文章的大致内容是:第一次,孩子上课期间要去厕所,老师不允许,结果孩子尿了裤子,老师被家长告到学校;

第二次,孩子上课期间要上厕所,老师同意,结果孩子在途中摔倒,老师被家长告到学校;

第三次,孩子上课期间要去厕所,老师怕出意外,陪着孩子一起去,结果班里因为没人看管,老师又被家长告到学校。

这三种结果就是,老师无论怎么做,好像都是不对的。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有个孩子下午上课犯困,老师为了让他清醒一点,就让他站着听课,结果家长说这属于体罚,把老师告到教委,最终被开除。

“困在厕所里的老师”揭示了什么?

还有一个孩子刚上小学,因为不完成作业,被叫家长,结果孩子的奶奶来到学校,对老师说:“我们家房子多的是,我孙子的孙子都够住,你只要看好我孙子就行,其他的不用管。”

多霸气的老太太啊!虽然这些只是个例,但我们会发现,现在的老师真的不敢管学生。

您也许觉得这些小孩子不好管,但有些硕士生,甚至博士生,也是如此。

毕业论文对于他们来说,非常重要,老师不辞辛苦地一遍遍帮着改,结果收到学生的信息是:“老师,你别太较真了,差不多得了,我可不想跟你一样。”“你再逼我,我就抑郁了。”

有的是家长直接找到老师,并质问:“我们孩子怎么得罪你了,干嘛总针对我们”看到这些,老师也许会比我们更无奈。

“困在厕所里的老师”揭示了什么?

天地君亲师,自古以来,老师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仅次于父母。

尊师重教一直是我们中华文明的传统美德。

可为什么现在会是这样呢?

很多老师直言,为了自己不成为“困在厕所里的老师”,不连累领导,只能放手不管。

不可否认,教师的队伍里也不免会有一些利用职权,谋私利的人,但绝大多数老师还是讲“师德”的,他们被比作是春蚕,蜡烛。

教书育人,不仅教给我们书本上的知识,还教给我们一些做人的道理和应具备的优良品格。

在我们小时候,不仅孩子对老师很尊敬,父母更是如此,他们对老师说得最多的话就是:“您一定要严格要求,不听话,该打就打,该骂就骂”当然老师并不会这样做,但他们心里有底,敢管教学生。

“困在厕所里的老师”揭示了什么?

孩子们会感觉到有些“怕”老师,这其实是一种敬畏,一种尊重。

因为老师操的心不比父母少,把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去管。

现在都提倡家校联合管理,各自负起各自的责任,就是最好的配合。

教师队伍的素质一定是在不断提高,作为家长,也要时常学习,家庭教育更为重要。

老师因为孩子作业完成得不好,放学后加班,免费为孩子们讲解作业,在门口等着接孩子的家长就开始骂骂咧咧,满腹牢骚,实在让人费解。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本身就是一件苦差事,这无可厚非。

家长不但不监管不督促,反而比孩子更喜欢抱怨,反对应试教育,觉得孩子太苦了,太累了,崇尚国外的教育。

“困在厕所里的老师”揭示了什么?

每个国家的国情不一样,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人口众多,如何选拔人才?高考是最公平的竞争方式。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不抓教育,国家的未来又能如何?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通过学习成为人才,本身就是一件需要吃苦的事情,所以,流行了几年的“快乐教育”现在已经消失。

面对现在的教育,我们会发现,家庭教育是值得社会深思的问题。

家长的思维观念,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

我作为一名孩子的母亲,愿意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传递一份能量,让我们那些优秀的,负责任的老师没有后顾之忧,能够大胆地管教学生,为祖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老师   孙子   作业   家庭教育   祖国   厕所   家长   无奈   不好   父母   优秀   孩子   学校   人才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