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师的孩子不容易

今天来聊点闲话吧,都说做一行有一行的门道,每一行也同样都有着他的影响。就像大数据统计中,青少年有心理问题的,家长是教育从业者的比例是很高的。

在徐凯文老师的演讲中《徐凯文:为什么教师家庭孩子心理健康问题高发?》中,有这样的一段话:

我接下来要谈的问题,会让大家更加沮丧。在一个初步的调查中,我对出现自杀倾向的学生做了家庭情况分析,评估这个孩子来自于哪些家庭,什么样家庭,父母是什么样职业的孩子更容易尝试自杀--中小学教师。

这是一个38名学生危机样本,其中50%来自于教师家庭,而对照组是没有出问题的孩子。教师家庭还是很成功的,其中来自教师家庭的占到全部家庭的21%,问题是为什么教师家庭的孩子出现这么多问题?

在工作中,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时也在感叹,为什么教师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心理上的波动?为什么很多孩子是不愿意父母在同一所学校的?

孩子们的回答是,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自己面对的都是老师,不是妈妈。自己在学校的事情,不用告诉父母,因为父母都已经知道了。有时可能家长了解的就是老师告诉的,但家长又会听孩子的吗?

作为老师的孩子,挺辛苦的。老师面对的优秀孩子太多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但有时却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全班的同学来比较,数学不如谁,语文不如谁,孩子怎么可能PK掉这么多的孩子?
记得一次在学校做学生活动,其中一个同学问到:老师,我想问下,作为心理老师,你会打自己的孩子吗?

这个问题,让我心中有些感悟。我小时候,至少在记忆里,是没有挨过打的。更何况是现在的孩子。可他们,坐在我眼前的孩子,却是经常挨父母打的。

我告诉她们:作为一个心理老师,能够动口解决的问题,是不会去动手的。我和她们说起我的孩子的理想:开个美甲店。她们很惊讶,老师,你不让她考大学吗?

考大学是个过程,但不是结果啊。开个美甲店是个职业规划的目标,和考大学并不冲突啊。

可是,我们的目标只能是考大学。

看着眼前的孩子,我发现,孩子真的是渴望和父母沟通,渴望父母的理解。每天的聊天,除了学习,就是作业;每天的沟通方式,除了说教,就是要按照我的要求做。

当老师的孩子不容易

如果说心理老师也有职业病,那这个职业病其实和医生有点像。

医生见过了太多的生离死别,人,最重要的是活着。

心理老师,见过了太多的孩子,孩子成长成什么样,父母的影响是关键。有人说,老师也很重要啊。是啊,老师的影响在传道授业,而家长则是精神陪伴。

孩子上学时就是已经有了底稿的画,到学校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继续创作。而家长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不只是传话筒,更是孩子的翻译器,过渡和承压保护。

在孩子和老师一条心时,家长也是站在一起;在孩子和老师不是一条心时,家长和孩子必定是一条心,和老师也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因为最终都是为了孩子。

我见了不是太多,一些孩子,每个孩子的身上,都会看到家长教育的影响。

一个胆小,怯懦的孩子,背后通常会有一个严厉的高控型家长;

一个阳光的敢于尝试的孩子,背后则一定会有一个包容的鼓励的家长;

一个只能赢不能输的孩子,通常家里会有一个超级能干和优秀的家长;

一个对什么都没有兴趣的孩子,通常是家里的“垃圾桶”,装载了太多生活的“负性信息”,看不到阳光。

一个不怕挫折和失败的孩子,家长大多宽容,爱“偷懒”

一个整天抱着手机的孩子,生活中能够陪着玩的人,一定不多。

看过了这些孩子,经常在想,为人父母,真的不是件着急就可以完成的事情。

与其把孩子拼命的和别人家娃比较,不如自己多多学习。作为家长,你对孩子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真的很重要。

你用心去做的事,总会有好的结果。教育孩子更是如此。用心,很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翻译器   明修栈道   老师   孩子   职业病   家里   用心   家长   事情   父母   医生   教师   心理   家庭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