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对于孩子的重要性,比你想象的要重要的多

这两天疫情的零星出现,让很多人呼吁着应该早点给孩子们放假。

同样,有了上半年居家学习的经历,也有部分家长,深深的感受到,如果孩子居家学习,对于亲子关系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如果没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学习习惯,那家长这个临时“班主任”,即使是一对一,那也是很难当的。

有人说,孩子太难管了。

是孩子太难管吗?

很重要的一点是,小时候你对于孩子的陪伴是否足够,你和孩子的关系是否真的像你想像的那样好,家长的榜样作用是否到位,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我这么忙,不都是为了孩子吗?

家长很忙,忙着生活,忙着赚钱,这是每个为人父母的人,都必须要经历的。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不陪伴孩子的理由。在不上班的时候,我们陪孩子了吗?

相信很多人说,陪了啊。我带着他出去玩,看电影,买玩具,去吃饭,可这些,是陪着还是陪伴呢?

我采访过一个刚上一年级的孩子,问2020年,你觉得最幸福的时候是什么?

她告诉我说,就是每天和妈妈一起散散步,聊聊天。

有人说,我和孩子说话,她不愿意理我?你说的是什么?今天怎么样?作业写完了吗?考试准备的怎么样了?

这些,是你想要知道的内容,并不是孩子想要和你交流的事情。

为了孩子忙,但不能因为忙而忽略了孩子。

每天不带着情绪回家,每天看到孩子给一个好脸,这样孩子才感受你的真实和你对她的在意。

陪伴对于孩子的重要性,比你想象的要重要的多

越小的孩子,越常说的话是:你能陪我玩吗?你可能会觉得,我一直在陪着你啊。陪着并不等于陪伴。真正的陪伴,是和孩子一起,做孩子想做的事。

有多少人,因为忙碌而忽略了孩子的成长,当发现孩子出现问题,和自己无话可说时,后悔当初不该为了钱而忽略孩子。

这世上真的没有后悔药,孩子的成长是不能走回头路的。

二、我都努力去陪他了,可他根本就不理我

当家长发现孩子已经自己疏远时,想要弥补。可你要知道,孩子一次次想要你陪的时候,你是如何对待孩子的?

我在忙,你自己去玩;

先去把作业写了,然后再玩;

孩子说我想玩过家家,你说,那有什么好玩的,我带你去逛公园,又好玩,又能锻炼身体。

孩子一次次的被拒绝,于是封闭了自己。当他小的时候,对于父母是依赖,他为了让自己过的好些,会顺着你的心意,尽管那些事情并不是他自己想做的。

但当他慢慢长大了,开始思考自己的时候,你想说,我听听你的建议?孩子觉得,我相信了你那么多次,你都没有做到?我如何能够相信你?

就像一个经常在你面前做出承诺而没有做到的人,在你这里的信用值可能根本就不及格一样,有时候,我们在孩子面前的信用值,也是在我们不经意的失信中一点点扣除了。

“他就是个孩子,懂什么”

是啊,他是个孩子,他什么都不懂,越小的孩子,越不按道理出牌。对于他们而言,一个天天说着为了他的人,远不如一个可以经常陪他,听他说话,和他一起玩的人更亲近。

以下是一个很著名的心理实验:

Harlow与他的小猴子们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哈洛(H. Harlow),做过一个有名的心理学实验。

他把刚出生的小猴子与妈妈分离,给小猴子找了两个替代“母亲”。两个母亲外形上都相同,身体里都塞了一个提供温暖的灯泡。不同的是,一个是铁丝做的妈妈,但身上挂着一个奶瓶;而另一个是用木头做的,外面还包裹一层海绵的绒布妈妈,但是没奶瓶。说白了,一个是“柔软、抱着舒服的妈妈”,另一个是 “耐心,24小时都有奶喝的妈妈。”

刚幵始,小猴子喜欢“铁丝妈妈”,很简单, 有奶喝。但是没过几天,小猴子只会在饥饿的时候才到“铁丝妈妈”那喝几口奶,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与“绒布妈妈”待一块。

小猴子会爬到“绒布妈妈”的身上,趴在她的胸前,时不时用手去抚摸她的脸,或者在“绒布妈妈”的腹部磨蹭好几个小时。似乎,“绒布妈妈”身上会有更多的安全感。

陪伴对于孩子的重要性,比你想象的要重要的多

陪伴对于孩子的重要性,比你想象的要重要的多

(注:横坐标是小猴子的年龄,纵坐标是小猴子每天和妈妈接触的时间。其中,实线表示的是“绒布”妈妈,虚线表示的是“铁丝妈妈”,我们可以图中看到,虽然刚幵始小猴子和“绒布妈妈”接触的 时间和“铁丝妈妈”接近,但是在16 ~ 20个月之后,小猴子又黏上了“绒布妈妈”。)

当小生命降临到这个世界上的头两周,温暖也许是当妈妈必须给孩子的主要的一部分。为什么在热度一样的情况下,小猴子放弃了可以24小时提供食物的妈妈,选择了 “绒布妈妈”呢?

哈洛说这因为“接触安慰”,小猴子长时间依偎在绒布妈妈的怀里,紧紧地抓住绒布,尽可能使自己的身体与“绒布妈妈”接触。而且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小猴子感到惊吓、烦恼和生气时,它就会紧紧拥抱“绒布妈妈”。

可见,妈妈所担任的角色并非只是给宝宝提供奶水的物质支持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要提供孩子接触感和安全感这样的心理支持。孩子在婴幼儿阶段,父母尤其是妈妈要多抱抱孩子,多给孩子一些温暖的抚触。

网上有很多“歪门邪道”的新手妈妈课程,甚至鼓吹妈妈们在孩子哭的时候不要抱孩子,对孩子要进行“哭声免疫”训练,真是害人不浅,我真的不知道怎么还会有人相信呢!

那么,是否只需要每天抱抱孩子,多给孩子一些肢体接触就可以了呢?

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2

几年后,与“绒布妈妈”共同生活的小猴子,成长并不顺利。哈洛把小猴子移出隔离的笼子,与其他正常成长的小猴子共同生活,小猴子出现了极度不合群的行为。有些猴子甚至出现了类似自闭的症状,例如:不停摇晃、啃咬自己的手臂等一些可怕的行为。

哈洛很失望,他自认为已经找出影响养育后代的重要因素——身体接触,认为只要能提供肢体接触,任何人都可以胜任成后代的工作。却发现远没有那么简单。

陪伴对于孩子的重要性,比你想象的要重要的多

陪伴对于孩子的重要性,比你想象的要重要的多

问题出在哪呢?

于是,哈洛对实验进行了改进,为小猴子制作了一个可以摇摆的“绒布妈妈”,并保证小猴子每天都会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和真正的猴子妈妈在一起玩耍。

几年后,哈洛的研究小组告诉大家:“我们终于知道,是什么影响养育后代的变量,不只是接触。我们后来让幼猴和会动的代理母猴一起生活,此外,幼猴每天可以和一只真的猴子游戏半个小时。这样一来,幼猴成长得就很正常。这表示养育后代与“爱”这种情感有关。

哈洛的一系列关于小猴子的实验,我们今天看来是残忍的。以现在西方对动物实验中的道德要求,这样的实验也不可能再被重复。但是我们可以从这些实验中看到:互动,特别是母亲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是人类所必需的。

并不是我们生下孩子,给孩子提供好的物质条件,吃好、穿好,这个孩子就能发展的很好。

事实上,孩子更需要的是一个会给予他安慰、拥抱的人 ,也需要一个能和他们互动、情感上有交流的人。

你觉得只给孩子创造好的生活条件就够了?你觉得你有了钱,给孩子提供了基本就是爱吗?

我是悠悠妈,40+创业宝妈,儿童心理教育从业者。我相信,所有的父母,都希望陪伴在孩子身边,但现实有时就是不能实现。

冲入职场陪不了你,放下工作养活不了你是很多人面临的问题。但,尽可能的陪伴孩子,真的很重要。

当家庭只是孩子睡觉的地方,那和旅馆又有什么区别呢?

当每个个都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最重要而把孩子放在次要的位置时,那孩子又怎么办呢?

生活中,总有些事情不能两全,有时,你选择了工作,而放下了孩子,那就要承担放下后的结果;如果你选择了孩子,而放下了工作,那就承担这样选择的结果。

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如果是你,你该何选择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天和   孩子   作业   绒布   奶瓶   铁丝   后代   猴子   重要性   家长   事情   父母   妈妈   小时   时间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