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的观点

文/管剑刚

纪晓岚的观点

当初读《阅微草堂笔记》时,颇为纪晓岚的笔调所折服,不仅仅有才情,更有暗合六经与人情世故的巧妙说理流注笔端,真是大家手笔,我只好在背后说他的好话了。好话说尽之后,总感觉像是吃了一种精美的食品,没有吃够,有意再来一盘,却被告知缺货。——我想多读一些纪氏的著作,却不幸得知,纪氏著作仅此而已。当然,还有一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但对于想寻求文学趣味和思想营养的人来说,尽管部头大,却也是不算数的。

纪氏曾这样说过,古人把好文章都写尽了,我们还饶舌干什么呢?当初我怎么也不理解,他为什么要这样说,古人怎么会把好文章写尽了呢。唐人提倡“文章合为时而作”,时间流逝了,四季更替了,物是人非了,今天的风不是唐时的风,今日的雨也不是宋时的雨,怎么会没有好文章可写了呢?我无法理解,我为纪晓岚感到深深的遗憾,他的这样一种念头,竟消灭了他所能留给这个世间的多少好文章。因此,寻找他的另外著作的企图就只能是一种奢望了。

纪晓岚的观点

随着我的阅读范围越来越宽,竟然逐渐认同了纪晓岚的观点。读了唐人的游记,就很难再读下去现代人写的游记作品,尽管有人吹捧,可还是令人难以卒读。柳宗元几百字写得如神如画,而现代人几千字也写不出令人神往之处。读三十年代人写的作品,你的感受更深刻。鲁迅先生对中国国民性的刻画,胡适先生对中国传统弊端的认识,还有许多知识分子写所的各类精美文章,令你觉得写文章确实不可轻易下笔。你想说的,前人已经说过了,而且比你说得深刻,比你说得到位,比你说得形象生动,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其实,每一个真正的读书人,都会像纪晓岚一样,因为读得多,所以不敢随便落笔,而那些著作等身的人往往是一些不读书或读书少的人。

梁启超在向清华推荐陈寅恪时说,我虽然著作等身,但比不上陈氏数篇文章。梁氏固然是谦虚,但也说明了陈寅恪寥寥数篇文章的份量。

纪晓岚的观点

当你没有认识到自己所写是前人已经说过的,你越勤奋,你出产的废品就会越多。当你知道前人已经说过,却还要用你的嘴再重复一遍,那就是品质有了问题。有一首顺口溜这样说:“著书不立说,成果一大摞,除了校对工,谁都没读过。”过去的岁月已经充分证明了,有无数的作者的文章是白写了,数十年来,被国人能记得的作品和作者能有多少呢?还有一种是赶时尚的作品,因为时尚,所以获得了当世的荣誉和利益,但他们的价值不及前者。因为前者起码是在一种真诚的状态下写作的,而后者只是玩互相利用游戏中的一个角色,含有可耻的因素在内。

不可轻率落笔,但绝对不写也是不对的,纪晓岚的说法只有一半的道理。套用一句套话——因为毕竟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诗人戴望舒说:“象征派的人们说:‘大自然是被淫过一千多次的娼妇。’但是新的娼妇安知不会被淫过一万次。被淫的次数是没有关系的,我们要有新的淫具,新的淫法。”诗人的比喻虽稍嫌粗俗,但颇有道理。这也就是说,假如我们没有新意,不写也罢。

(原载《读书时报》2005年3月2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胡适   份量   娼妇   著作等身   篇文章   唐人   前人   现代人   古人   诗人   游记   深刻   著作   观点   作品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