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文学作品的真实性问题

文/管剑刚

现今文学作品的真实性问题

若按照教科书说,文学的真实性是指文学在艺术上具有真实性,是可以发生的真实,不是指现实中必然或已经存在的真实。但从古至今,很有一部分人按图索骥,非得把文学作品描写的内容去跟现实对号不可。

近人朱彭寿在其《安乐康平室随笔》中曾记下了自己做的一件自称是“刻舟求剑”的故事:

“蒲留仙《聊斋志异》一书,脍炙人口久矣。其文笔固极典雅,至叙事则皆凭空结撰,即人名地名,亦多有不足据者。乙卯冬,余自长沙调任宜昌,偶忆是书中《陈云栖》一则,言真生为鄂之彝陵人,其父曾举孝廉,云栖所生子,后亦举孝廉云云。因购得《宜昌府志》检之,则科第表内,自明及清初,并无一真氏。然恐真生或系托名,复遍检他姓,亦无祖孙举孝廉者,乃知此条全属虚构。一事如此,其他可类推矣。独怪此老当日下笔时,不知何以弄此狡狯,无端指一地名,致二百余年后,犹令好事如余者,刻舟求剑,甘受其绐。每与同人言及,辄为哑然。”

现今文学作品的真实性问题

《聊斋志异》是小说,基本上是蒲氏听说加创作的内容,为了显得真实,用了真实的地名,按地名去找小说中的人物,那结果肯定是查无此人。若说以前的人不明白这种艺术的真实性与现实的真实性区别,现代的人们应该是不存在这种有点可笑的认知了吧。现代人当然明白,文学总体上就是虚构,你说找个人物原型可以理解,你要认定那就是谁谁谁,肯定就是一个笑话。话是这么说,人人都明白这个理,可遇到事还是过不去。所以,有相当多的文学作品在写到故事发生地时,都不敢用一个真地名,所以就出现了诸多的假地名,如东海市、南疆省之类,这种与百年前历史人物朱彭寿认知相同的人还是不少,因为他们给你对号入座真能对出点麻烦来。

现今文学作品的真实性问题

当然,有一部分文学作品是需要具有现实的真实性的,即现实中真实发生的事情。比如报告文学,比如散文,比如日记等,其实这些体裁都可归于散文一类。但是,近些年来,这类本该属于纪实类的文学体裁,也在加入虚构的元素,这通常是作者在想通过文字达到充分体现自己的意愿而事实不够时加入的私货。虚构事实的作者若只是为了获奖或是获得读者的关注而虚构,这倒没有什么大碍,——没有大碍我也不同意,但我的不同意无效—— 因为这类作品近些年似乎已经为文学界所默许,成了共识。但是,——又一个但是,我也纳闷自己为什么老是用这个词呢——若是作者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恶意虚构事实,就有点过分了。比如,日记类作品,你所记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听说,却没有一个有名有姓的人说,其真实性就值得怀疑。

现今文学作品的真实性问题

文学作品的真实性,其实需要分成两类来说,一类是属于基于现实的虚构体裁如小说类;一类是基于现实真实性的体裁如散文类,其中包括报告文学和日记等。散文类作品若恶意虚构真实,除了会误导大众外,一般还有可能在暴露了自己非善的真实意图后引起争议。不过,此类争议也可能正是人家追求的效果,大众的作用只是凭一腔激情恰好中计入了人家的圈套,无意中与设置圈套者共同制造了一场轰动效应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聊斋志异   文学作品   宜昌   孝廉   真实   刻舟求剑   体裁   大众   地名   现今   散文   真实性   事实   现实   作者   文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