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好人,一喝酒就不正经

文/管剑刚

乡贡孙兰,是专门研究《左传》的一位读书人,既是读书人,文雅是毋庸置疑的,即便个性突出一些,平时也会装得比较文雅,这与今天的文化人一样。孙兰召集学生讲授《左传》,发现他的学生中有一人被开除了,心中不高兴,于是喝酒。估计平时也不一定胆子有那么大,喝了点酒胆子立刻大了起来,这有点像今天人们说的,叫酒涨俗人胆。喝得有点小醉,就乘着这酒劝儿闯入了贡部大堂,大声理论起来。扰乱工作秩序,当然不行,报警,“下吏按之”,审理完毕,判处杖刑,然后发配到外地。——这真是没事找事。

枢密直学士杜韡,长得很帅气,擅长书写,曾在周世宗身边担任官职,上个奏章、议论个事儿什么的,都能说到点儿上,能切中时弊,但是,就是好喝酒,喝了酒以后,胆大,啥话也敢说。到了宋朝,宰相准备让他干谏议大夫,赵匡胤不同意,原因就是他好喝酒,喝了酒以后谁都不服。

人都是好人,一喝酒就不正经

翰林学士王著,嗜好酒,不拘小节,曾经在喝醉以后于当夜睡在妓院里,叫巡警(巡吏)给逮住了,一听是翰林学士王著,便给放了,但是,事儿还是要向皇上汇报的。赵匡胤也是的,不讲法治,对这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后来有一天,王著在宫内值班,大半夜去敲皇上的门,说有事求见。皇上就让太监引路来到大殿相见,可王著站着不动,叫也不动,便拿着蜡烛走近他,只见王著头发披散着看不见脸,原来是喝醉了。见这种仪态,赵匡胤不禁大怒,先前夜宿妓院那桩丑事也想起来了,于是,新账旧账一起算,决定撤职查办。撤了职还不算,负有监察责任的几位官员未能对这样的官员及时弹劾,这是失职,罚扣两个月工资。赵匡胤还算是仁慈宽大,最后给王著安排了一个虚职比部员外郞,享受六品待遇。

人都是好人,一喝酒就不正经

建隆二年三月的一天,赵匡胤到作坊宴射(饮酒、习射之礼),喝酒喝多了,回头看到凤翔节度使兼中书令王彦超,便说:“你以前在复州(今湖北仙桃市一带)的时候,我去投靠你,你为何不收留我?”王彦超立马离席下了台阶,跪到地上说:“皇上啊,臣当时只是后周的一个刺史,就像一勺水,怎么能容得了您这条神龙呢?假如当初臣接收了陛下,陛下哪里还能有今天。”赵匡胤一听这话,舒服,大笑起来,也就不再往下问了。可是,这却把王彦超给吓坏了,第二天给皇上上了一道表,说要在家里待罪,等候皇上处理。赵匡胤也有点不好意思了,这也是喝酒闹出来的事啊,怪自己,便派人去安慰王彦超,——这相当于道歉——并对在场的人说:“沉湎于酒,怎么做人呢?我有时候因宴会喝醉了酒,第二天没有不后悔的。”

人都是好人,一喝酒就不正经

喜欢喝酒的人,平时不喝酒的人都不错,一喝酒就像换了个人,说不该说的话,做不该做的事。连皇帝赵匡胤也是这样,陈桥兵变的头一天晚上还在喝,可见他的酒瘾有多大。不过,能认识到贪酒的人都是做人不怎么样的人,这皇帝还算是比较靠谱,而且在喝醉酒以后从不杀人。只要不死人,后悔的话就都可以收回,后悔的事就都可以被纠正。问题是,皇帝这样的人喝了酒犯错可以后悔,其他人喝了酒犯错再后悔,那就只能是后悔莫及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仙桃市   凤翔   左传   翰林   妓院   读书人   陛下   文雅   皇上   胆子   正经   学士   事儿   皇帝   好人   平时   后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