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读书“三要”

文/管剑刚

曾国藩说读书有三要:“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断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不可缺一。”

曾国藩的读书“三要”

有志,这很容易理解,平时人们常说要立志,那多是说的立一个志向,将来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立志后就要为达到这个目标而努力去做。曾国藩讲的读书人要有志,主要是指读书要达到一个什么目标,这个自然应当是达到一个德行有成,学养提升的目标,若没有这个志,那读书就没有了方向,就是自甘处于下流,甚至自甘堕落。这就像一个人旅行,你先要有一个目的地,然后才能有前进的方向。所以说,有志,是读书人决定读书要具备的第一个要件,没有这个要件,那读书这件事,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完全成了一种消遣,如同打麻将,对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和学问水平毫无意义。

曾国藩的读书“三要”

有识,就是要懂得学问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不能读一两本书或几本书,就以为自己了不起了,那就会像庄子讲的那位没见过大海的河伯,也像没有见过井口之外的蓝天的井底之蛙,用我的比喻说,就像是酒量小的酒徒,自己喝二两醉了,就认为没有人能喝三两,谁也不服了。这不仅达不到自己设定的目标,还会成为人们的笑料。作为一个读书人,你永远不知道有多少人比你高,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才是真理,而且学问越高的人就越是谦卑,所以,学然后知不足才是正道。

曾国藩的读书“三要”

有恒,通俗地讲就是坚持不懈。曾国藩虽然将这个放在了三要的最后,但它也十分重要,这也是曾氏说三者缺一不可的原因。不能做到坚持不懈,这恰恰也是曾国藩的一大毛病。曾国藩在京城做翰林期间,正当三十来岁,胸怀大志,但毛病太多,而不能有恒是最严重的毛病。不能有恒,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啥事也干不成,规定了自己每天读史书多少页,两天过去就坚持不了了。曾国藩还喜欢下围棋,见了朋友就得来两盘,这个虽然于德行无损,但是它耽误读书的时间啊。就是因为要完成读书计划,曾国藩费了好大的劲才算改掉了这个毛病。

曾国藩的读书“三要”

在前两个要件具备以后,剩下的就是有恒这个要件了。有关的成语典故有许多,人们熟悉的像水滴石穿、铁杵磨针、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等等,都很形象地说明了这个道理。有恒对于人生太重要了,不只是读书修德,搞艺术,搞各项事业,无一不需要有恒。像学习书法,不坚持练习能成吗?就连谈恋爱也是需要持续地谈下去才有希望,谈一两回就想抱得美人归,那就用上了这句俗话:做梦娶媳妇。生活中,人们还有一句挂在嘴边上的话,叫坚持就是胜利。这个道理,识几个字的人都懂。懂是都懂,做是真难。若能真正做到了有恒,那这人可真就了不起了。不是自己觉得自己了不起,是别人会觉得你了不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学然后知不足   井蛙   跬步   有识   要件   读书人   德行   坚持不懈   下流   通俗   了不起   学问   毛病   道理   目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