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有道,亲子英语启蒙实践手记

学习一门语言有很多好处。

首先,语言作为表达思想的工具,能够反映人的思维模式,通过学习语言,可以了解使用该语言的人群的思维方式,从而提高自己思维的灵活性;其次,通过学习语言,还可以了解不同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开拓眼界,增长见识。

受我国教育制度的影响,英语是许多80后学过也是唯一学过的外语,其重要性上至科研发文、工作交流,下至剧刷听歌、旅行点餐,不一而足。当我们这批80后成为父母之后,早日为娃进行英语启蒙,自然就成为许多人“鸡”娃的一项重要内容。

豆豆出生之后,英语启蒙被多次提上日程,然而,虽说网上有很多英语启蒙的文章经验可以学习,真到要实际操作的时候,才发现并没有想象中简单。


阅读绘本是最常见的英语启蒙方式,可是,了解后才知道,这个听起来仿佛只用花钱的方式,其实是有很大的限制和门槛的。

1,绝大多数绘本材料的最低年龄阶段都是3岁

为什么孩子要3岁之后才能比较好地通过阅读来学习呢?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是在日常活动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学习语言的过程,可以理解为将“词汇”和我们感知的客观世界建立联结的过程。

而通过绘本学习,则需要间接地将语言和客观世界建立联结,这种学习方式要求学习者已经可以做到将绘本上画的物体或者场景与客观世界对应起来,进而间接地将文字和客观世界对应起来。

年龄太小的孩子,缺少足够的认知经验,即使是注意力、记忆力有一定的发展,能够记住一个词和一张图片,可是因为无法“理解”图片的内容,也就无法理解词语是什么意思。

“鸡娃”有道,亲子英语启蒙实践手记

因此,如果想要在孩子更小的年龄阶段进行英语启蒙,唯一的办法就是“妈妈开口碎碎念”,在具体的场景中说英文,孩子才可能获得“有效输入”。

然而,就我和身边的朋友来看,我们大都是“哑巴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尚可,表达能力是非常差的,哪怕日常用语并没有太生僻的英语词语、太复杂的语法,也很难做到开口就能讲。要在日常生活中实现有效输出,需要做不少功课,“鸡娃”之前,得先鸡自己。


2,孩子3岁后,就可以跟着绘本自己学习了吗?

我之前是这样天真的以为的,直到最近,为了提高自己日常用语的“地道性”,开始自己学习牛津树的内容,才发现不是这么简单。

牛津树1级的图文内容简洁,对话中的单词非常简单,并且重复率很高。

然而,当我认真看了阅读指导之后,禁不住凌乱了,以其中一个要求举例:

Read the story:

阅读故事:

Read the story together, pointing at each word as you read.

(和孩子)一起阅读这个故事,一边读,一边用手指指着对应的单词。

Page 1, find the “Lap 1”notice and explain that a lap means one circle around the track.

第1页,找到“第一圈”的指示牌,并解释“一圈”是指着绕跑道一圈。

As you read, talk about what was happening. Ask, “what do you think the children were saying? What do you think the army trainer was shouting?”

一边阅读,一边(和孩子)讨论正在发生的事情。问问(孩子)“你认为孩子们在说什么?你认为军队教练在喊什么?”

Ask the child, “Do you think Mum liked being shouted at?”

问问孩子,“你认为妈妈喜欢(被教练)大喊大叫吗?“

Ask, “Why do you think Mum didn’t want to do Lap 2”

问问(孩子)“你认为为什么妈妈不想跑第二圈”

Ask the child to read the whole story from the beginning.

让孩子将故事从头完整读一遍。

看到这里,豆妈只想弱弱地说一句,陪孩子读绘本的要求一点也不比英语六级考试或考研英语写作的要求低。并且,即使是牛津树1级的内容,也不适用于完全没有接触过英语的宝贝,在孩子可以自己通过阅读绘本学习之前,父母都需要完成比较长一段时间的学习陪跑。


无论是陪孩子读绘本,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用英语叨叨,除了双语家庭、有海外经历或英语专业的父母,大多数家长心里都会犯嘀咕:

自己不标准的发音、错误的语法,是否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这也是豆爸比较担心的问题,害怕我把孩子在错误的道路上越带越远。

事实上,父母不标准的英语口音的确会对孩子造成影响,只是这种影响往往有限,并且是可以被纠正的。

这一点可以用我们小学学习普通话的经验进行类比。在我上小学的年代,大多数农村学校里的老师,普通话都不够标准,可是如果学生能够考上高中、大学,或者后期因为工作生活需要,能够到标准的普通话环境中练习,绝大多数人的发音问题都可以被纠正。


当然,父母也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尽量减小自己发音不标准对孩子的影响。

1,特定场景+关键词法

英语口语能力不是非常好的父母,可以从在特定场景下和宝宝使用英语交流做起。单个场景下,不追求输入大量的词汇或复杂的句子,尽量使用高频词汇、使用短句交流,与这个场景相关的核心词汇可以多次重复。

父母可以从每天都会和宝宝进行多次互动的场景做起,如吃饭、洗澡、穿衣、洗脸等,针对每个场景,父母都可以提前准备,尽量提高发音的准确性。

以坐电梯的场景为例:从等电梯到出电梯,大概两三分钟,这个期间宝宝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坐电梯也正好需要完成几个简单的操作,可以作和宝宝交流的素材。

M: Let go downstairs , honey.

M: We need to press the button and wait for the lift.

M: The lift is here, let’s get in.

M: We need to press button 1.

M: Let’s count together, twenty, nineteen, eighteen...

M: Here we are, let’s get out.


“鸡娃”有道,亲子英语启蒙实践手记

2,增加标准发音的输入

父母除了自己说,还可以多给孩子听标准发音。看动画片、亲子阅读时放原音,都是非常好的方式。针对更小的、不适合看动画、看绘本的宝宝,听儿歌是非常好的方式。只是父母要稍稍多花一点心思,不是单纯找一个播放列表给宝宝循环播放,而需要在特定的情景下,听适合的儿歌,比如,孩子练习走路的时候,可以播放《 First walk , Baby Ronnie 》 ,吃饭的时候,可以播放《Yes Yes Vegetable song》等。儿歌里面的许多歌词,也可以作为父母和宝宝交流的内容。这样,宝宝既听到了父母的发音,也可以听到更标准的发音。父母的发音每次不标准的形式可能都不一样,标准的发音稳定性非常好,宝宝的大脑基本就能够实现自动纠正。


我是豆豆妈妈,现在是个全职妈妈。豆豆刚满一岁,记忆力和注意力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因此我决定正式开始给豆豆进行英语启蒙。因为自己非英语专科出身,也没有留学经历,亲自给宝宝做英语启蒙,心里也非常忐忑。希望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一边思考,可以和宝宝共同成长。也希望我分享的经历和经验,可以对各位宝爸宝妈有一些帮助。

在给豆豆做英语启蒙的过程中,我也将自己整理的特定场景英语启蒙做成了视频,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每日英语启蒙看看,也可以点击我的头像,从我发的视频中看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英语   牛津   豆豆   手记   发音   亲子   词汇   电梯   场景   父母   妈妈   语言   宝宝   方式   孩子   标准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