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长高的关键,看这一篇就够了

孩子的身高约70%受遗传因素影响,30%受非遗传因素的影响,父母是否充分发挥了非遗传因素的作用,对孩子的最终身高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为一名宝妈,同时作为在医疗健康领域工作了近10年的从业者,豆豆妈妈通过查阅各类指南、文献,整理了影响孩子长高的关键因素及正确做法,希望能够帮助各位父母,用20%的精力,为孩子取得80%的长高效果。

宝宝长高的关键,看这一篇就够了

我家孩子理论上能长多高?

1970年Tanner等人首次提出靶身高的概念,并以父母身高中值加减6.5cm计算男女儿童的靶身高,即父母身高中值修正法(CMH)。在儿科临床中,曾普遍用于儿童矮身高的鉴别诊断和治疗监测。

CMH法计算公式:

男孩=(父身高+母身高+13)/2±8cm

女孩=(父身高+母身高-13)/2±8cm

(注:±8cm是指95%的正常人按此公式预测,孩子的身高会在此范围内)

由于CMH法计算公式遗传因素占比为100%,存在不合理,且在实际研究中,发现该公式对于夫妻双方都较高的和夫妻双方都较矮的,预测效果较差,部分学者提出了新的靶身高计算方式FPH法,经部分地区验证,这种计算方法更加合理,目前已经基本代替了CMH法。

FPH法计算公式:

男孩=45.99+0.78(父身高+母身高)/2±5.29cm

女孩=37.85+0.75(父身高+母身高)/2±5.29cm

(注:±5.29cm是95%的正常人按此公式预测,孩子的身高会在此范围内)


促进孩子长高的关键非遗传因素

1.营养摄入

二战后,日本人的平均身高增加了十五公分,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原因是政府拼命给下一代补充牛奶。奶类及奶制品富含蛋白质和矿物质钙,是最常见也最重要的长高食品。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该喝什么奶?喝多少?需要注意什么?

《中国孕期、哺乳期妇女和0~6岁儿童膳食指南》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如下:

-0~6个月婴儿:

纯母乳喂养,每天喂奶6~8次以上

尽早抱婴儿到户外活动或适当补充维生素D(每日口服维生素D400IU~800IU)

不能用纯母乳喂养的,首选婴儿配方食品喂养

-6~12个月婴儿:

奶类优先,继续母乳喂养,每天保证600ml~800ml的奶量

从6个月龄开始,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一种到多种,逐渐添加辅食,辅食制作时,应少糖、无盐、不加调味品

-1~3岁幼儿:

可继续母乳喂养直到2岁,或每日给予幼儿配方奶粉80g~100g(冲调为400ml~600ml左右)

一日5餐~6餐,食物多样化

-3~6岁儿童(学龄前儿童):

奶类及奶制品200~300g,大豆类及豆制品25g

食物多样化

-6~18岁:

奶类及奶制品300g,大豆类及豆制品105g

食物多样化


2.充足睡眠

生长激素是长高的必要条件,呈脉冲式释放,昼夜波动大,21:00~1:00、5:00~7:00为分泌高峰,而只有孩子在深度睡眠时,才会分泌生长激素。一般来说,人体在进入睡眠后的半个小时至1个小时后,才会进入深睡眠状态,所以父母们应该尽量让孩子早点上床休息。

国家睡眠基金会研究所推荐的不同年龄段孩子睡眠时长标准如下:

年龄

推荐

不推荐

0~3个月

14~17小时

不足11小时
超过19小时

4~11个月

12~15小时

不足10小时
超过18小时

1~2岁

11~14小时

不足9小时
超过16小时

3~5岁

10~13小时

不足8小时
超过14小时

6~13岁

9~11小时

不足7小时
超过12小时

14~17岁

8~10小时

不足7小时
超过11小时


3.合理运动

适量的运动可以明显改善骨骼、肌肉的血液供应,使其得到充分的营养物质,还可增加对骨端骺板的刺激,以及刺激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进骨骼的生长。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同样性别和年龄的儿童,经常参加运动比不运动的身高平均高3~6cm。

结合《全民健身指南》、《学龄前儿童运动指南(专家共识版本)》、《5岁以下婴幼儿运动、静坐和睡眠指南》,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运动建议如下:

-0~1岁:在宝宝清醒时贯穿互动游戏,越多越好

-1~3岁:每天至少参加180分钟的体力活动

-3~6岁:每天活动时间累计达到180分钟以上,其中,中等及以上强度活动不少于60分钟;

-6~18岁:每天累计至少60分钟中等强度以上的身体活动,其中每周至少3次高强度的身体活动。

(注:中等强度的活动如快走、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跳舞、跆拳道等;高等强度的活动如快跑、仰卧起坐、俯卧撑、深蹲等高频率、爆发性运动。)


抓住孩子长高的关键时期

1.不同年龄段的生长规律

孩子的生长速度有一定规律可行,想要孩子长高,父母要把握快速长高的关键时期:

阶段

长高速率

长高关键

0~1岁

25~26cm

为孩子提供均衡营养,科学喂养

1~2岁

12~13cm

2~3岁

8~9cm

3岁~青春期

5~7cm/年

培养良好饮食、生活、运动习惯,注意孩子早发育风险

青春期

男孩7~10cm/年
女孩6~8cm/年

关注骨成熟度变化及骨骺线闭合情况

(注:一般将10~19岁视为青春期,男孩进入青春期的标志是出现遗精,女孩进入青春期的标志是来月经。)

人体骨骺线闭合的时间最晚是24岁左右,骨骺线闭合后骨骼停止增长,身高也就停止了生长。

2.一年当中的生长快速期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人体的生长速度在一年中差异颇大,3~5月长得最快,这3个月身高增长是9~11月的2倍。其中5月增长最多,10月最少。父母一定要抓住春季这个黄金季,为孩子长高助一臂之力。


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孩子生长问题

1.父母应定期监测孩子的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等指标生长发育指标,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干预。有条件的家庭,推荐每年进行骨龄及微量元素的检查。

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目前医院推荐的监测频率如下:

-0~6月:每月测量一次

-6月~3岁:每3月测量一次

-3~6岁:每半年测量一次

->6岁:每半年到1年测量一次

身高的测量结果要记录到生长曲线图上,以观察孩子的生长情况。如果孩子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地区、同种族正常儿童身高的2个标准差或3个百分位,需要及时到正规医院由专业医生进行分析诊断,对孩子身高进行科学有效的干预。

2.对于儿童生长发育缓慢的常见错误认识

-等孩子“晚长”:中国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传播行调研发现,在100名等待“晚长”的孩子中,有97%的孩子被断送了长高的机会

-父母高孩子一定高:身高虽然由较大的遗传几率,但后天的努力才是决定最终身高的重要因素,不容忽视

-父母矮孩子一定矮:篮球运动员林书豪身高191CM,但其父母身高均为168CM;虽然身高受遗传因素影响,但充分发挥后天的努力,孩子仍然有长高机会

-盲目给孩子补充营养或盲目使用增高药:许多药物和补品中含有大量的激素类物质,虽然前期效果明显,却会加快孩子骨骺线的闭合,导致孩子后期难以长高


各位父母,你们是否有定期监测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呢?在饮食、睡眠、运动等关键影响因素上,是否都做对了呢?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你们有所帮助,祝愿每个孩子都能快乐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生长激素   奶制品   生长发育   年龄段   青春期   测量   睡眠   生长   身高   父母   因素   关键   小时   宝宝   儿童   孩子   指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