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狠心!11岁孩子被倒吊起来打,希望这样的教育悲剧不要再重演

最近看到这样一个故事,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心里一直慨叹,教育孩子怎么如此粗暴?希望这样的悲剧不要再重演。

一天,邻居来到小男孩乐乐家,跟乐乐爸爸说:“昨天你们家乐乐跟我小孩一起玩游戏机,现在不见了,是不是你们家乐乐偷了?”

乐乐今年11岁了,妈妈去世得早,都是爷爷奶奶带大,有点调皮。爸爸一听,出去就把乐乐给抓了回来,二话不说,回家就开始就打:“你拿人家游戏机没有?”

太狠心!11岁孩子被倒吊起来打,希望这样的教育悲剧不要再重演


“爸爸,我没有拿!”乐乐一边疼得叫喊,一边答道。

“你再狡辩,到底拿了没拿?今天你要是不说实话,我非打死你不可!”乐乐爸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暴怒地吼道。

太狠心!11岁孩子被倒吊起来打,希望这样的教育悲剧不要再重演


“爸爸,我真的没有拿游戏家,我没拿!”乐乐边哭边哀求。

“乐乐,我告诉你啊,偷这个毛病是绝对不能有的,要什么东西告诉爸爸,我给你买。你爸就是因为这个毛病而‘三进宫’啊!”爸爸边打边说。

乐乐还是没有承认偷了游戏机。乐乐爸爸越打越气,觉得儿子偷了还不承认,于是便把他吊起来打。

太狠心!11岁孩子被倒吊起来打,希望这样的教育悲剧不要再重演


怎么吊?是倒着吊——头朝下,脚朝上,继续用手掴。一边打还一边骂,“叫你不听话,叫你去偷……”,孩子就哭着、喊着、挣扎着。

听着乐乐拼命哭喊,乐乐爸爸顺手抓起一块毛巾就塞住孩子的嘴。常识告诉我们,当一个人头朝下时,呼吸是会很困难的,而这时乐乐爸爸又堵上了孩子的嘴,悲剧就发生了。

2分钟不到,孩子的脸色就变了,也没有哭声了,不再挣扎了。此时乐乐爸爸才紧张起来,赶快把孩子放下来,抽出嘴里的毛巾,背起乐乐疯了似的往医院跑。

可是这时候已经来不及了,乐乐因为窒息没有被抢救回来。11岁的孩子,天使般的年龄,本应该享受童年的快乐,却死在亲生爸爸的手里。

太狠心!11岁孩子被倒吊起来打,希望这样的教育悲剧不要再重演


反思一下,造成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我是你爸,我就打你,怎么了?我都多次因为偷盗进监狱了,你可千万不能因为这个毁了自己啊!”

表面上看乐乐爸爸是为了孩子,但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自己认为孩子肯定偷了,要给孩子一个警示。邻居也认为老子都“三进宫”,小子也好不到哪儿,就这样误解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

后来弄清楚,邻居的东西并不是乐乐拿了,是掉到邻居家沙发底下缝里,不过这也没有意义了,乐乐永远走了。

乐乐爸爸初衷是好的,但却造成了悲剧。乐乐的死,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长制作风,没有进行平等的沟通,完全不信任孩子。

太狠心!11岁孩子被倒吊起来打,希望这样的教育悲剧不要再重演


其实,在与孩子在沟通过程中,父母与孩子双方在人格上是应该是平等的,不管这个小孩有多小,他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应该要保持平等与尊重。如果孩子不懂事或犯错了,应该是引导教育,而不是一味指责惩罚。

不少父母,还有是传统的家长意识,认为我是家长,就应该高高在上;我是家庭的统治者,你是我的儿子女儿,是被统治者,就应该听我的;我是家庭的管理者,孩子你是被管理者;爸妈我是教育者,你是被教育者。

试想一下,这种一高一低的地位感,这种不平等,孩子能好受吗?教育还能成功吗?

父母的这种掌控权,这种权威、这种强势完全没有教育效果,甚至还有反作用。

这样的不平等,不仅让沟通不能够顺利地进行,而且它还在很多的时候伤害亲子之间的感情,危害性特别大。

父母应该多一些倾听,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尊重,多以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多给孩子一些成长的空间,孩子成长有了问题及时提醒矫正,而不应该总是粗暴的家长作风!

读者朋友们,你们认为呢?孩子不听话,就能上手就打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悲剧   家长制   孩子   粗暴   游戏机   狠心   管理者   毛巾   作风   毛病   平等   邻居   小孩   爸爸   家长   父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