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作息时间表应该怎么制定?要注意哪些问题?家长做到了吗?


孩子的作息时间表应该怎么制定?要注意哪些问题?家长做到了吗?

相信很多父母都用过这种生活自律表。但是当大多数父母使用自律表后,并没有实现他们的美好期望,他们一般都经历了这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孩子积极主动


刚开始使用时,效果非常明显。孩子这时候之所以积极主动,主要是因为这时候的自律表对孩子来说更像一个游戏,还有奖品,有新鲜感,孩子当然就比较积极主动了。

第二阶段:孩子开始拖拉


孩子开始排斥自律表,又变得拖拖拉拉。这时候孩子之所以开始失去兴趣,是因为新鲜期过了,孩子发现自律表简直就像给自己套了个紧箍咒,不自由了,于是孩子开始不由自主的抵抗。

第三阶段:无疾而终


这阶段自律表已经完全不起作用了,完全靠父母的监督。父母一不监督,孩子就不干。

为什么儿童自律表没有效果


只不过大多数家长在使用的过程中犯了几个严重错误。

错误1:从网上购买儿童自律表


自律表标准化,模式化,这并不适合每个孩子。因为每个孩子是不同的,自律行为培养的内容也不一样,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儿童自律表。

错误2:任务过多


这么多的自律行为,对孩子来说就是一个重大的负担。试想一个孩子从早上起来,就活在表格中,时刻关注自己几点干什么。换做父母,你在公司里天天各种规章制度约束着,你能开心吗?你能坚持几天?

错误3:父母过度苛求,要求严格


很多父母对孩子要求比较严格,当看到孩子不能遵守自律表时,就难免着急,批评孩子。孩子自然而然的就会对孩子产生厌恶情绪。

错误4:奖励


时间久了之后,孩子对奖励开始失去兴趣,或者他觉得一两次不遵守也不影响他的奖励,那孩子当然就开始不想遵守自律表了。

最终导致了培养儿童自律性为的失败。

孩子的作息时间表应该怎么制定?要注意哪些问题?家长做到了吗?

关键是如何使用

1、与孩子共同建立自律表


自律表就必须要经过孩子的同意,与孩子共同建立。只有这样,孩子才会认为这是自己要做的事,自己要对自己负责。

2、循序渐进

一步步,从简单到复杂,孩子的自律行为越来越多,从内心也建立起自律的自我认知,认为自己是一个自律的人。

3、鼓励表扬,避免批评惩罚

通过批评辱骂孩子来发泄情绪。这种行为是极不负责的,只会让孩子更加讨厌我让她做的事情,对自律表产生排斥理。

4、设定自律期限

如说每个月可以调整一次,但是在这个期间,孩子必须努力去坚持。而孩子看到时间不长,到时可以调整,他也就有了奋斗的目标,鼓励自己坚持下去。

让孩子从这件事上感到愉快,而不是痛苦,这样孩子才会更长久的坚持。


孩子的作息时间表应该怎么制定?要注意哪些问题?家长做到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孩子   紧箍咒   无疾而终   循序渐进   新鲜感   时间表   这时候   批评   情绪   家长   父母   兴趣   错误   阶段   效果   儿童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