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着读书变现这个目的参加的训练营,却得到了这样的结果

“我觉得她没有感恩之心,没有爱意,有些小朋友我能感觉到对父母的喜爱和感恩。”一个月前,当我收到朋友给我发的这段微信,一瞬间心里是凉的,她在说的不是别人,是我的女儿。

我的心凉也不是源于她对女儿的评价,而是我被她戳中了心事,我一直不愿意放在台面上的心事——女儿现在是打不得、骂不得,如果动真格去管她,我们的嫌隙就越来越大,最可怕的还是小朋友看着越来越冷漠,有时候真的感受不到她的爱。

一个在内心深处徘徊已久的想法再次涌现出来,我想辞职,我想在家好好带她,可房贷、装修贷等等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我需要一份工作时间有弹性的职业。我可以当全职妈妈,但我不能没有收入。

读书变现的广告,以前也看到过,但从来没有仔细琢磨过它的可行性,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我报名了筝小钱老师的读书变现训练营

第一次接触荐书稿、书评、课稿等文体,确切地说,是从未听说过有这些东西。只能就着小钱老师的视频课和导师发的一些资料,慢慢消化。

困难当然不会出现在认识这些名词上,难的是动笔输出。我遇到的困难主要有两点,一是缺乏逻辑、没有深度;二是没有想法。

首先说一下缺乏逻辑、没有深度。我刚开始写的时候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把一堆东西堆积在一起,像个杂货铺,结果可想而知,自己都看不下去。

针对这一点,我的方法是1.列大纲:按照老师给的模板打框架,好的框架是成功的一半;2.经常自问自答:比如核心观点是什么?什么可以支撑核心观点?观点有什么好处和危害?怎么做等等。一步一步理顺,抽丝剥茧,层层递进,让文章有深度。

其次是没有想法。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第二篇书评过稿后准备写课稿的时候,脑子里一团乱麻,毫无头绪。

那时候干了两件事。一是放纵自己:刷自己喜欢的电视剧,在外面逛吃逛吃,把写稿的事情抛诸脑后,直到心情平复;二是疯狂看书:书本是所有稿件的基础,所以放纵自己之后就开始疯狂看书,喜欢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直到灵感再现。

一个月的训练营时间虽说不长,但对我的意义重大。这一个月我一共阅读了十几本书籍,多以心理、亲子教养为主。正是因为这些书,我和女儿的关系得到了缓和。

有次带女儿去游乐园玩,女儿看到一个旋转滑滑梯,跃跃欲试,可走近了发现它是透明的,一下子就退缩了。

以前的我肯定会觉得胆子这么小,怎么能行,必须去勇敢尝试,然后强迫她去。可看过的书告诉我不可硬碰硬,于是我选择了“妥协”,跟她说既然害怕,我们就先去找找看有没有其他的滑滑梯。

可到了旋转滑梯出口的位置,女儿突然说:“妈妈好像也不是很高啊”,我一听有戏,赶紧说:“对啊,看着也不是很高,要不要试试?”女儿点点头,我把她送到入口,告诉她,我在出口等她。

我在出口接到她的时候,她完全没有之前的害怕,兴奋的不得了,一直跟我说妈妈太刺激了,我还要玩,一点也不可怕吗?

那天我就看着她爬上爬下,玩了十几次才罢休,回去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如果一开始我选择了强迫她去直面自己的怯懦,结果会是什么?

如果没有训练营,我也不会养成每日阅读的习惯,如果没有阅读的习惯,也不会用书中的知识来改变我们的关系。哪怕我最终不能实现读书变现,单单养成阅读习惯这点已经受益匪浅。

当然,读书变现这条路,我还是想要继续走下去的。暂时打算先在读书会里面待着,埋头苦读、埋头苦写。

最后,附几张训练营期间的笔记和草稿:

奔着读书变现这个目的参加的训练营,却得到了这样的结果

奔着读书变现这个目的参加的训练营,却得到了这样的结果

奔着读书变现这个目的参加的训练营,却得到了这样的结果

奔着读书变现这个目的参加的训练营,却得到了这样的结果

奔着读书变现这个目的参加的训练营,却得到了这样的结果

奔着读书变现这个目的参加的训练营,却得到了这样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目的   滑梯   小钱   小朋友   框架   深度   心事   书评   逻辑   害怕   想法   观点   女儿   习惯   妈妈   老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