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陪伴—和妈妈闲聊、听妈妈讲故事


最好的陪伴—和妈妈闲聊、听妈妈讲故事

从语言的视角理解养育,最好的陪伴是和妈妈闲聊、听妈妈讲故事。

研究显示,幼儿更可能向他们熟悉的照顾者学习,比如父母或者幼儿园老师,而不会选择相信他们不太熟悉的人。

不过孩子具体的学习方式更加细致复杂,比如,我们上一篇文章论述过,孩子的学习方式与对爱的感受类型有关(见《安全感,让宝宝更健康,更聪明》);同时,他们选择学习对象时,还会考虑学习对象的自信程度,学习对象之前提供的信息是正确还是错误,这个人是否是专家等等。

如果孩子面对两个观点不同的人时,3岁的孩子会倾向于相信说话时更自信的人;4岁的孩子,更愿意相信相对有知识的人;5岁的孩子,则会考虑相信更具专业知识的人,比如他们更可能相信医生对医学的评价,或者工程师对机器的评价。[1]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开始对与他人交谈时的更多细微之处变得敏感。因为,孩子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认知结构不断优化,对认知的追求更加细致深刻。

当然,这还只是孩子们学习的大致情况,孩子们具体的学习过程会更加复杂和细致。

嘟嘟在不到3岁时就会考虑谁更有知识,比如有一天奶奶给他读绘本时,他说“奶奶,可不要给我读错啊!”,因为,他觉得,爸爸妈妈应该比奶奶更有知识,所以,奶奶可能会出错。

2岁半时,当奶奶有事儿,需要姥爷来照顾嘟嘟时,嘟嘟和奶奶聊天说:“姥爷来了可以和我一起修车(用玩具车假装修)”,嘟嘟觉得,姥爷更会玩修车游戏。

而且,他遇到关于汽车结构的问题,都会跑来问爸爸,或者等爸爸回来问,他认为爸爸在机械知识上更专业。

嘟嘟喜欢让爸爸和他一起读《好多好多的交通工具》,而喜欢让妈妈和他一起读林明子的《阿惠和妹妹》。


最好的陪伴—和妈妈闲聊、听妈妈讲故事


最好的陪伴—和妈妈闲聊、听妈妈讲故事

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判断其他人是否可靠,随着他们越来越了解别人,也学会了调整自己对他人的信任程度。孩子们这么做,是因为孩子有获取更准确的知识,进行更深刻的认知探索的需求。

在追求更好的过程中,孩子们逐渐锻炼出判断学习对象可靠程度的能力。孩子们不仅仅需要获取知识,更需要不断提升选择知识的能力,这些都驱使他们努力地区分向谁学习更可靠。选择向谁学习,也是一个不断地思考与试错的过程,在这些经历中,孩子们一点、一滴地训练着自己对人的认知。

孩子们的学习特征提示我们,孩子们需要一个丰富的、多元的、灵活的语言环境,这样的环境利于他们获取知识,利于他们训练自己选择知识的能力,也训练着他们对人的认知对于孩子,他人,尤其是照顾者,是最主要的知识载体).

而这样的语言环境最好是父母与孩子的日常交谈日常交谈,琐碎、即兴,丰富、灵活


最好的陪伴—和妈妈闲聊、听妈妈讲故事


日常交谈虽然即兴,但日常话语中蕴含的思想是一个人的持久认知

日常谈话,使用的大都是父母在生活中形成的常用语言,语言中所含的思想和情感意蕴也是生活的积淀和感悟。

因此,父母的日常语言是一些较为稳定的话语,所使用的词语和语法结构出现的频次也较高。这样,父母的语言就能给孩子产生更高频次,更持久的影响。孩子也能在反复的,持久的倾听和思考中,体验父母语言中的思想、情感,甚至是文化内涵(详细论述见《父母的语言——学习发生于日常话语中》)。

父母与孩子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交谈,也让语言中的词语、语法结构、情感、认知更好地融入真实情境中,让孩子感受语言对生活的表达。

日常交谈,让语言与生活互动,融合,让语言在孩子反复和持久地倾听和思考中与生活体验自然融合。

即兴的交谈,对语言的即兴使用,能让孩子们更加灵活的运用词语,语法;灵活的谈论自己的想法,描绘生活感受,这也是孩子们生活感受力的一部分。

父母们似乎天然的能意识到孩子读书是有好处的,一些刻意的学习是有好处的,但我们很少留意日常交谈对于孩子的重要性。

一小说的作者,需要艰辛的遣词造句,才能准确地呈现人物细微的内心活动,但日常对话天然的作用就是在传达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日常交谈天然的包含丰富灵活的词汇,蕴含思想,饱含情感,阐述无意识的生活积淀。你来我往的话语中表达着一个人细微的内心世界。在我看来,与父母的日常交谈,更可能是孩子语言与心智的起源

与日常交谈的丰富与细致相比,刻意教授和偶尔发生的谆谆教导太过简单、粗糙,刻意教授把复杂多元的生活用简单的语句来描绘,但生活感悟源于丰富的生活体验、思考、试错,经历跌宕起伏的才是生活的真实面目。

所以,慢一点,等一等,让孩子们主动体验和探索,比我们刻意地告诉他们更好,这是一个人的自然成长过程。

对于孩子,比读书、背诗、讲道理更重要的是父母和孩子多聊聊天

聊天,是人与人之间自然发生的事情,但我们处于手机时代,父母是否可以用手机APP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呢,比如让孩子们用APP听故事、朗读古诗、学习数学等等。关于这个问题,我先直接给出答案:

父母应该多与孩子交谈,给孩子读绘本,讲故事听,而不是用APP

《父母的语言》这本书中对此有深刻的论述,书中提到一项研究。

研究人员将9个月大的美国婴儿放在汉语普通话的环境中,其中一半婴儿听到的是母职人物讲出的充满母爱的汉语普通话,另一半婴儿听到的仍然是充满母爱的汉语普通话,不同的地方在于这些话是通过录音或者视频设备播放出来的。

经过12次实验室观察后,听到真人说话的婴儿能够辨别出汉语普通话的语音,而听到录音或视频设备说话的婴儿则没有任何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尽管听DVD的那组婴儿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比起另一组,他们没能学到多少语言,甚至还不如一组听英文的婴儿。最后,真正学到语言的是听真人说话的那组婴儿。[2]

我们在《父母的陪伴是最好的养育方式》中论述过,在观察式学习中,孩子们只学习人的行为,而不会和机器学习,机器人都不行。孩子们对于语言学习同样如此:孩子们向别人学习,尤其他们熟悉和信任的人

孩子们通过视频节目、APP学习,无法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我们的生活体验可以告诉我们,非主动参与的事情,我们会缺乏思考、探索,缺乏对信息选择能力的训练,而孩子们主动学习是天性,我们讲这本书的重要思想之一就是呵护孩子主动学习的天性。

更重要的是,屏幕上没有互动,然而,互动是灵活的,不仅仅是词语的交流,还是情感的交流,思想的触碰。

人类的今天形成于和他人合作的漫长演化史,也许这样的演化已经让我们的大脑发育适应与他人交流互动,这也意味着我们大脑的发育,个人的成长,语言的形成,需要人与人的互动。

正如《父母的语言》阐述的:“互动的消失可能会严重限制大脑学习和储存知识的能力……语言和词汇的基础是将人类联系起来。

婴儿的大脑是一段进化过程的结果。大脑不是被动地学习语言,而是只在社会回应和社会互动的环境下学习语言。在婴儿与看护人的关系中,语言上进行你来我往的重要性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在学习过程中,这一因素无比重要。”[2]

在良好的互动中,孩子们语言会更加丰富,情感也会更加丰富,而且能更加灵活的运用语言,灵活的进行思考。人与人的互动是语言的深层内涵

所以,对于孩子,父母讲的故事,永远是最为动听的。

我岳母识字少,不能流畅的读书。但她的大外孙高兴经常让姥姥给他读一些绘本,姥姥就勉强地给孩子读。高兴6岁来我们家时,能把姥姥给他读过的书流畅的讲给不到3岁的弟弟。我当时体验到,对于孩子,照顾者的语言就是最美的语言。

所以,我们和孩子一起关掉手机,开始讲故事吧


最好的陪伴—和妈妈闲聊、听妈妈讲故事

对于父母,丰富自己,并自然的与孩子交流,玩耍,互动,是最为营养和自然的教养了。就如《园丁与木匠》中所说:“无论对成人还是对孩子来说,亲子对话都是一种构建关系的方式,一种人与人相处的方式。

没有比反复地取笑和逗乐、使用小爱称和做一些亲昵动作,以及自我反省和闲聊更有爱的表示了。孩子是在亲密的关系中,通过开放且充满活力的对话来学习的。”[1]

在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你和孩子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是否会愿意和你学习,是否相信你,所以,爱是基础,父母和孩子从根本上来讲是一段关系,养育是一种形式的爱。

孩子的学习是一个获取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锻炼自己选择知识能力的过程,在人类社会不断加速前行的趋势下,选择知识的能力更加重要。

选择能力的锻炼,需要孩子处于一个丰富、多元、灵活的语言环境中,而这个环境便是父母的日常交谈。

多与孩子聊天,减少刻意说教,多给孩子读绘本,减少屏幕时间,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教养。所以,从语言的视角理解养育,最好的陪伴是和妈妈闲聊、听妈妈讲故事

到这一篇文章,我们一起了解了孩子观察式学习和倾听式学习,体验了孩子们天生具备的学习能力,孩子们的学习细致、敏感、深刻。但对于童年,更吸引人的是孩子们的玩耍,下一篇文章开始,我们一起探索童年玩耍对于孩子的人生意义。

文献资料:

[1]艾莉森·高普尼克:《园丁与木匠》,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

[2]达娜·萨斯金德,贝丝·萨斯金德,莱斯利·勒万特-萨斯金德:《父母的语言》,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3]图片来自网络

知识推荐:

1. 艾莉森·高普尼克:《园丁与木匠》

2.达娜·萨斯金德,贝丝·萨斯金德,莱斯利·勒万特-萨斯金德:《父母的语言》

3.小野兽公众号文章《安全感,让宝宝更健康,更聪明》《父母的语言——学习发生于日常话语中》《父母的陪伴是最好的养育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萨斯   园丁   汉语   认知   婴儿   奶奶   灵活   日常   父母   过程   能力   语言   妈妈   孩子   环境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